弓玲梅,劉金環,王風華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及頭頸腫瘤外科,河南 鄭州450099)
前庭性偏頭痛(VM)是指具有偏頭痛與前庭性癥狀的一類特殊型偏頭痛,患者大多伴隨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且隨著病情惡化,不平衡感加重,對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1]。護理干預作為臨床醫療體系的重要一環,細致、全面的護理干預方案對促進患者病情恢復有重要意義。因此,提高護理質量,從多方面對患者進行護理,提升其臨床滿意度極為重要。常規護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患者疾病恢復,但缺乏針對性,而細節性護理能夠針對患者病情、生理及心理健康狀況進行細致、全面的護理。本研究探討前庭康復訓練配合細節性護理干預在VM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為VM患者的臨床護理提供參考。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入院的VM患者80例。納入標準:①具有中重度的發作性前庭癥狀(中度為日常生活受到影響,重度為無法進行日常生活)[2];②既往或目前存在偏頭痛;③超半數以上前庭癥狀發作伴隨偏頭痛。排除標準:①合并精神類疾病者;②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入選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男13例、女27例,年齡25~69歲,平均(51.78±13.81)歲;觀察組男15例、女25例,年齡26~70歲,平均 (54.19±14.11)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1.2 干預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前庭康復訓練,包括坐立位轉換、頭眼、行走、站立訓練等,1~2次/d,10 min/次,訓練3個月[3]。對照組在前庭康復訓練基礎上給予常規護理:注意患者飲食,提醒患者按時服藥,協助其進行日常身體檢查。觀察組患者給予細節性護理干預[4]:①日常協助患者完成相關身體鍛煉及各項檢查工作,按時提醒患者服用藥物,注意患者日常飲食的營養搭配,并為其制定合理、健康的飲食方案。②積極開展健康宣教工作,幫助患者了解病情、病因及治療方法等,為患者答疑解惑;關注患者心理健康,積極與患者溝通,耐心傾聽,安慰患者,及時排解患者內心不良情緒。③通過閱讀、聽音樂、按摩等方法,使患者身心放松;及時對病房進行打掃、通風、消毒,保持環境整潔;同時與家屬溝通,幫助其了解病因、病情等,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及良好的家庭氛圍。④密切觀察患者血壓、脈搏等指標,及時關注患者康復情況,并及時提醒患者進行相關鍛煉。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VM發作頻率、單次發作時間及眩暈障礙量表(DHI)評分。DHI評分標準[5]:包含軀體、情緒、障礙三個方面,共25題,根據影響程度分為是 (4分)、否 (0分)、有時 (2分)。其中,輕微障礙:≤30分;中等障礙:31~60分;嚴重障礙:>60分。②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滿意度:根據日常活動、心理及身體健康狀況、生活質量等方面自制調查問卷,滿分100分,滿意為>90分,一般為60~90分,不滿意<60分。總滿意率=(總例數-不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26.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VM發作頻率、單次發作時間及DHI評分比較 與護理前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的VM發作頻率、單次發作時間及DHI評分均顯著降低(P<0.05);且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VM發作頻率、單次發作時間及DHI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VM發作頻率、單次發作時間及DHI評分比較

表1 兩組的VM發作頻率、單次發作時間及DHI評分比較
注:與同組護理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護理后比較,bP<0.05。
DHI評分(分)觀察組 護理前 5.01±1.25 12.77±4.03 71.46±7.79(n=40) 護理后 1.33±0.78ab 3.91±1.25ab 26.17±3.04ab對照組 護理前 4.97±1.31 13.48±3.79 73.29±8.17(n=40) 護理后 2.68±1.01a 5.23±1.33a 28.34±3.19a組別 時間 發作頻率(次/月)單次發作時間(min)
2.2 兩組患者的臨床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的總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滿意度比較[n(%)]
VM是一種神經內科常見疾病,常見于女性,臨床表現為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畏光畏聲、眼球震顫等,常反復發作,且長期患病會對患者生活質量、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易誘發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同時焦慮、緊張、疲勞、壓力過大、雌激素波動等均是VM的誘發因素,可導致患者病情加重[6]。因此,在藥物治療[7]的基礎上,選擇有效的護理方案,以降低患者疾病發作頻率與單次發作時間,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及作息極為重要。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護理前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的VM發作頻率、單次發作時間和DHI評分均顯著降低,且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VM發作頻率、單次發作時間及DHI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總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以上結果提示,前庭康復訓練配合細節性護理干預能夠降低VM患者的疾病發作頻率、單次發作時間及DHI評分,提高患者的臨床滿意度。前庭康復訓練主要是通過對患者進行頭眼、站立、行走等方面的鍛煉以促進前庭代償的發生,從而緩解患者前庭功能紊亂癥狀、改善患者的自我感知能力及平衡能力,在實施過程中需根據病情進展適時調整訓練內容,并予以必要的護理干預以保證訓練效果。常規護理能夠監測患者病情進展,有利于臨床了解患者身體狀況,從而配合前庭康復訓練并適時調整訓練內容,以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患者身體狀況,但常規護理缺乏針對性,對患者心理狀況等方面關注較少,無法及時疏解患者的不良情緒。相關研究[8-9]表明,細節化護理干預能夠給予患者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通過生活環境、心理狀態、社會關系、生活習慣等多方面的護理干預,可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消除負面情緒、改善生活習慣及生活質量,從而降低疾病發生概率,提高療效。
綜上所述,前庭康復訓練配合細節性護理干預有利于減少前庭性偏頭痛患者的發作次數及單次發作時間,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的臨床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