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灌溉大國,灌溉科技發展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重要貢獻。根據11 月5日召開的首屆全國智慧灌溉論壇暨國家灌溉農業綠色發展聯盟會議信息,我國有效灌溉面積由1949年的2.4 億畝發展到2021 年的10.37 億畝,在僅占全國耕地面積約50%的灌溉面積上生產了全國總量75%的糧食和90%以上的經濟作物,耕地灌溉率高達51%,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68 倍。
據農業農村部農田建設管理司副司長吳洪偉介紹,今年年底,我國將建成10 億畝高標準農田,高效節水灌溉的面積也超過4 億畝,農田灌溉方式進一步向集約節約轉變。我國實際灌溉畝均用水量已經由1997年的492立方下降到2021年的355立方,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了0.568。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農業水戰略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并發布首個《智慧灌溉熱點前沿報告(2022)》。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所長周國民表示,智慧灌溉是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灌溉工程,以數據知識為基礎、模型算法為核心、裝備產品和系統平臺為載體,通過灌溉全過程全環節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實現節水、高效、高產、優質協同。智慧灌溉將向“信息感知數字化、變量作業精準化、決策支持智能化、應用服務場景化”發展,不斷構建農業水效全國一張網,實現灌溉全過程智慧化管理,有力推動智慧灌溉科技的政產學研用融合,科技支撐我國現代農業發展。
腐植酸水溶肥是水溶肥王冠上的明珠。腐植酸水溶肥產業是宏貫“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核心力量。1989 年,國家開啟第一批水溶肥登記,含腐植酸水溶肥獲登記產品3 個,占水溶肥總數7 個產品的43%,在水溶肥發展初期便居主導地位,之后始終穩定性增長。根據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網站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登記腐植酸水溶肥產品數量已達3763 個,已成為推動水肥一體化技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腐植酸水溶肥行業同仁攜起手來,結合節水灌溉工程和農藝要求,生產出更優質、更生態和更高效的腐植酸水溶肥系列產品,以精準對接現代節水農業生產,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精準貢獻,讓腐植酸水溶肥這顆王冠上的明珠越來越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