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
在過去的一年半里,湖北宜昌市夷陵區下堡坪鄉馬宗嶺村用包車接送、上門服務、陪同復檢等各種辦法,想方設法推進疫苗普及工作。所幸的是,在大考到來前,3300多人的馬宗嶺村,除了20多名禁忌癥、空掛戶人員外,其余村民都已完成接種。在這個年輕人大量外出務工,有1300名60歲以上老年人留守的村里,首針疫苗覆蓋率已達到98%,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挨家挨戶”做工作
2022年12月4日一大早,馬宗嶺村村紀檢委員張艾軍(化名)帶著鄉衛生院的工作人員開車進了村,這一天,他們準備完成對村里22位老年人的疫苗接種任務。在這22位老人里,易大爺和張奶奶兩口子住在距離大路約3公里的地方。兩位老人此前一直不想打疫苗。“他們覺得自己天天呆在村里不出去,山上放放羊,沒必要。”張艾軍勸了半個多小時,兩人終于點了頭。
? 張艾軍等人的任務,是要說服未接種新冠疫苗的村民們都能接種疫苗。11月2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加強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進一步加快推進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方案》發出第二天,馬宗嶺村村委就收到上級要求,要對村里符合接種標準,但尚未進行疫苗接種的老人“挨家挨戶”做工作打疫苗。
?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老人有電話但并不隨時帶在身上,有些老人壓根兒連電話都不使用,村委會只能通知兒女,或者打電話給老人附近的鄰居,提前叫他們呆在家里不要出門,而直接上門找,并不能保證每次都不走空。
? 截至2022年12月3日,馬宗嶺村還有73名60歲以上老人一針疫苗都沒打過,其中年齡最大者是92歲的陳正英,12月4日這一天,她打了新冠疫苗第一針。
? “主要是腿腳不便,去鄉鎮上打疫苗不方便。”陳正英的兒子秦先海現年53歲,此前已經自行前往鄉衛生院,打完了三針疫苗。“我媽有一點哮喘,但是不嚴重。打疫苗這事,我們沒啥猶豫和擔心的,就是去鎮上不方便,所以才不去打。”打完疫苗后的三四天里,秦先海觀察了一下老母親的身體狀況,覺得和平時相比沒有什么變化。“后遺癥什么的,我們沒想過。”他說。
? 80歲的秦大爺患有哮喘和高血壓,已經打了兩針疫苗。“村里安排拉到鄉里去打的,沒車肯定不會去,不好走。”秦大爺的女兒說,家人對于疫苗的安全性等沒有質疑,“到現在打了幾個月了,也沒覺得有啥后遺癥”。
? 下午接近5點,20位老人成功接種,還有兩位老人不在家,張艾軍告訴記者,還得為兩位老人專門再來一趟。
? 在12月4日的工作中,給張艾軍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位50多歲的村民主動要求打第四針疫苗。“他時常進城里去,今天我們給他爸爸打第一針,他在旁邊問,能不能給他自己再打一針第四針。”
包車接送打疫苗
? 馬宗嶺村戶籍人口共有約3300人,長期居住者約1700人。“在這長期居住者里,60歲以上老人差不多有1300人。”張艾軍說,老年人群體是村里推進疫苗接種工作中相對最困難的群體,這讓馬宗嶺村在接種疫苗方面的主要人力物力,都花費在給老年人打疫苗身上。
? 2021年五六月份,村里剛開始進行新冠疫苗普及工作時,時任村支書是58歲的陳士。他坦言,當時村里接到的任務是“應打盡打”,雖然沒有規定必須達到的接種率,但每天都需要匯報打疫苗的數據,這讓村委會的工作人員有很大壓力。
“剛開展疫苗接種工作,第一階段,我們讓村民自己去鄉鎮衛生院接種,當時的推進真的非常艱難。”張艾軍是全村第一個接種疫苗的人,作為村干部之一,他記憶中第一階段的接種人數很少。“那時候不上門服務,都是到衛生院打疫苗。第一周整個村打的只有幾十個人。”
接種人數太少,讓馬宗嶺村村委壓力頗大。“這樣下去肯定是不行的,村里就開始安排車,一車一車把人拉到鄉鎮衛生院去打。”張艾軍說,從村到鄉大約有22公里距離,因為是山路,一般開車要一小時左右才能到。“村里工作人員、黨員代表挨著上門喊人,包車,請小車,送到衛生院再把他們接回來。”
? 村里每次包大車都需要幾千元錢支出,前前后后花了幾萬元。到2021年7月,村里的接種人數達到了500人左右,接近長期居住人口的三分之一。“7月以后,我們就開始安排在村委會接種疫苗,這個階段也是接種推廣最快的時候。”張艾軍說,這正是第一批接種人群打第二針的時候,也是在這個階段,一些行動不便的老年人,被村委會接到現場接種他們的第一針疫苗。“最難做的就是第一針,只要打了第一針,完針率就很高。”
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在疫苗工作的推進過程中,包括張艾軍在內的工作人員們,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壓力。
? 2021年7月左右,村里一名70多歲的老人,在張艾軍的勸說下,被村里派車接到鄉鎮上打了第一針疫苗,兩天后,他打電話給張艾軍說,自己覺得“打出了問題”。
? “他說拉肚子、渾身無力、頭昏,我一聽,第一反應確實也害怕是并發癥。”張艾軍說,他沒見過這樣的狀況,心中十分忐忑,又自己開著車把老人送到鄉鎮衛生院檢查,“衛生院說已經過了兩天,肯定不是并發癥,開了點藥就讓我們回來了”。這一趟,除了自己貼了200多元檢查費和油費進去,張艾軍還惴惴不安了好幾天。過了個把星期,老人再也沒找過自己,他才慢慢把心放回肚子里。
? 2021年8月左右,村里一位95歲老太太打了新冠疫苗第二針,兩個月后去世,雖然是年齡大了自然死亡,但張艾軍擔心了很久。“我特別怕家屬來找我,說是打疫苗出了問題。我們負不起這個責任,也不知道如果出現這個情況,該誰來負責?”張艾軍說。
? 從2020年開始,截至2022年12月4日,馬宗嶺村保持了兩年多的“無疫鄉鎮”狀態。張艾軍說,因為村子相對城區較遠,所以防疫壓力小。
? 2022年11月29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疾控局衛生免疫司司長夏剛介紹稱,截至2022年11月28日,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的覆蓋人數為2億3940萬人,覆蓋人數占老年人口的90.68%;8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的覆蓋人數為2742.6萬,覆蓋人數和全程接種人數占80歲以上人口的76.6%。
? 截至2022年12月16日,馬宗嶺村3300人共計不到30人未打疫苗。全村無論是60歲以上,還是8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疫苗接種率,都達到95%以上,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 “鄉村里,村民們上網不多,大多沒有后遺癥、并發癥之類的概念,‘疫苗猶豫’也就隨之少了很多。城里人上網多,接收到的信息多,也就有更多顧慮。”疫苗接種領域科普作者陶黎納說,網絡上有很多夸張甚至錯誤的信息,進一步加大了大家對疫苗的不信任,應該進行更多科學、權威和詳細的宣傳引導。
? 從11月29日《方案》印發以來,相關數據明顯向好。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數據,11月30日開始,全國新冠疫苗注射針劑數明顯逐日攀升,從11月28日的10.3萬針/日,到12月12日,已經達到143.3萬針/日。
(摘自《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