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徐海
在新時代背景下,展覽工作在美術館發展中的重要性逐漸提升。展覽是美術館展示自身學術成果與研究態度的窗口;同時,從公共文化服務的角度講,美術館做好展覽工作也能夠提升公眾審美,推動當地美術創作,梳理地域美術史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但是,目前部分美術館的展覽工作存在一定問題,一些美術館沒有實現有效轉型,影響了展覽的質量,也限制了自身的發展。基于此,美術館應提高對展覽工作的重視程度,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積極推動展覽工作的創新發展。
策劃是美術館展覽工作中最為重要的環節。美術館能否制訂出科學合理的策劃方案,直接影響著展覽活動的成功與否。一般而言,美術館展覽策劃包含展前籌備、展覽執行和展出效果反饋三個階段。策劃團隊要認真嚴謹地對待每一個環節,根據要求實現規范的流程管理,同時預見并解決展覽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保證展覽活動的有序、有效開展。[1]具體來講,美術館展覽策劃應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確定展覽主題。確定主題是展覽策劃的第一步。展覽主題決定著展覽的內容、形式、規模、展品的數量,乃至展覽館的裝修風格等。基于此,美術館可以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的工作計劃和要求,確定主題。例如某美術館為將藝術引進鄉村,豐富鄉村居民的精神生活,確定了一系列以鄉村藝術為主題的工藝美術展,并將藝術作為實現公益傳承的創新推動力,繁榮鄉村文藝。此外,美術館還應基于自身所處的特殊環境確定展覽主題。例如,長沙美術館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策劃展覽,為民眾展現偉大的革命史詩,也展現長沙城的風采。第二,選擇合適的策劃團隊。敲定展覽主題后,美術館要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展覽策劃人,并通過對相關人員職業背景、專業特點、策展成就等方面的調查,確定團隊的分工,從而保證策劃團隊能夠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強的理論素養支撐展覽的開辦,確保展覽活動能夠在原有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拓展,從而為觀眾提供更優質的藝術內容和視覺享受。第三,加強經費管理。經費是美術館展覽工作的物質保障。通常來講,美術館作為我國公共文化事業的一部分,其展覽的經費來源是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請撥款和單位自籌。基于此,美術館使用上級財政撥款經費的過程中,要根據展覽方案明確預算,根據嚴格的審批程序,實現經費的合理性使用。此外,針對自籌經費,應嚴格記錄,做好監督,規范資金使用。這樣才能合理配置資源,保證展覽如期舉行。第四,合理選擇展品。展品是整個展覽的核心,是吸引觀眾最重要的部分。美術館首先要根據主題要求選擇展品,例如在某美術館組織的文藝界慶祝建黨百年精品創作展中,匯集了當地藝術家近年來創作的優秀黨史題材及現實題材作品,展品涵蓋繪畫、書法、攝影、雕塑、手工藝品等千余件藝術精品,以此向建黨百年獻禮。如此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展品突出了主題內涵,也滿足了觀眾多元化的要求,提高了對觀眾的吸引力。此外,展品的來源可以是館藏作品,也可以是借展作品。對不同來源的展品,策劃團隊應精心管理,制訂系統方案,嚴格管理流程,以保證其安全出現在展覽之上。第五,展覽場地的布置。策劃團隊應對美術館展廳進行實地考察,了解展覽結構、時間、面積等信息,并根據主題要求設計展覽內容和展覽形式。展覽內容的設計效果決定了展覽的精彩程度和觀賞性,策劃團隊應設計不同的板塊,構建不同展區,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呈現展品,傳遞展覽的主題價值。展覽形式的設計包含了展廳整體色彩、文化元素、燈光、展線等,其側重的是以什么樣的方式呈現展品、凸顯主題。展覽形式的設計需要策劃團隊與專業展覽設計團隊的溝通,以保證其呈現效果符合預期。第六,選定相關單位并簽訂合同。在完成前期工作后,策劃團隊要根據國家的政策和標準的程序來選定相關單位,并通過談判、議價等方式選擇供應商,簽訂合同,確定工作內容、完成時間、費用和違約責任等,以控制展覽風險。第七,策劃開幕式。成功的開幕式能夠對展覽起到有效推動和宣傳的作用,也能夠樹立美術館的良好形象。因此,策劃團隊應根據展覽的日期策劃開幕式,進行展前預熱,從而順利銜接正式展覽的開幕,吸引民眾的關注。第八,推出配套講座和公教活動。一個完整的展覽不僅需要根據主題展出各類展覽,還需要推出配套的講座和公教活動,這樣才能多維度地服務觀眾,提高展覽的延展性。基于此,策劃團隊應組織專業人員開展講座,讓觀眾更深入地了解展覽的時代價值和歷史背景;圍繞展覽主題展開公教活動,以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地履行美術館職能。第九,做好工作驗收和總結。在展覽策劃的最后一個階段,策劃團隊應根據預期目標對展出效果進行分析、評估。這一過程應廣泛收集各界人士的意見和建議,肯定成績、反思不足,為后續展覽提供有效的借鑒和經驗。
在當前經濟環境下,加強品牌建設已經成為美術館展覽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通過展覽的品牌化運營能夠向社會展示美術館良好的公眾形象,得到社會的認可,強化美術館與公眾的聯系。[2]基于此,美術館首先要挖掘館藏資源,打造特色展覽。在現代社會發展中,各類美術館的展覽活動層出不窮,一些展覽千篇一律,缺乏特色難以吸引民眾的關注。美術館蘊藏著豐富的文化資源,這些資源儲備是其打造品牌、策劃個性化展覽的保障。因此,在展覽策劃中,美術館應整合自身資源,立足特色文化,推動展覽的策劃與實施。例如,山東美術館堅持扎根本土文化,依托館藏資源量身打造了以“孔子”“鵲華秋色圖”“大明湖”“超然樓”等具有鮮明齊魯文化和山東地域特色元素的系列主題展覽,并通過品牌化管理形成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其次,美術館要擴展與民眾的鏈接,滿足民眾多元化的精神需求。在現代社會,民眾對傳統展覽那種冰冷的環境已經厭倦,他們更傾向于沉浸在溫馨舒適的藝術環境中體驗展品。基于此,美術館應創新展覽形式,呼吁公眾的廣泛參與,讓其在沉浸體驗中形成多維度的發現和哲學思考,從而挖掘展覽新的價值,提高民眾對品牌的信任度。最后,做好品牌宣傳,采用線上線下多種渠道進行推廣,擴大品牌的影響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群眾對美術館展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地區的美術館在參觀環境、展覽品質、學術品位、展示水平以及服務層次等方面也進行了全方位的提升。而為了保證展覽工作的順利開展,美術館打造一支穩定的、高素質的展廳管理隊伍是十分必要的。在展廳管理隊伍建設中,美術館應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做好人才的選拔聘用。高素質管理隊伍的建設要從單個人員的選拔做起。美術館在展覽工作中,應抽調本單位相關人員,組成專門的招聘工作組;建立、完善招聘制度措施,制定可操作的選拔招聘工作程序,從思想品德、學歷能力、信息素養等方面嚴格把關,選聘專業人員;做好招聘啟事、報名、初試、復試等環節,保證公平競爭,吸引優秀人才。第二,做好人員的培訓指導。美術館應區分新老職工,制定差異化的培訓方案,確保工作人員盡快適應新的工作挑戰,并為展覽的創新發展出謀劃策。例如某美術館為提高職工專業技能組織了培訓活動,培訓內容是展覽策劃,主講人從策展理念、展覽結構、展覽陳設幾個方面向職工解析了一個展覽從學術研究、展覽策劃到展覽執行的全過程,并以國內重點美術館和優秀地市級美術館的優秀展覽項目為案例向職工介紹了如何做好展覽配套的學術活動、公教活動、媒體宣傳等,讓職工從理論和實踐層面進行綜合發展,提升工作人員素質。第三,加強人員管理。科學的管理能夠讓隊伍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制定可行的管理制度措施,規范約束工作人員言行,是隊伍整體素質得以提升的保證。美術館在人員隊伍建設中,一方面要加強制度化建設,如完善崗位責任量化制度、考勤制度、考評制度、展品交接制度、例會制度,簽訂工作協議以及重大展覽活動重點安排等,做到分工合作、職責清晰、任務到人,提高團隊協作能力;另一方面,加強人性化管理,關注工作人員素質的提升和發展,以柔性化管理策略滿足其發展需求,提高工作人員參與展覽工作的積極性。第四,加強對人員的量化考核。美術館應建立完善考核制監督機制,如建立月考核制、年考核制、日常考核制的基本模式,通過崗位簽到、崗位考核、崗位抽查等形式全面考量相關人員的工作情況;針對重大展覽活動,特設專項獎懲制度,獎優罰劣,營造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推動展覽工作在良好的環境中有序運行。
在互聯網迅速發展的背景下,線上美術展覽逐漸興起,在當下成為人們了解、體驗藝術作品的重要途徑并獲得民眾的關注和支持。例如,2020年“大美勞動者——中國美術館藏作品中的勞動者形象”展在官方微信平臺發布后獲得了5.8萬的閱讀量;而“中國美術館藏少兒題材作品線上選登”也獲得了近百萬的線上閱讀量。相較于線下展覽,美術館開展線上展覽活動,能夠最大程度上縮短觀眾與作品、展場、藝術家之間的距離,簡化觀眾看展與參與活動的流程。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藝術作品原作帶來的沉浸式的藝術體驗是遠程的一塊電子屏幕永遠無法比擬的,與藝術的交流只有透過回溯現場才能真正完成。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美術館應積極轉變思路,推動線上線下渠道的融合,為展覽工作開辟新的發展路徑。具體來講,美術館應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利用線上展覽獲取的數據,宣傳和優化線下展覽。線上展覽能夠準確地獲取各種藝術品的信息以及參展者、觀眾的信息。美術館應利用系統平臺對大數據的梳理,幫助線下展覽實現精準的營銷宣傳和引流活動。例如某市美術館在疫情防控期間將注意力放到虛擬展覽與傳播之上,根據平臺顯示,疫情防控期間,美術館虛擬展廳的點擊量累計超過100萬,通過對這一數據的深入分析,美術館明確受眾的偏好,并繼續推出幾十個虛擬展覽資源,同時對線下的展覽活動做出了調整和優化,這樣在開館后,美術館展覽吸引了更多的觀眾,也在當地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第二,利用線上展覽的技術,呈現展品細節、提高展覽服務。線上展覽依托5G、VR等科學技術,借助海量的數據資源,構建沉浸式展覽環境。例如某美術館為彌補人們無法直接參展的遺憾,借助一臺720°的可移動全景錄像機器人,打造了“云看展”活動,并通過VR導覽為線上觀眾展示藝術作品。與一般的視頻導覽不同,在VR導覽中,觀眾可以通過手機屏幕控制自己的視角,選擇喜歡的觀看角度,也可以使用VR眼鏡,讓自己沉浸在美術展覽的藝術氛圍之中。這樣的展覽可以彌補線下展示空間有限的劣勢,以更好地宣傳推廣展覽品牌。第三,利用線下展覽活動,豐富和完善線上展覽。線上展覽中,線上展廳的虛擬性使其沒有辦法向觀眾展現展品的直接效果。因此,線上線下渠道的融合,可以讓美術館將線上平臺直接連接線下展廳的實體情況,而線上直播的宣傳和推廣與線上的展覽情況實時同步,這樣既可以增加觀眾對展出作品的信任感,也能豐富線上展廳的內容建設,從而起到有效的宣傳作用。第四,利用線下展覽的對接,邀請和建立在線洽談線上展覽。美術館可以借助在線下展覽期間獲得的數據信息,發送線上邀請,與收藏家、藝術家等建立聯系,將線下洽談對接到線上,并延續到非開展期間的美術館收藏、研究、服務等工作中來,提高線上展覽的成功率,也突出美術館的公共服務能力。
美術館展覽工作的有效開展,一方面能夠讓更多的讀者通過展覽獲取更多審美熏陶;另一方面也是美術館進行自我宣傳和擴大影響、提升社會形象的必要手段。基于此,美術館在展覽工作中應明確展覽主題,做好策劃工作;重視創新發展,打造展覽品牌;注重人才培養,提高展覽質量;實現線上線下融合,創新展覽形式。這樣才能讓展覽活動吸引更多的民眾關注,成為美術館拓展服務、持續發展的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