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雪 張 琨 陳少行
邢臺是扁鵲封地,行醫故里,這里建造了規模龐大、氣勢恢宏、全國最大祭祀扁鵲的廟群,被譽為中醫藥文化的發祥地,中醫藥資源得天獨厚,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為依托充分挖掘扁鵲文化、中藥材種植及生態環境資源,把邢臺打造成中醫藥健康產業的發展高地,邢臺市政協組織市縣政協委員圍繞“深入發掘扁鵲文化資源,推動中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調研研究,并召開專題議政性常委會建言協商。
近年來,邢臺市先后出臺了《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 年)》《關于支持中醫藥產業發展若干政策(試行)》《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目前,邢臺市擁有中醫藥生產企業9 家,并且全部通過國家GMP 認證,中藥材研發生產的中醫藥品達40余種,為傳承好、發展好、創新好、利用好扁鵲中醫藥文化奠定了堅實基礎。特別是今年8 月份,省委書記倪岳峰來邢調研時指出:“要充分發掘扁鵲文化等中醫藥文化內涵,發揮太行山資源優勢,打造中醫藥種植和產業發展基地,為建設健康河北貢獻中醫藥力量。”市長宋華英在市委常委會會議上明確提出:“由邢臺市政協牽頭,相關部門和縣(市、區)配合,進一步研究和發揚光大全市扁鵲傳統文化、中醫藥文化,推進文化與產業融合發展。”并寫入市委常委會會議紀要議定事項。
在省市領導的關注和支持下,委員們圍繞如何進一步充分挖掘利用扁鵲文化資源,促進邢臺市中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找癥結”“開方子”,傳承千年的扁鵲文化根脈。加上一系列“全國中藥材產區之最”,如邢棗仁、金銀花、山楂、王不留行等30 多種邢臺道地中藥材,構成了邢臺發展中醫藥產業的深厚土壤,也是發展中醫藥產業的獨特優勢。馬聚林委員作為扁鵲故里內丘縣的代表首先在大會提出了“叫響‘邢棗仁’品牌,打造‘國際助眠鄉’”的口號,為大會吹響了“集結號”,引發委員們的熱烈討論。
“人才是中醫藥發展的第一資源。”胡立杰委員針對邢臺市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結構不合理、人才引進難、中醫西化現象嚴重等問題提出意見建議。“建議出臺邢臺市中醫藥人才培養計劃,實施中醫藥領軍人才引進計劃,貫徹落實中西醫并重的發展方針,不斷激發中醫藥人才干事創業活力。”
鑒于醫藥行業屬于資金與技術密集型行業,具有周期長、投入大等特點,黃昭波委員建議,加大政策資金對中醫藥企業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建立穩定的財政投入增長機制,為中醫藥產業科技研發創新提供持續資金保障。
針對全市中醫藥產業全鏈條融合發展中存在的“一產散而不聚、二產弱而不強、三產溫而不熱”問題,霍建芳委員提出了必須“深化中醫藥一二三產融合,以傳承弘揚扁鵲文化為主線,市縣一產接二連三,打造完善的大健康產業鏈”的意見建議,對邢臺市中醫藥產業發展提供了“大而全”的可行性思考。
“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找準京津冀這個市場定位,以‘醫祖扁鵲’文化品牌為依托,開發以‘醫’為支撐、‘養’為特色、‘游’為補充的康養旅游產品,加快中醫藥康養旅游產業深入融合發展,為中醫藥產業發展補鏈、延鏈,成為激活邢臺經濟的新動能。”程力委員表示。
會場上,委員們各抒己見,履職盡責。“實施扁鵲計劃,擦亮‘大扁鵲’金子招牌;堅守道地基因,保障中藥材核心品質;強化筑巢引鳳,嫁接現代化產業之星;賦能基礎‘芯片’,提升全業態融合能級;緊握看家本領,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加強組織實施,健全全方位落實政策……”議政性常委會會議上,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展現得淋漓盡致。
邢臺市政協主席邱文雙表示,扁鵲文化是邢臺中醫藥發展的重要名片,要充分發揮政協智力密集、聯系廣泛和平臺渠道優勢,深入挖掘扁鵲文化的核心內涵,不斷擴大扁鵲文化品牌的影響力,真正當好全市中醫藥文化與產業融合發展牽頭人,為中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為建設經濟強市、美麗邢臺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