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阮嬌龍
在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不斷深化的背景下,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全面建設與深入推進。中泰兩國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的不斷深入交流與發展,各行各業越來越多的把發展的目光投向泰國,社會上對能夠熟練掌握泰語的應用型人才求賢若渴,所以國內很多設立有小語種專業的高校特別注重對泰語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為了提高泰語作為專業語言的教學質量和培養出符合社會要求的優質人才,提高學生的泰語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語感和朗讀能力,以及提出獨特見解的能力和創新精神。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下,要求高校學生的學習不再局限于課堂教學,而是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例如線上課堂等進行學習,這也表明了目前高校學生學習的現狀、學習手段需要進行創新發展。目前大多數高校的學生局限于線下課堂的學習,對于線上課程應用得并不廣泛,對于信息技術在學生上的應用也不廣泛。信息時代的信息量龐大,高校學生只有創新學習手段,才能夠接觸到更多的知識,開闊眼界。信息時代的到來為高校課堂學習提供了相應的契機,學生通過互聯網也有免費的數據庫查詢。對于課堂上老師講述的內容,學生如果當時沒有聽清楚,就可以通過互聯網搜索引擎或者搜題軟件等進行查詢和復習,這樣從側面也能夠提升高校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及有效性。學生只有能夠真正融入到泰語課堂之中,才能夠對泰語學習產生興趣。
本文以高校泰語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給出泰語專業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主要表現,以及原因分析,結合專業職業能力,給出解決的方法策略,以提升泰語專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泰語專業學生在聽、說、讀、寫、譯方面的泰語知識運用能力,以適應中國-東盟貿易發展的需要并促進高級應用型泰語人才的培養。
目前,泰語專業學生學習的現狀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學生的泰語學習基礎差。有些學生平時不開口讀,上課不專心,課后不注意復習,導致學生泰語水平較低,學習成績不好,受表揚的機會少,挨批評的機會多,長期以來也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就會對泰語失去興趣和信心,進而又影響了學習成績的提高。
2.學習意志較為薄弱,上課低頭玩手機現象有蔓延之勢,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由于自控力較差,往往經受不住周邊環境、同學和網絡的影響,學生上課時在課堂上玩手機現象較為普遍,有時老師出言制止,但下一時刻又是“低頭一大片”的狀態,課上回答老師提問不夠積極,更有甚者,老師提問時直接回答“我不會”。
3.自主學習能力較為欠缺,尤其缺乏鉆研、自主探究與探索能力,學生缺乏鉆研的能力與動力,遇到學習困難,首先不是自己動腦思考,而是立刻尋求外界幫助,要么直接登陸互聯網搜索,要么咨詢老師和周圍同學,不愿深入探究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只關注結果,更沒有形成自主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
高校泰語課程受傳統課堂教學的影響,教學素材非常有限,所以要利用網絡資源,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來進行教學;線下整體學習效果不佳,以往教師只注重固有的教學資源,按部就班的在課堂上給學生進行講解,或者按部就班的給學生反復聽練系列試聽文件,教學方法單一,使得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并且產生厭學心理等,所以采取線上多元化的網絡教學資源來進行教學。在平時的日常教學當中,教師對于與教材配套的教學平臺資源較為依賴,自建資源較少,信息化教學手段比較單一,研發教學媒介的主動性仍有待加強;對于無教材配套教學平臺如超星學習通等,教師存在著開發和建設課程資源的能力有限、有效組織課程資源的能力不均衡、教師之間課程資源共享程度較低等問題。因此,針對以上問題,研究出適合當代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的方法策略來進行課堂教學,以期提高學生們對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主動性,以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重構教學設計,優化課程實施方案
針對高校泰語課程性質及課程特點,提升高校泰語專業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法策略設計了四個環節,分別是混合式教學課程分析、混合式教學課程設計、混合式教學課程實施、混合式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共四個環節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策略方法進行教育教學。
(1)分析學生,了解授課班級的學習風氣、學習主動性,了解學生相關專業課程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制定教學大綱和教案;了解學生課堂使用線上終端工具,確定學生的參與度。
(2)建立線上、線下課程資源,完善課程教學大綱,根據教學情況制定教學目標,制作線上教學資源,制作線下課堂教學資源,根據課程資源合理設計不同的教學主題、教學任務,制定教學進度表。
(3)根據每節課的課程目標,科學實施課前、課中、課后混合式教學。
(4)構建課前評價、課中評價和課后評價體系。根據課前環節評價的基礎數據,靈活掌握學生線上學習的情況,靈活安排教學路線、課程目標,建立靈活多樣的課中評價形式,通過問卷調查、測試等方法對學生課程的整體掌握情況進行階段性分析,完成對該教學模式下教學效果的評價。
2.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現代化教學,吸引學生注意力
(1)利用線上在線平臺進行直播和開展班課,線上在線平臺教學方式多樣化,支持多人連麥、多人白板畫筆互動、討論區互動答疑及支持直播課程錄制回看等功能,可以打造沉浸式的互動教學課堂,營造積極良好的學習氛圍?;蛘呃梦⒄n進行課堂教學,微課中包含著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微課”既有別于傳統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也可以利用超星學習通進行混合式教學,超星學習通上面可以進行課程內容的導入,以及進行課堂點名、課堂練習、作業批改等功能,方便師生們利用瑣碎的時間進行學習等。或者利用QQ群和微信群進行教學,學生們可以同時通過語音和打字、圖片、視頻等的形式來上課。使用現代新型媒體進行教學,能夠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學習興趣。
(2)將線上教學資源結合線下課堂教學進行混合式教學模式來開展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也就是將傳統的線下教育模式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進行混合式教學的模式,既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成為“互聯網+”教育大背景下高校教學改革的新興方向。高校泰語課程可以構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在課前將相關的教學內容,把微課、課件、試題、案例等教學資源以多樣化的形式通過網絡平臺或MOOC平臺推送給學生,鼓勵學生完成課前的自主學習、自主測評;而在實際的線下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線上的學習情況,針對性地開展練習和討論,重點擊破困擾學生的難點問題,更好、更靈活地達成教學目標。
3.不斷優化教學資源,助力線上線下學習活動
將線上教育多角度實施,并與傳統課堂線下教學有效融合,打造“線上+ 線下”教學。在線上教學期間,以學生為中心,結合現實需求,重構教學內容,采取盡可能豐富的手段,催化學生積極性,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在此基礎上,實現多元化教學。借助數字化教學手段和豐富教學資源,將學生的主動性合理發揮,提升其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習交互能力。
4.引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也是思維的動力。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創設情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在外語課堂上,教師可以采用看圖片猜外文單詞意思、外語成語、外語謎語、外語歌曲等方法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既活躍了課堂氣氛,也調動了學生思維積極性,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興趣也是人類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對泰語產生興趣,就能夠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學習積極性也會提高。
(2)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并通過總結與分析學生對不同泰語內容的感興趣程度以及課堂參與程度,來判斷學生對哪方面知識更感興趣,進而在后期開展課堂教學過程中適當為學生引入他們感興趣的內容,使學生認識到泰語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但是在引入學生感興趣內容時,教師也需要注意到該方面內容與本節課教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更有效地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提高學生泰語聽說讀寫譯的水平。如在給學生講授泰語教學內容之一《娛樂活動》這一課程時,為了更有效地激發出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本節課內容更感興趣,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引入自己在假期中通常會進行的活動,或者在節假日時候參與的一些活動,這樣不僅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同時,也能夠使學生更積極地與教師進行交流。這樣既可以讓教師能夠很好的了解學生,以及進行更加有效的因材施教。同時,學生也能進一步與老師進行交流,使師生互動的氛圍更為活躍。
5.豐富課堂教學活動,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
基于對大學生的分析,發現其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學習積極性會更高,此時不僅有助于學生之間的交流,同時也能夠更好地進行師生之間的交流,真正提高教學有效性?;诖?,建議廣大泰語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適當引入角色扮演游戲,通過為學生提供公平的角色扮演機會,促使每一名學生都有機會在泰語課堂中展示自身的泰語聽說讀寫水平,讓學生不僅能夠理解泰語知識,同時也能夠結合相應場景利用自己已經掌握的泰語知識進行泰語對話,切實提高學生的泰語應用能力。
6.建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考核的評價
建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考核評價,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開闊教師“教”的空間,靈活學生“學”的時間,滿足學生個性化和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和考核方式?!疤┱Z視聽說”課程屬于線上開放性課堂與線下討論課堂相互結合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系,通過線上與線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充分調動學習者自主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全面提高學習者的綜合素養。
7.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
(1)因為教師是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教師的自身素質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影響很大。一名合格的泰語教師應主動并努力的激發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積極性。所以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必須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泰語教師除了要具備扎實的泰語基礎知識之外,還需要掌握教育學及心理學的相關知識。
(2)教師應運用科學的方法靈活進行課堂教學。教師應用創新的理念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師要掌握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技術,并將其運用到泰語課堂教學中。最后,泰語教師還要注重培養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師就是一個標桿、一個榜樣。好的泰語教師在課堂上所展現出的泰語水平、學識修養及個人氣質等都將引起學生的強烈關注并起到模范作用,從而激起學生學好泰語的愿望。因此,泰語教師一定要注重提高自身素質,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立德樹人,這對激發學生對泰語的學習積極性有著重大的意義。
高校教育教學本就肩負著培養大批應用型人才的重要職責,多年以來大學泰語教學改革獲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傳統滿堂灌的小語種教學模式也有了較為明顯的變化,開始變革發展成為基于多媒體平臺下的學生自主學習模式。這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突破,也是一種基于計算機的自主性、個性化與交互性網絡學習,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維持學生泰語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高校泰語教師一定要準確意識到其價值,在課程實踐期間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方法來進行教育教學,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泰語的興趣,進而提高高校泰語課程的教學質量,從而提升我校在泰語聽說讀寫譯方面的人才培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