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燃氣場站是燃氣調壓、計量、配輸、調度、存儲、檢測的主要場所。但目前燃氣場站面臨著人員管理混亂、自動化水平低、技術操作繁雜、工作效率低、安全措施不到位等管理問題。燃氣場站智能化系統是能源行業與互聯網行業融合發展的具體體現,能夠滿足燃氣能源與信息技術深度結合的需求,能夠降低燃氣場站的人力成本,優化燃氣場站的管理結構,規范燃氣場站的操作流程,提高燃氣場站的管理與運行效率,減少燃氣場站的安全管理隱患。因此,燃氣場站要重視智能化系統的建設,加大智能化系統建設的資金與技術投入,促使燃氣場站智能化系統走向專業化、信息化、全面化的發展道路。
關鍵詞:燃氣場站;智能化系統;系統建設燃氣場站作為我國能源網絡的節點,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與發展挑戰。當前,燃氣場站要主動適應政府與能源市場的發展趨勢,深入研究燃氣場站智能化系統的運行邏輯、組成模塊與功能特點,增加智能化設備的數量與類型,加快智能化系統的建設進度,拓展智能化系統的應用空間,提高智能化系統的應用水平,實現燃氣場站智能化、自動化的發展目標[1]。
1燃氣場站的管理現狀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智能管理概念的普及,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燃氣場站發展的需求,燃氣場站的運行管理問題開始凸顯。因此,燃氣場站要檢視運行管理的現狀,積極發現、歸納、總結運行管理的問題,做好燃氣場站智能化系統建設的前期調研工作,為智能化系統指明建設方向。
1.1燃氣場站系統的兼容性比較低
燃氣場站需要監控周圍環境,需要根據行業規范與公司要求采集、匯總、分析燃氣數據,建立燃氣使用模型,但由于我國燃氣場站的建設時間、所屬企業不盡相同,燃氣場站的數據軟件、監控軟件等一系列軟件系統有很大的不同,系統的兼容性比較差。燃氣場站軟件系統兼容性比較低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燃氣場站的數據不夠準確、全面,無法保證燃氣場站管理決策的科學性與有效性。燃氣場站需要根據數據分析的結果,推測燃氣行業的發展趨勢,制定下一階段的發展措施。但由于各燃氣場站的系統無法對接,數據無法共享,燃氣場站無法快速整合數據資源,無法全面了解某一季度、某一地區的燃氣使用情況,無法制定符合燃氣發展趨勢的管理決策,燃氣場站的決策時間比較長,決策成本與決策風險比較高,決策數據資源的利用率比較低。另一方面,燃氣場站的普適性與規范性比較低,隨著燃氣行業的發展與成熟,燃氣場站之間的溝通會越來越頻繁,不同軟件系統有不同的操作方式,會增加操作學習與適應的時間,會提高燃氣場站溝通交流的門檻,降低各燃氣場站溝通交流、相互協作的質量與效率,不利于燃氣場站形成統一規范的管理體系,不利于燃氣場站的長遠發展[2]。
1.2安全隱患比較多
燃氣屬于危險化學品的行列,具有質量輕、擴散速度快、存儲條件高、易燃易爆等特點,容易積累安全隱患,引發安全事故。目前,燃氣場站的安全隱患可以分為人為不安全因素與設備不安全因素兩種類型。人為不安全因素是指工作人員操作失誤造成的安全隱患,燃氣場站實行的是三班倒的工作模式,工作人員需要根據安排上早班、中班與晚班,在倒班的過程中,工作人員的生物鐘無法得到有效的調整,精神比較萎靡,容易出現場站運維狀態判斷失誤、技術操作失誤等危險情況,形成安全問題。與此同時,燃氣場站部分工作人員的工齡比較長,對安全管理抱有僥幸心理,經常忽視安全檢查工作,不能及時發現并上報安全管理的漏洞,可能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人為不安全因素是比較常見的安全管理隱患,可以通過安全講座、安全培訓等方式進行防范。在建設智能化系統的過程中,燃氣場站也要加強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提高工作人員的操作水平,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不安全因素。
設備不安全因素是指設備老化、故障引起的安全隱患,燃氣場站貫穿了長輸管道供氣到用戶加氣的整個過程,涵蓋了燃氣分輸、調壓、儲配等功能體系,需要用到閥門、計量儀表、調壓器等設備。在使用過程中,這些設備會磨損,可能會出現精度劣化、數值顯示錯誤等問題,容易造成燃氣設備的慢性故障。除此之外,由于人們對燃氣需求量的增多,部分燃氣場站的燃氣供應量超出了標準,部分燃氣調壓、存儲設備的壓力比較大,老化速度比較快,設備故障率與安全風險比較高。
1.3依賴人工管理
相比于智能化系統,燃氣場站人力管理的劣勢比較明顯,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燃氣場站的工作效率比較低,在采用人工管理的過程中,工作人員要查看各燃氣設備的運行狀態,要監管各項燃氣數據,要進行各項操作,無法突破人工操作的局限性,無法縮短人工操作的時間。其次,燃氣場站的應急管理方式比較落后,在采用人工管理的過程中,如果發生了安全事故,工作人員不僅要耗費時間排查安全事故發生的地點與原因,還需要逐級上報,等待處理方法的通知。在這一過程中,燃氣場站會錯過安全事故的最佳處理時間,造成更多的經濟損失。最后,燃氣場站的人力成本比較高,在采用人力管理的過程中,燃氣場站需要尋找合適的工作人員,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進行工作人員的培訓,這會導致燃氣場站用人成本的提高。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力成本會越來越高,燃氣場站必須降低對人工管理的依賴,縮減人力管理的資金投入,提高自動化管理的應用,減少人力管理的負面影響[3]。
2燃氣場站智能化系統的建設思路
近年來,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作用下,燃氣場站開始將智能化系統提上建設日程,燃氣場站要根據實際需求,搭建智能化系統的框架,開發智能化系統的功能,盡可能地提高智能化系統的實用性。
2.1明確燃氣場站智能化系統的建設標準
明確標準是燃氣場站建設智能化系統的第一步,是預計建設成本、估計建設時間的前提條件,是開發智能化系統功能的基礎。現階段,燃氣場站智能化系統要滿足以下幾條標準。首先,智能化系統要符合國家、燃氣行業、燃氣企業的標準,在建設智能化系統的過程中,燃氣場站要找出我國現行的有關技術標準、技術規范以及技術安全規范的文件,需要仔細研讀相關文件的內容,明確智能化系統的設備要求與技術要求,消除智能化系統的建設盲點,避免智能化系統的建設隱患,保證智能化系統的合法性[4]。其次,智能化系統要適應燃氣場站的環境,燃氣場站是距離燃氣消費群體最近的設施,遍布我國的各個地區,燃氣場站要考慮到工作條件與工作環境對智能化系統的影響,提高智能化系統的環境適應能力,避免智能化系統因環境因素無法使用的情況。目前,智能化系統要滿足耐高溫、耐雨雪、耐腐蝕、耐火、耐干擾的運行要求。最后,智能化系統要滿足標準化建設的要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智能化系統要采用統一標準的軟硬件設備,要規范智能化系統的使用方法與操作流程,降低智能化系統維修與優化的難度,加強各燃氣場站智能化系統的兼容性。除此之外,智能化系統要滿足國家環保建設的標準,在智能化系統的運轉過程中,可能會產生較大的噪音,燃氣場站要明確國家規定的噪音排放標準,保證系統噪音在國家的規定范圍之內,避免產生噪音污染[5]。
2.2明確燃氣場站智能化系統的功能模塊
燃氣場站建設智能化系統是為了監控內外部工作環境與燃氣設備的運行狀態,提高數據分析與自動化管理的水平,加強燃氣場站的安全性。因此,智能化系統應該具備環境監控模塊、設備運行監控模塊、數據處理模塊以及人員管理模塊。在環境監控模塊,智能化系統要裝配電子視頻監控器、火災報警器、氣體報警器等檢測設備,增強內外部環境的可視性,提高智能化系統對不安全因素的敏感程度,降低不安全因素的負面影響,最大限度地保證工作人員與燃氣場站的安全。在設備運行監控模塊,智能化系統要時刻跟蹤各燃氣設備的運行狀態,記錄并傳輸各燃氣設備的運行指標與檢測數據。與此同時,設備運行監控模塊要提供設備修改功能,允許工作人員調整各燃氣設備的運行情況,提高燃氣設備操作的準確性與快速性,加強燃氣場站的靈活性,拓展燃氣場站的發展空間,保證燃氣場站能夠適應任何燃氣分配與運輸情況。在人員管理模塊中智能化系統要具有上下班打卡、休假、請假、巡查提醒等功能,避免工作人員陷入混亂工作的狀態,降低人員管理的難度,提高燃氣場站人力管理的質量與效率。除此之外,人員管理模塊要有后臺調度與緊急事故應急預案顯示的功能,方便工作人員根據數據處理的結果進行燃氣的調度與管理,提高工作人員的應急處理能力[6]。在數據分析模塊,智能化系統要采集、匯總各部分的燃氣數據,提供燃氣消耗、接收、存儲等數據指標的走勢圖、對比圖,直觀展示各項燃氣數據之間的聯系,為燃氣場站制定管理決策提供理論依據。通過這四個功能模塊的相互配合,智能化系統基本滿足了燃氣場站的功能需求,實現了燃氣場站向智能化發展的轉變。
2.3搭建燃氣場站智能化系統的運行體系
基于智能化系統的功能,燃氣場站要搭建環境監控模塊、設備運行監控模塊、數據處理模塊以及人員管理模塊之間的運行體系,保證各模塊之間的聯系,實現各模塊的協同發展。一方面,智能化系統要搭建人員管理模塊運行機制,人員管理模塊是智能化系統的核心模塊,能夠決定智能化系統的運行效果。智能化系統要搭建人員管理模塊與環境監控模塊、設備運行監控模塊的雙向通路,方便工作人員通過人員管理模塊監管這兩個模塊的數據,調整這兩個模塊的運行狀態。與此同時,智能化系統要搭建人員管理模塊與數據處理模塊的單向通路,工作人員要通過人員管理模塊查看數據處理模塊的數據類型與數據處理結果,提高對燃氣場站各項工作的認知與掌握。另一方面,智能化系統要搭建數據處理模塊與設備運行監控模塊的雙向通路,設備運行監控模塊能夠提供數據處理模塊所需的數據,數據處理模塊能夠監管設備運行管理模塊的運行記錄,警報超出標準范圍的數據與設備,減少設備不安全因素。在搭建運行體系的過程中,燃氣場站可以明確智能化系統的結構層次,了解智能化系統的運行邏輯與數據流向,加深對各模塊功能的理解。
3結束語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大數據處理技術、物聯網技術等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普及,智能化系統開始成為燃氣場站管理模式的發展趨勢。燃氣場站要增強智能化管理的意識,明確智能化系統的發展方向,搭建動態數據存儲與處理的平臺,完善監控、報警機制,優化緊急事故應急預案,減少燃氣配輸與存儲的安全隱患,建立功能齊全、切實可行的智能化系統,提高燃氣場站的管理質量。現階段,只有不斷建設、升級燃氣場站的智能化系統,才能切實發揮燃氣場站的節點優勢,促進我國能源行業的轉型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濤,張旭.構建基于CIM的智能化城市燃氣設施管理平臺[J].上海煤氣,2023(1):1719,28.
[2]陳榮華,張軍,承燦赟,等.智能燃氣場站管理模式[J].國企管理,2022(14):4855.
[3]陳斌,趙發龍.燃氣管網場站智能巡護技術的研究與應用[J].城市燃氣,2021(增刊1):136140.
[4]李木,徐斌,劉安.關于燃氣場站智能化系統建設的探索[J].城市燃氣,2021(8):2025.
[5]周金順,鞠明.燃氣分布式能源站智能化建設思考[J].華電技術,2019,41(11):8084.
[6]張曉燁,崔瑤,靳志軍,等.基于智能控制技術的智慧燃氣綜合調度指揮系統[J].化工管理,2019(17):117118.
作者簡介:楊榮厚,男,河北衡水人,董事長,大專,研究方向:燃氣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