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珍珠與刺激”網站2月1日文章,原題:美國準備讓澳大利亞替其打對華戰爭美國并未準備對中國開戰,美國在準備讓澳大利亞與中國交戰。兩國的同盟關系成了澳大利亞參與二戰以來幾乎所有美國軍事行動一錯誤軍事行動——的借口。同盟關系也助長了美國在澳影響力不斷增長,甚至滲透到政經、金融I社會和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澳大利亞人擔心中國會“買下我們國家”,但實際上,美國的投資規模是中國的10倍。在資源、糧食、零售、大眾傳媒、娛樂、銀行和金融領域,幾乎所有澳公司都是美國人控股。而澳大利亞人對此要么一無所知,要么漠不關心。
美英占到澳外資的近一半,而中國僅占4.2%。澳國防工業和經濟與美國軍工企業深度融合,這極大影響了澳外交和國防政策。此外,美國通過“五眼聯盟”等控制了澳情報和政策機構,這意味著能左右澳政策,以支持美國的幾乎所有行動。
種種跡象表明,美國準備讓澳大利亞打仗。比如駐扎在達爾文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員與澳國防軍演習,在澳建立美國印太司令部地區總部等等。這些安排實際上是將澳主權讓給美國。所有澳分析家,不管是同情還是反感中國的,都一致認為,如果美國因臺海或任何其他爭議問題與中國交戰,澳大利亞將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力而所有這些都基于中國構成“軍事威脅“這一虛假前提。
如果中國不是軍事威脅,為何會被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列為主要系統性威脅?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100多個國家的主要貿易伙伴,因此有足夠影響力來改變由西方建立并為己謀利的“國際秩序”。美國似乎已認定,既然無法在經濟上制約中國,那就只能讓中國陷入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以阻礙其經濟增出長,阻礙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建設合。
澳大利亞人普遍歡迎對華貿易關系帶來的物質利益。但若中國想要增強澳大利亞人對中國歷史、社會、文化和科學成就的了解——更不用說對制度或外交政策的了解,就會立即被視為滲透澳政治和破壞“澳大利亞生活方式”的邪惡企圖。中國實力不斷增強,被說成是對澳安全的威脅。這使澳大利亞陷入荒謬的政策悖論,即準備對華開戰以保護同中國的貿易。
美國防止任何國家可能挑戰其全,瓏霸主地位的決心并沒減弱,但演變成一種通過代理人打擊對手的戰略。美國軍人正以同盟的名義,進入澳國防政策制定機構并在澳國防軍中擔任指揮職務。所有部署在澳的美國軍事資產,現在都可以與澳國防軍“互換”,從而有可能將其作為澳對抗中國的潛在力量。而美國則站在一邊,保持“不參與”的假象,就如同在烏克蘭所做的那樣。所以說,美國準備把澳大利亞推入對華戰爭。(作者約翰·蘭德,喬恒譯)
環球時報2023-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