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玲玲 申瀟竹 賈嶸
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老年科,連云港 222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臨床高發呼吸系統疾病,患者主要臨床癥狀包括氣喘、慢性咳嗽、咳嗽等[1]。老年人為此類疾病的高發人群,患者在急性加重期可出現癥狀加重,并伴有發熱等癥狀,并且也是造成心肺衰竭的重要因素。對于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實施化痰、抗炎、止咳等常規治療的療效欠佳[2-3]。近年來,糖皮質激素類抗炎平喘藥、膽堿類支氣管擴張藥物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且療效較好。沙美特羅替卡松是長效β受體激動劑,其可起到保持患者支氣管擴張,抑制肺部肥大細胞介質釋放的效果[4]。異丙托溴銨是M膽堿受體非選擇性阻滯劑,其可有效起到松弛患者支氣管平滑肌,阻礙支氣管收縮的效果[5]。在本研究中對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給予異丙托溴銨聯合沙美特羅替卡松治療,分析其臨床療效,結果如下。
本研究為隨機對照試驗。選擇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126例,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63例。對照組男34例,女 29例;年齡 61~86(69.19±4.25)歲;病程 1~15(7.01±0.84)年;體質量指數 20~27(23.03±1.56)kg/m2;急性加重程度:輕度37例,中度26例。觀察組男32例,女 31 例;年齡 61~84(69.04±4.36)歲;病程 1~14(6.98±0.82)年;體質量指數20~27(22.96±1.62)kg/m2;急性加重程度:輕度35例,中度28例。納入標準:年齡≥60歲;均經胸部X線片、CT等檢查確診為COPD;疾病處于急性加重期;臨床表現為咳嗽、氣喘等;近14 d未接受抗生素、糖皮質激素等藥物治療;意識清晰;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惡性腫瘤;對此次使用藥物過敏;合并嚴重心、肝、腎等臟器功能疾病;精神疾病;合并嚴重智力障礙;臨床資料不全;治療依從性不全。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經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2021029)。
所有患者均實施化痰、抗炎、止咳、支氣管擴張藥物等治療,同時給予無創呼吸機通氣,指導患者進行呼吸和排痰訓練。對照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給予異丙托溴銨(浙江福瑞喜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213545,2 ml:0.25 mg)500 μg加入2 ml生理鹽水,混合后霧化吸入,15~20 min/次,3次/d。觀察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給予沙美特羅替卡松[Laboratoire GlaxoSmithKline(法國),批準文號:H20150323,50 μg/250 μg],2次/d,1吸/次。兩組治療時間均為14 d,治療期間對患者用藥反應進行嚴密觀察,并根據病情加減藥物劑量。
(1)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治療后咳嗽、氣喘及肺部哮鳴音等癥狀基本消失,經胸片檢查可見肺部炎性陰影消失,白細胞與中性粒細胞計數完全恢復;有效:患者治療后上述臨床癥狀有所減輕,經胸片檢查可見肺部炎性陰影消失70%以上,白細胞與中性粒細胞計數基本恢復;無效:上述臨床癥狀及生命體征無任何好轉,甚至加重。總有效=顯效+有效[6]。(2)肺功能。采用肺功能檢測儀檢測并記錄兩組治療前、治療14 d后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氣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水平。(3)血清炎癥因子水平。采用雙抗體夾心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并記錄兩組治療前、治療14 d后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細胞介素(IL)-6、IL-8水平。(4)氣道重塑。采用血液檢測間接法檢測并記錄兩組治療前、治療14 d后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基質金屬蛋白酶抑制劑-1(TIMP-1)水平。(5)不良反應。統計兩組治療期間惡心、頭疼、心悸、聲音嘶啞、口干等不良反應發生率。
采用SPSS 22.0進行統計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83%(61/63),高于對照組79.37%(50/6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157,P=0.002),見表1。
表1 兩組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治療前,兩組老年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FEV1、FVC、FEV1/FVC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14 d后,觀察組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
表2 兩組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
注:對照組給予異丙托溴銨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合沙美特羅替卡松治療;FEV1為第1秒用力呼氣量,FVC為用力肺活量,FEV1/FVC為第1秒用力呼氣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
FEV1/FVC(%)56.04±7.22 56.10±7.29 0.046 0.963 67.94±7.35 76.04±8.01 5.914<0.001時間治療前例數63 63治療14 d后組別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63 63 FEV1(L)1.13±0.39 1.12±0.40 0.142 0.887 1.53±0.49 1.94±0.55 4.418<0.001 FVC(L)1.95±0.41 1.97±0.43 0.267 0.790 2.23±0.51 2.59±0.54 3.847<0.001
治療前,兩組老年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TNF-α、hs-CRP、IL-6、IL-8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14 d后,觀察組TNF-α、hs-CRP、IL-6、IL-8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表3 兩組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注:對照組給予異丙托溴銨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合沙美特羅替卡松治療;TNF-α為腫瘤壞死因子-α,hs-CRP為超敏-C反應蛋白,IL為白細胞介素
IL-8(ng/L)64.03±9.17 64.12±9.35 0.055 0.957 40.73±9.09 34.12±8.38 4.244<0.001時間治療前例數63 63治療14 d后組別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63 63 TNF-α(mg/L)90.83±11.03 90.94±12.15 0.053 0.958 68.04±10.84 54.02±11.05 7.189<0.001 hs-CRP(mg/L)15.53±2.60 15.60±2.64 0.150 0.881 12.33±2.08 8.99±1.46 10.432<0.001 IL-6(ng/L)78.27±9.46 78.81±9.90 0.313 0.755 64.70±7.83 57.15±8.02 5.347<0.001
治療前,兩組老年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MMP-9、TIMP-1、TGF-β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14 d后,觀察組MMP-9、TIMP-1、TGF-β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療前后氣道重塑指標比較()
表4 兩組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療前后氣道重塑指標比較()
注:對照組給予異丙托溴銨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合沙美特羅替卡松治療;MMP-9為基質金屬蛋白酶-9,TIMP-1為基質金屬蛋白酶抑制劑-1,TGF-β為轉化生長因子-β
TGF-β(ng/L)126.02±22.14 126.27±22.07 0.063 0.950 95.70±12.25 81.85±11.06 6.661<0.001時間治療前例數63 63治療14 d后組別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63 63 MMP-9(mg/L)13.62±2.18 13.55±2.21 0.179 0.858 10.81±2.04 8.39±1.79 7.077<0.001 TIMP-1(mg/L)95.72±11.04 95.59±10.85 0.067 0.947 63.91±9.48 56.02±8.79 4.844<0.001
觀察組總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33,P=0.715),見表5。
表5 兩組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COPD病情進展為急性加重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呼吸感染是引發患者病情加重的主要因素[7]。所以臨床對于此類患者需給予開展氣管,確保其血液供應,并控制呼吸道炎性反應[8]。對于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治療目的為幫助患者緩解急性加重期病情對患者機體造成的負面影響,盡可能緩解病情進展[9]。在本研究中對老年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給予沙美特羅替卡松聯合異丙托溴銨治療取得了顯著療效。
本研究結果中,觀察組療效及各肺功能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均P<0.05)。這表明對老年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給予沙美特羅替卡松聯合異丙托溴銨治療的臨床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分析原因主要為,異丙托溴銨是一種短效抗膽堿藥物,支氣管選擇性較好,可有效起到拮抗乙酰膽堿的效果,從而抑制支氣管M受體,促進患者支氣管腺體的分泌水平降低,最終達到緩解患者支氣管痙攣的作用[10-12];此外,其可使患者鈣離子水平降低,對支氣管平滑肌增生起到有效抑制效應,從而阻礙炎性介質的產生[13]。沙美特羅替卡松是由丙酸氟替卡松及沙美特羅組成的復合藥物,其中沙美特羅作為β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其藥效作用時長大于12 h,可抑制支氣管收縮,并改善患者呼吸道阻塞癥狀[14];而丙酸氟替卡松能夠于患者肺部形成較強糖皮質激素抗炎作用,能有效抑制氣道炎性反應[15]。最終,沙美特羅替卡松與異丙托溴銨聯合用藥可有效促進氣道重塑,幫助改善肺功能,提高治療效果[16]。本研究中,觀察組各炎癥指標水平較對照組低,且治療14 d后MMP-9、TIMP-1、TGF-β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均P<0.05)。這表明采用沙美特羅替卡松聯合異丙托溴銨治療可促進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改善,促進氣道重塑。原因為沙美特羅替卡松內的沙美特羅可借助激動氣道β受體抑制劑,對患者肺內肥大細胞介質的產生起到有效抑制作用,緩解過敏性氣體入患者氣道后造成的炎性反應[17-18];沙美特羅替卡松內的丙酸氟替卡松起到有效抑制氣道遞質產的作用,促進氣道組織病理性改變[19]。異丙托溴銨可對支氣管平滑肌起到有效松弛作用,改善支氣管痙攣癥狀。2種藥物聯合應用充分起到協同作用,促進炎癥因子水平降低,幫助改善氣道重塑指標水平[20-21]。此外,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聯合用藥并不會造成藥物不良反應增加,沙美特羅替卡松與異丙托溴銨聯合治療具有較好安全性。
綜上所述,沙美特羅替卡松聯合異丙托溴銨治療老年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可提高療效,改善肺功能與氣道重塑效果,減輕血清炎癥因子水平,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安全可靠。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