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2月3日文章,原題:百姓苦蔡久矣! 陳建仁上任,一如預期得到的祝福不比失望來得多。此無他,若非蔡當局在此前2447天的漫長執政中表現不盡人意,又何來連續兩次地方選舉慘敗的民意反彈? 因此今日陳建仁得以上任是果,而其前任任內所種下的惡因至今未解,倘陳建仁妄圖用短短475天來化解(臺灣)民怨的業,難矣!
擺在陳眼前的三座大山是:一、國際景氣嚴重看衰,臺灣經濟成長恐大衰退。二、過分依賴半導體惡果已現,產業發展失衡與所得分配不公的民怨隨時爆麥。三、臺當局長期稅收超征卻不改寅吃卯糧舉債惡習,一旦景氣轉下必然度支困難。更甭提蔡當局長期漠視兩岸關系,導致當前臺海局勢無限惡化之際,仍不忘大談開戰可能,借此收割“仇中”情緒轉化為“選舉動能”。
凡此種種,皆在陳上任之前就已埋下引爆地雷。因此,陳上任是否會是適得其反,反而“提油救火”燒垮賴清德的選情,不得而知。但觀其政治局限性處處受制于蔡英文的現實來看,陳實際上已經扮演起推遲蔡權力跛腳的阻尼器角色,自甘當起史上成立最早的看守“內閣”。
《史記》秦末“天下苦秦久矣!”,才有陳勝、吳廣等人的揭竿起義。如今的臺灣同樣是“百姓苦蔡久矣!”選擇用一場“地方大選”表示對蔡的執政否定,也才會逼得蔡“棄車保帥”不得不換掉蘇貞昌。
而陳的到來,并不表示蔡當局愿意痛改前非,反而是從陳急忙承諾堅定貫徹蔡的政治任務的動作來看,不僅(臺灣島內)百姓苦蔡的心情短期難解,而且恐怕還要糟上一陣子!▲(作者沈迺訓)
環球時報2023-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