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翔

疫情3年,除了米面糧油等硬通貨外,線下經銷商似乎繞不開一個共同話題:門店動銷變慢了。與之相反的是市場節奏正在加速——經濟和人口紅利消退、消費分級正在發生、渠道碎片化進一步加劇……各種不確定因素,對一線城市經理操盤生意的要求越來越高。
市場也在告訴每一個一線城市經理,跟經銷商越來越難聊了——運作費用在上升,渠道產量在下降,很多做了二三十年過億元的盤子,突然間就危機四伏。這時候,但凡價格亂一點,批發占比高一點,都會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于是乎,對于城市經理,每月底談進貨成為一件非常有挑戰性的事,沒錢、庫存高、批發貼不起,成為很多經銷商拒絕打款的三大理由。也讓城市經理和經銷商談判的天平逐漸失衡,在真金白銀面前,面子和多年的感情不再那么管用。
可以確定的是,內外部市場挑戰和疫情的不可控依然在持續,那我們該如何跳出困境,安全度過波動期呢?作為帶兵打仗的一線指揮官,臨陣在前,不能自亂陣腳。風大不可怕,根基穩固才是最好的護城河。城市經理只有練好內功,才能在更加復雜的線下生意中持續保持競爭力。今天,我們就來講講練好內功的第一篇:盤清楚錢!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先幫經銷商算清楚賬才能談錢不傷感情。
經銷商資金流從運作角度,主要受到幾個關鍵因素影響:廠家市場投資,應收代墊,庫存和相對固定的其他運作費用。
一談到市場費用,經銷商和一線銷售人員都搖頭,為什么?資源越來越難拿了!在各廠家數字化建設深入和費用管理精細化的背景下,很多品牌出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計劃團隊沒日沒夜改方案,銷售團隊又很難執行落地。原因出在哪里?
從外部來看,市場競爭確實更復雜了,相對于幾年前,品牌和廠家激增導致貨架競爭更加激烈,僧多粥少已成現實,一線團隊投資到店的每一分錢都要產生坪效,不斷提升對城市經理的要求。
從內部來看,廠家費用的管理方式越來越規范、透明。經銷商騰挪空間變小,傳統大包大攬銷售保姆式管錢模式已經行不通,加上各廠家審計和市場稽查制度逐步完善,到店對公付款的財務機制逐步建立,都倒逼一線提升執行質量。這對城市經理的要求也在提升。
想要在新形勢下把資源管好,除了摒棄以前做完生意不算賬、算了總賬不算明細賬這些簡單粗暴的生意管理模式外,城市經理首先要把手里的錢盤清楚,建議從以下四步入手。
1.政策解碼。很多總部下來的策略,全國來看很合理,落到地方便產生了差異。作為城市經理,不能只是轉轉郵件、開開透傳會議,更重要的是,拿到每月策略,先自己解碼分析,哪些可以做,哪些做不了,哪些可以加強,哪些只是交個差,通過判斷梳理篩選出符合本地的費用條目,打包出自己城市一套渠道品類策略資源包,隨時可用。
2.費用整合。對于一線打仗的業務員,總部的信息傳達得越簡單、越精準,其執行力越強。作為城市經理,解碼分析后,還要學會做整合,甚至打包再加工。可以從渠道、品類、時間段、費用類型等多個維度整合,盡量用最簡單的方式,傳達給一線業務員,來確保執行精度。這點要化繁為簡。有些時候,我們常常高估了層層會議的追蹤效果,而低估了盲走市場的真實反饋。解放團隊走向市場,先從高效的會議開始,高效的會議先從精簡KPI開始。
3.落地執行。多走門店、多跟線輔導,城市經理要身先士卒,跟大家一起深入市場,才能真正把執行落到門店。
4.復盤優化。定期回顧很重要,優化、糾錯、表彰都是強化團隊戰斗力的不錯方法,同時堅持用這套清晰的費用投入賬目管理生意并定期對賬,可以幫助我們對經銷商的投資管理更加精準。
這里主要包含代墊核銷、應收管理和廠家的信用額度和賬期支持。
1.代墊核銷。隨著財務數字化提升,這兩年各廠家都身體力行地加速核銷費用流程,但還有很多經銷商抱怨核銷慢,大部分問題出在核銷材料的準備上。這部分需要城市經理在日常管理中,細化到每天各個費用投資環節責任到人,實時留存,定期匯總,規范化管理。而非一次性準備材料,補充材料,耽誤核銷進度。看似簡單的動作,但因為很多城市經理之前并不在意,而過度依賴經銷商文職人員,導致核銷效率極低。這都是躺在經銷商賬上的真金白銀,必須重視起來。
2.應收管理。這幾年經銷商在應收管理上,承擔著越來越大的市場壓力。如今緩解門店資金壓力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轉嫁到經銷商,一旦回款出問題,服務經銷商的業務員最容易的解決方案便是舍棄有賬期風險的門店,久而久之,店越做越少,風險控制住了,但是覆蓋和生意沒了。作為城市經理,一定要關注經銷商賬期管理,這是生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切不可跟經銷商劃清界限,互踢皮球。
3.信用額度和賬期支持。很多廠家為了提高經銷商忠誠度,會根據信用評級支持信用額度和賬期支持。作為城市經理,要善于利用這些資源,同時這也是幫助經銷商解決資金和周轉壓力的短期手段,特別是中秋節和春節等特殊檔期,或許可以解燃眉之急。
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又是目前市場環境下必須面臨的問題。外部的不確定性讓經銷商的庫存波動比以往年份要大很多,貨躺在倉庫轉不起來,永遠是現金流的最大對手。建議從3點來優化經銷商庫存管理。
1.訂貨精準度。當你的團隊都在關注進貨達成時,作為城市經理,要好好分析每個經銷商的訂貨精準度、爆品比例、分銷數量、冷門品訂貨和周轉、新品訂貨系數等,庫存的良性管理要從進入倉庫的第一步開始。針對不同的市場對爆品、流通品和潛力品做出精準預估,是城市經理管好庫存的起點。
2.日常管理。很多小經銷商倉庫管理不夠規范,庫位擺放、日期管理、倉管人員考核機制等,都需要城市經理給予更多指導,來提升經銷商物流效率,某種程度上,物流便是現金流。
3.臨期監控。據悉,雖然很多食品廠家有退貨政策,但這些年也越收越緊,大部分日化廠家更是把壞貨點數直接寫進合同。所以經銷商要加強對臨期庫存的管理和監控。作為城市經理,要幫助經銷商建立庫存管理機制,在先進先出的基礎上,對有可能產生臨期風險的單品,有合理的處理機制;對已經臨期的高風險庫存,及時組織團隊盤好資源,快速處理,以避免更大的損失。同時,建立以業務員為單元的門店庫存管理機制,及時反饋,及時處理,及時向更優質門店調撥,避免集中性門店退貨打得經銷商措手不及。
以上三步,僅僅是城市經理盤清楚錢的一部分,所謂經銷商掌控力,更多的是對生意的全盤掌控而非僅僅是壓貨以完成廠家KPI,客情和面子永遠建立在對專業度信任的基礎上。
回到本題,疫情下金錢就是效率,現金流對于經銷商運作越來越關鍵,在快消品越來越精細化運作的今天,投資回報率要精細化到每一分錢的邊際效益。作為城市經理,不僅要建議,更要身體力行參與經銷商管理,這種賦能在現階段遠比品牌本身帶來的價值要更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