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茉
(《中國特種設備安全》雜志社 北京 100029)
對于科技論文,目前較為具體的定義是:科技論文是報道自然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創新工作成果的論說文,可通過運用概念、判斷、推理、證明或反駁等邏輯思維手段來分析表達自然科學理論和技術開發研究成果[1]。因此,科技論文是圍繞某些現象或問題開展的專題研究,具有理論性和創新性,是新方法、新技術和新產品等研究過程中的科學記錄和科學總結。科技論文揭示了現象或問題的本質規律,對科技信息的交流、科學技術的傳播、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情況下,科技論文可分為期刊論文和學位論文等。本文結合《中國特種設備安全》期刊中的實例,論述期刊論文題名的規范寫法。
對于一名科研人員來說,撰寫好一篇規范的科技論文至關重要。一方面,通過撰寫論文,可以系統地對自己的研究成果進行總結,從而提升研究能力、發現新的研究課題;另一方面,一篇規范的科技論文能啟發讀者思路,同時普及領域內新發現和研究成果。因此,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觀點,并形成一個完整的邏輯體系,是每個科技工作者撰寫論文時都必須注意的問題。
本文主要就科技論文寫作中題名的撰寫展開論述。科技論文的題名是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詞語反映論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的邏輯組合。題名是論文內容最精煉的總結。一篇論文的題名好比論文的眼睛,是大家看論文的“窗口”。正因為論文題名的地位十分重要,所以可能會直接決定讀者、編輯和審稿專家的取舍。從讀者角度來說,往往都會先看論文題名,確定與自己的研究相關后,再去看具體的論文內容。題名好壞會影響讀者是否繼續閱讀。Mabe and Amin對5 000多名科學論文閱讀者的調查發現,其平均每年閱讀97篇論文、204篇摘要和1 142個題名[2]。這表明讀者在看論文時,往往先看題名,題名如果有吸引力,才會繼續去看摘要和全文。反之,題名內容若讓讀者不感興趣,可能直接被放棄閱讀。從編輯角度來說,題名如果不明確或與期刊欄目不相關,在形式審查環節就被直接淘汰。從審稿專家角度來說,如果題名清晰完整,那么會直接影響專家對論文質量的整體評價。另外,好的題名因為有核心的關鍵信息,所以可以提高文獻檢索的頻率,從而增加論文被引率。
因此,對于科研人員來說,撰寫一個規范的論文題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本文根據編輯出版工作的實踐,結合《中國特種設備安全》期刊的實例,闡述撰寫規范恰當題名的建議。
論文的標題一般可分為題名、副題名。
題名是論文內容高度的概括,論文論述的問題和建議都是圍繞題名而言。副題名是為了進一步補充說明題名語意末盡的特定內容[2]而產生,通常會在題名后加上破折號引出副題名內容。如《大型游樂設施制動系統故障分析及優化——以動感球幕影院為例》一文,用“以動感球幕影院為例”來補充說明“大型游樂設施制動系統故障分析及優化”這個研究內容。但通常出于簡潔考慮,在能不使用副題名的情況下,科技論文盡量不要使用。在《中國特種設備安全》見刊的論文中,有副題名的論文占比不足0.3%。
科技論文作為科研產出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我國科技評價體系的一部分。正因如此,我國每年有大量的論文產出,但質量參差不齊。據第十七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發布的《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21)》顯示,截至2020年底,中國科技期刊總量達4 963種,中國科技論文數量居全球第一[3]。隨著國家科技評價體系的不斷完善,論文評價從數量逐漸轉向質量,鼓勵科研人員發表高水平的論文成為趨勢。因此,科研人員應關注的重點是如何提高論文質量。
論文質量一般包括本身的學術質量和撰寫質量。就目前的撰寫質量現狀來說,科研人員大多數是理工科背景,語言文字表達方面可能會有所欠缺。另外,他們更多地專注于論文學術本身,對文字表達方面重視程度不夠,從而導致有的論文研究水平較高,但撰寫質量不高。其中,題名寫法不當問題較為突出。本文根據《中國特種設備安全》編輯實踐,總結了論文題名撰寫中出現的3類問題。
科技論文的題名過于煩瑣、冗長,不便于閱讀,這是目前最常見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題目過長,讀起來費勁,不便于讀者記憶和留下鮮明的印象。如《新〈安全生產法〉背景下的特種設備安全雙重預防體系構建及運轉研究》,題名一共31個字,過于冗長。后修改為《特種設備安全雙重預防體系構建及運轉研究》,清晰簡潔。至于“新《安全生產法》背景下”這個內容,不必直接體現在題名上,在論文的內容里闡述就可以。
其次是大量贅字或贅詞的使用。這是目前題名撰寫中存在的最大問題。通常運用得比較多的贅詞有“研究”“關于”“初探”“淺析”“一些想法”等,這一類詞舍去之后完全不影響論文的觀點。尤其是“研究”一詞,使用呈“泛化”趨勢。有作者認為加上“研究”能拔高或凸顯論文深度,但適得其反。一切論文都是“研究”而來,加上“研究”反而畫蛇添足。如《關于橋式起重機械運行狀態監測分析系統應用的問題研究》一文,其中的“關于”和“問題研究”顯得多余累贅,可以改成《橋式起重機械運行狀態監測分析系統的應用》,簡潔明了。
另外,近年來論文題名流行使用“基于”“面向”一類的詞。筆者隨機選取了最近發行的10本科技期刊,發現竟有約1/3以上的論文題名使用“基于”這個詞。整體看來,核心期刊使用得比例較低,一般一期不超過2~3篇論文,而普刊使用比例很高,有的甚至超過一期總論文數的60%。對于這類詞,其實也沒有實在意義,能不用則不用。如《基于二維碼技術的化纖企業工業管道安全檢測管理系統》一文,改為《二維碼技術的化纖企業工業管道安全檢測管理系統》表達了相同的意思。
筆者在編輯實踐中發現不少論文題名表達上存在不規范的現象。
一是題名結構不對。有些剛開始寫作科技論文的作者,以為題名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包括主語、謂語、賓語、狀語等成分。甚至有的還使用疑問句式,如“有無……”“何時……”“如何……”等,這些都是對題名理解的偏差。通常情況下,科技論文題名不是完整的句子,而是一個偏正結構的短語,正所謂“題不成句”[4]。
二是題名中一般不使用標點、代號、數學式、非通用縮寫語等符號。如《加強老舊電梯管理,推動老舊電梯改造》一文,論文主要寫的是老舊電梯管理目前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推動老舊電梯改造,改為《老舊電梯管理和改造》即能表達論文的中心內容。
三是一些語法錯誤。出現介詞重復使用的問題,如介詞“關于”和“對”不可連用,只能用其一。
論文題名是論文需要論證的基本觀點的概括。同時,要便于檢索。題名表達意思不明確通常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以偏概全”。即題名意思表達不全,只概括了論文部分內容,不能涵蓋整篇論文的中心內容。如《電梯門旁路裝置和門回路檢測功能原理》一文,除了功能原理分析外,論文中還提到了檢驗方法研究。因此,題名對論文內容概括不全面,要改為《電梯門旁路裝置和門回路檢測功能原理及檢驗方法》。
二是“大題小做”。一方面,題名范圍定得過大,如《渦流檢測技術研究》一文,題名空泛,應具體到渦流檢測技術應用在哪個方面而撰寫。另一方面,題名的表述過于高調。使用“機理”“規律”等詞會讓編輯和審稿專家感覺名不符實,有些夸大成果之嫌。因此,要盡量保留余地,遵照事實進行合理表述。
三是“小題大做”。有的題名過于低調,用“簡介”“介紹”等詞,編輯和審稿專家第一印象會認為該論文水平較低,只是一些資料性的羅列,缺乏研究性。如《承壓類特種設備生產單位證后監督抽查工作小結》一文,給人直觀感覺是工作總結性內容,與科技論文有一定距離。改為《承壓類特種設備生產單位證后監督抽查工作分析》后,與論文內容比較契合,具有一定的研究性。
以上分析了幾類科技論文題名寫法上存在的問題,為了能明確表達論文的內容,避免出現以上問題,一個恰當的題名應該要做到以下幾點:語言簡潔、表達規范和提綱挈領。前2點主要是從形式上對題名進行規范,第3點是從內容上提出要求。只有形式和內容上做到統一,才能書寫出一個規范的、恰當的題名。
在國家標準中,對論文題名的字數有明確規定:中文標題一般不超過25字[5]。語言簡潔是好題名的前提,應簡短而清晰地把論文核心意思用幾個關鍵詞展示出來。通常在能夠表達意思的前提下,題名越短越好[5]。另外,盡量避免使用一些贅字或贅詞。在使用字詞方面,有三大原則:堅決不用、最好不用和盡量不用。即題名不需要用或重復的詞,堅決不用;可用可不用的詞,最好不用;在不影響表意情況下能不用的詞,盡量不用[6]。總之一句話,能簡則簡。
除了字數要求之外,形式上的規范表達也是寫好題名的關鍵。通常情況下,科技論文題名采用以名詞或名詞性詞組為中心的偏正詞組表達,由修飾語和中心語組成。如《儲罐底板電磁超聲測厚系統研制》是一個偏正結構;若中心詞帶狀語,則可用動賓結構,如《用ANSYS軟件分析U形波紋管》,其中“用ANSYS軟件”就是狀語。
科研人員撰寫論文時,往往會忽略語言表達的美感,認為不重要,實則不然,一篇好的科技論文一定是具有語言之美的。題名也是一樣。但也要注意,有些作者一味追求形式而不顧科學性,這也是不可取的。
既然題名是論文核心思想的體現,那恰當的題名一定高度概括論文的中心內容。題名要和論文內容相對應,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其中要有重點主題詞,要選取特指性詞語,而不是籠統概念的泛指性詞語,這樣做的目的是方便檢索。另外,題名中要盡量選用反映論文創新點、突出論文主題和特色的詞語,這樣才更有利于吸引編輯和審稿專家,從而得到他們的青睞,增加論文被刊用的概率。
綜上所述,寫好論文的題名是科技人員撰寫論文過程中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根據多年編輯工作的具體實踐,總結了一些論文題名撰寫中出現的問題及修改建議。問題主要體現在表述不簡潔、表達不規范及表意不準確3個方面。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即語言簡潔、表達規范和提綱挈領。希望能從編輯的角度給相關科技人員一些啟發,從而重視題名的擬定,真正為提升論文質量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