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新江
中國的象、圍棋,不僅是一種娛樂活動,更是傳承中華文化和東方智慧的一種載體。圍棋除了是一種策略性游戲,它還可以是代表中華優秀思想文化傳統積極主旨的一個標本和象征,遠比象棋更具深廣內涵意義。中國圍棋中蘊含著高級的思維訓練、高明的生活態度、高超的人生藝術,等等,它包羅萬象地承載和傳承中國多姿多彩傳統文化的精髓要義,是一個能概括中華民族博大精深思想文化智慧的寶藏。
圍棋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圍棋是學習如何“贏”的技術,更是陶冶心靈、涵養氣質、完善人格的一種高雅活動和優選方式。“古今豪杰輩,謀略正類棋”,中國歷史上許多帝王將相、文人雅士都是圍棋高手。今天,圍棋棋理,已越來越成為很多有識之士的明智追求。借助“對弈”這種”頭腦體操“拓展戰略思維、提高見識層次,通過“對弈”這種“沙盤推演”砥礪意志品質,提升博弈能力。
若有人僅把”對弈“理解為一種“競爭”當然是偏頗的。圍棋作為天地之道,更崇尚平衡與和諧的境界。在風云變幻的棋局中,面對來勢洶洶的“截殺”而能鎮定自若,和風細雨般“閃轉騰挪”,舉手彈指間藝術揮灑,于廣袤世界里謀求個人與自然、身體與靈魂、自己與他人之間互相牽制基礎上的和諧共處,正是隱藏在圍棋“勝負”背后、更高層次的棋道魅力。正所謂,“生命意義不在于呼吸次數,而是那些令你無法呼吸的時刻;圍棋魅力并不在于應對的嫻熟,更在于你去破解難于應對的局面。“
圍棋具有多方面價值,它不僅僅是一種競爭的游戲,更是一種兼具教育、文化、健康等多重意義的綜合活動。圍棋的流行,源于其稟賦中突出的連接過去與未來的能力,適應環境變化及其對我們社會產生影響的能力。圍棋中突出的前瞻性思維、適應性思維、戰略性思維,能讓社會和個人與之產生共鳴,時刻提醒我們從棋局上黑白棋子的博弈中汲取永恒的智慧。圍棋是戰爭,使我們學會認真思考沉著冷靜、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動須相應慎勿輕速;圍棋是人生,圍棋的布局、中盤、收官就對應著人生的三個階段;圍棋是藝術,講究進退有序的攻防轉換節奏、起承轉合的結構章法步調,等等。今天的數字時代,網絡技術使得各國各地區圍棋愛好者能通過線上平臺進行競賽與合作,使圍棋寶貴的價值正變成一種全球現象。
圍棋以其深刻的辯證哲學而備受贊譽。結合于現實人生,棋局需要戰略方針上的正確指導和戰術手法上的靈活運用,這被視為類似于社會生活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含義導致我們在現實中一定程度上無所適從的反映。當我們棋手把基本棋理棋技水平積累提高到一定程度,發覺了平衡、和諧以及各組成部分之間相互聯系的重要性,學會了適應變化環境而作深思熟慮的決定、以平和心態迎接挑戰以后,復雜性與不確定性將不再使我們難于抉擇,反而給我們提供了有所作為的機會和舞臺,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們所把控和利用——做好此事的前提,是需要我們具備正確的大局觀。
圍棋的大局觀,簡單來說,就是對厚薄方向的取舍、成空潛力的判斷、得失平衡的把握。它是一個貫穿整個棋局發展、左右眼前局面的戰略指導思想,可以持續地幫助我們擺脫棋局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讓自己能夠走在正確的步調上。它需要運用辯證思維,去正確的認識和處理在對局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矛盾。統一中把握對立,對立中把握統一,正確認識和處理棋局進行中所遇到的各種錯綜復雜的局面,使形勢朝著有利于自己的方向發展。大局觀的敏銳,會讓你更好的面對棋局中的各種“意外”。例如,“敵之要點我要點”,”寧舍先中后,不舍后中先“,”后先有變事宜從緊,彼此均先路必爭“,這些體現大局觀本旨棋理之所言的棋諺,都要求我們看清棋局的矛盾所在,調整好局部與全局的關系,抓住主要矛盾去加以解決,從而把握正確行棋方向。
作為一名普通的圍棋愛好者和學校圍棋社團的指導老師,自身棋力需要達到一定水平,因此有必要對基本棋理及相關技戰術更好的領會,認真地做點梳理工作與個人總結體會。圍棋大局觀的指導思想,及棋局三階段尤其中盤攻防作戰時應遵循的棋理,都是對現實生活哲理意識和思辨智慧總結提煉的結晶。對弈過程中尤其要把握舍與得的選擇及平衡,因為它恰如我們世人所走人生道路之要求。對弈中,一方面要保持既有原則立場,不迷失努力方向,另一方面又要隨機應變,以應付不斷變化的局勢;既要隨緣而進建功立業,又需順勢而退明哲保身;既要洞察先機及時出招制敵于方寸之間,又要穩住心態適可而止掌握以和為貴的分寸于無形。
圍棋這個策略性智慧游戲,亦適合于培育一個人朝乾夕惕、孜孜以求的優良品質,堅韌不拔、永不言敗的頑強精神,使人在自覺、自律基礎上獲得自立、自強和自信,通過腳踏實地、持之以恒的努力拼搏,進而順理成章取得持續進步。人生的過程就相當于棋的對弈過程,30歲之前開盤布局,30歲到60歲中盤實戰,60歲到90歲尾盤收官,每一階段都具有非凡意義,都不能疏忽懈怠,都需要全力以赴,都沒有退路,亦正如《周易》之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與此相對應,當我們對社會、人性兩面有了一定認識、適應以及應對方法,在這基礎上堅定保持良好初心并保重自己,讓自己、為家庭、給社會多做些正能量的事情,如此則境遇各有不同的每個人,都能具備良好的格局,成為各自生活經歷的大師,這種對現實世界的理解,與圍棋大局觀正確的指導思想和行棋方向具備相當一致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