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豪
法治現代化是指一個國家和社會伴隨著社會的轉型而相應的由傳統型法治向現代型法治轉化的歷史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該國家和社會的法律制度以及法制運轉機制都將發生重大的質的變化,其標志是法治更加適應發展著和變化了的各種社會實踐需要,并且能充分體現現代化社會的各種價值目標和價值追求。在現代化社會的深刻變革中,教育法治也必須從傳統走向現代化。
一、教育法治現代化四層含義
(一)教育法治現代化是一個從傳統法治向現代法治轉變的歷史過程,在該過程中,將使教育領域的法律整體面貌發生巨大變化,既包括那些靜態的教育法律制度的結構,也就是:規范、制度和體系;也包括那些動態的教育法律的實現過程,即:教育法律調整過程及其后果——法律秩序,其中必然包括那些滲透在內的法律價值體系以及人們的教育法律觀念體系。
(二)教育法治是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組成部分,教育法治現代化這種歷史性的變革必然內在的包含一個社會法律的整體創新。
(三)教育法治現代化既是一個世界性的歷史進程,又是一個國度性的歷史進程,從主權鮮明的現代世界思考,各個國家的教育制度收到法律制度的支配,具體表現為每個主權國家教育法治現代化的歷史進程。
(四)教育法治現代化是一個理想目標向現實目標轉化的歷史過程,即建立一個正常的規范化的教育法治秩序,以便使得教育領域擺脫單純偶然性和任意性的羈絆,這是教育法治現代化所要完成的歷史使命和任務。
二、為什么要實行教育法治現代化
長期以來,教育事業取得飛速的發展,但發展到一定程度它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要解決這些問題要實現資質和形成良性的競爭環境,而教育的法治化是使教育獲得健康發展的根本前提。因此,只有實現教育的法治化才是解決諸多教育問題弊端的根本之道。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社會,隨著依法治國方略的不斷落實,以及我國教育法制建設的不斷完善和發展,教育法治化是我國教育的一個必然趨勢。
四、教育法治現代化的意義
(一).學校法治教育有利于學生政治素養的養成。
學校法治教育是學校宣傳社會主義法律制度,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和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主陣地。學校法治教育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與政治立場,明確根本的政治要求。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法治建設取得偉大成就。社會主義法律制度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法治觀與法治理論也在法治建設的實踐中不斷發展和成熟。從根本上說,引導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認同與踐行,是新時代學校法治教育的旗幟和政治方向。
(二)學校法治教育彰顯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意義。
廣大學生必須形成對社會主義制度的價值認同。因此,學校教育應充分認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上的重要性,應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地位。
社會主義法治既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保障機制。學校法治教育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作為應有白的重要目標價值取向。學校法治教育的根本任務在于使學生崇尚社會主義法治形成自由、平等、公正的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因此,學校法治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是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手段與途徑。學校法治教育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為主線,注重以法治精神和法律規范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良法善治傳導正確的價值導向。
(三)學校法治教育有利于學生法治人格的塑造。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說過,“教育者,養成人格之事業也”。人格是個體思想、品德、情感的統一表現。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是一種以心靈改造和品格建塑為目的的教育,目的是促使受教育者養成誠實、自信、樂觀、盡責等積極人格特質,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人格教育的內容廣泛,法治社會中,法治人格的培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內容。
五、如何實現法治現代化
(一)全面推進依法治教,必須堅持統籌協調部署。全面推進依法治教,首要的就是健全體制機制,用法治的方式將黨的領導貫穿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各個環節。黨對依法治教工作的全面領導,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強化組織領導、統一部署,形成全面推進教育法治工作的強大合力,讓教育法治的作用真正發揮出來;二是推進依法行政、依法治校,健全完善重大教育決策制度,保證決策符合法律規定、經得起實踐檢驗:三是培養法治人才,提高各級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培養造就熟悉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備力量。
(二)全面依法治教與堅持立德樹人。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也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人是法的目的,法律是為人而存在的。因此,通過法律的形式,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依法治教的根本價值取向。一是依法加強德育工作。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開齊開足開好德育課程,引導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二是依法規范教學秩序。堅持基本教學秩序、教學規范是實現立德樹人目標的關鍵。要依法嚴管、嚴抓教學秩序,把從嚴管理的規矩立起來,把課堂教學建設強起來,把課堂教學質量提起來。三是依法保障學生權益。將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落實到學生管理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切實保障學生的各項合法權益得到尊重和保護,依法打擊侵犯學生權益的行為,維護平安和諧的校園環境。
(三) 全面依法治教與遵循教育規律。教育發展有其基本規律,這些基本規律有著自身的穩定性。遵循教育規律是全面推進依法治教的關鍵。從某種意義上說,全面推進依法治教,就是不斷深化對教育規律的認識和把握,進而實現兩者的有機統一,共同保障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最后,法律素質是學生素質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中小學法治教育,是學生全面 發展的重要保證。學生學法、懂法、守法,把法律作為自己行為的首要標準,樹立憲法法律至上的觀念是新時代的客觀需要,也是時代給學生素質結構提出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