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勝博
慢慢地,風蕭蕭,葉黃葉落,花草樹木大多凋零。時間在秋的腳步中漸行漸深,天空徐徐飄落晶瑩剔透的雪,宛如一朵朵純潔的白蓮花,落在我的頭頂,一絲絲清寒帶來冬的訊息。
癸卯十月初十,小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小雪至,冬始俏。氣溫驟降,天寒地凍,化雨為雪,因雪勢未盛,故稱小雪。小雪有三候,一曰“虹藏不見”,二為“陽氣升而陰氣降”,三乃“閉塞成冬”。
先人觀候知節,順應自然,時光總是詩情畫意的,小雪日亦不例外。漫步于古典時光,便不難發現,詩人寄予小雪的溫柔與浪漫。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冬雪日暮,詩人邀一二知己,共飲三杯兩盞小酒,暢談風花雪月,實為浮生趣事。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猶綠槿花然。”小雪未見雪,詩人閑雅幽情,蒔花弄草,欣賞碧綠的梧桐和美麗的槿花,自是人間清歡。
“征西府里日西斜,獨試新爐自煮茶。”那日小雪,恰逢夕陽,詩人燒爐煮茶,閑適度之。時光悠悠,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無奈年華易逝,只好珍惜雪花與茶。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雪花調皮可愛,為青青翠竹換上厚厚的白棉衣,如白玉般皎潔。雪覆蓋著青竹、白磚青瓦和大地山川,白茫茫一片,空靈純凈,感化眾生。人們的心,也因賞雪變得柔軟而純粹,沒有了一絲雜念。
詩人們悠然自在地賞花雪紛飛,飲茶酌酒,吟誦閑趣之詩。他們邂逅的冬與小雪,也是我們所幸逢的。漫天飛舞的雪,攜帶從古至今未曾消減的詩意,落在今人眉頭,融化在心頭。蘇子說,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是造物者的無盡藏。那么,潔白動人的雪花,又何嘗不是上天的恩賜呢?生活雖然繁忙,卻是屬于自己的。總要抽出時間來,與時空對話,與飛雪笑談,感悟節氣的真實與美麗。
猶記有一年冬天初雪,我在西安一位友人家中喝茶。杯中紅艷如蜜的紅茶,散發著一縷縷溫暖的香氣,冒出的茶霧沾濕我的眼鏡,朦朧如窗外花雪紛亂,細雪撲窗。我和友人,只顧喝茶,偶爾交流幾句,也只關于茶的口感。雪花悄悄地來,化而為水,寡淡平靜。人生在那個時刻,沒有得失榮辱,忘卻憂喜,內心充盈一場夢幻的雪。我想到了蘇子,他在元豐五年的冬天,看院落白雪紅梅,制作了一道千古名香——雪中春信。有冬的寒意,夾雜梅的傲骨幽香,隱隱也透露出春的消息。
匆忙的旅客啊,朋友們。平常風塵仆仆,且在小雪一歇!沏得一壺暖茶,足以撫慰行人平生。花雪隨風不厭看,雪落心頭人深情。不管信與不信,總有一場雪千里迢迢,是為我們而來,也會有一片片雪花牽動我們的情愫。花雪漫漫,你準備好赴這一場冬宴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