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莎,張緩緩,劉新田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上海 201620)
自2018年以來,各類高等院校陸續開始進行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除了專門的思政課程外,專業課程也逐步開展課程思政建設,成為課程思政又一個重要的載體。專業課思政教學改革對提升教師立德樹人意識和落實三全育人目標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也推動了高等院校專業課程教育與思政素質教育的融合發展。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也進行了各種形式的專業課思政教改工作,鼓勵各專業教師結合各自課程的特點,深挖思政元素,積累思政案例,將思政元素如“鹽溶于水”一般自然適當地融入到專業課的常規教學中。進行各種級別和形式的思政教學比賽,促進教師對專業課程進行思政教育改革。隨著專業課思政教學的不斷深入和實施,發現目前各高校關于專業課思政教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挖掘思政元素、如何融入思政元素以及如何建立思政案例庫等幾個方面,對課程思政教學如何進行評價方面研究得還比較少,缺乏對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的科學評價和衡量標準。2020年,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也明確指出:“要建立健全課程思政建設質量評價體系”[1]。因此,本文以汽車理論這門車輛工程專業核心課程為例,對思政教學的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進行研究和探索,進一步提升專業課的思政教學水平,促進專業課思政教學的持續改進。
隨著思政教學的廣泛開展,各高等院校越來越重視專業課的思政教學建設。我校汽車理論教學團隊不斷嘗試將思政元素逐步融入到日常教學當中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在汽車理論課程考核時,由于思政考核很難量化,任課教師采用學生出勤、課堂表現、課后作業以及拓展作業的完成情況等作為思政考核的評價指標[2]。出勤和課堂表現的確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但并不能客觀地反映學生的思想動態。課后作業一般是在課外完成,不能單憑學生的字體是否工整、答案是否正確來簡單判斷學生是否認真學習,也可能存在著抄襲的現象。對于拓展作業,比如選取一款市場上的轎車,確定該車的動力性能。這個作業要求同學們自由組合,5人一小組完成,作業需要選擇一款轎車并查閱該車的技術參數、繪制該車動力性能曲線以及完成總結PPT。但在教學中發現,有些小組會出現整個作業都由某一位或某幾位同學完成,其他同學坐享其成的現象,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因此,簡單地采用考勤、課堂表現或作業等指標都不能全面有效地評判課程思政的教學情況,無法反映思政融入的實際效果。
汽車理論課程的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是一成不變的。各章節的主題不同,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也不同,隨著課程的進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都是動態變化的。因此,對思政教學的評價也應該采用基于過程的動態方法來評價[3]。在目前的汽車理論課程思政教學評價中,大部分教師忽略了過程評價,更多的是以學生的作業提交次數、作業成績、期末考試成績等根據一定的規則進行折算去評價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比如,一些任課老師按照自己的標準給出思政得分。如果學生考勤和課堂表現優秀,作業全部認真完成并提交,思政得分基本上是滿分,其他按照缺勤次數和作業未提交次數相應扣分。按照這些評價看重的是學習的結果,無法反映學生在整個學習期間的參與程度、學生課下的自學情況以及學生的思政狀態,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和隨意性。
在目前汽車理論的思政教學中,教學評價的主體仍然是專業課教師[4]。教師基本依據學生的出勤、作業、課堂紀律以及期末考核等對思政教學效果進行評價。任課教師本身都沒有對課程思政的教學評價給予足夠的重視。很多時候對思政教學的評價往往流于表面,為了完成學校思政教學改革的任務,為了思政而思政。思政元素是否真正地融入課堂教學、融入的效果如何、學生是否接受都無從判斷。單方面靠教師去進行課程思政教學的評價,比較片面,不能全面反映思政教學的效果。
目前汽車理論課程的思政評價往往與學業考核綜合在一起,從學業考核中折算或拿出部分比例作為思政考核的成績,這種考核方式常常流于形式,沒有突出思政考核與學業考核的區別和特殊性,不能全面客觀地評判思政教學的情況。因此,必須要將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結合起來對專業課的課程思政教學進行評價,更全面更科學的反映思政教育的效果[5]。
汽車理論課程思政教學的評價指標目前還相對比較單一,大多是以考勤和作業的上交情況作為思政評價的指標,思政教學的評價往往流于形式,只給一個分數了事。這樣很難評判思政教學是否起到了鹽溶于水的效果,是否達到思政教學的目標,是否滿足本專業培養人才的需要。因此,需要在汽車理論教學中根據課程內涵深挖思政元素,科學制定課程的思政目標,根據思政目標建立相對完善的多元評價指標,評價的主體和評價的形式應該多元化,從而對課程思政的教學展開合理有效的評價[6]。
汽車理論課程思政的評價方法還主要是以學業成績作為參考來對思政做一個簡單的評價。依據專業課程的教學特點,可以設置多個教學環節,比如可以通過案例分析大作業,觀察學生的分工協作、團隊合作能力,通過實踐教學觀察學生的工程素養,通過參加與課程相關的科技競賽或科創項目觀察學生的創新能力等。在不同的教學環節中建立線上線下、主觀客觀相結合的方法對制定的評價指標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切實提高課程思政教學考核評價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汽車理論教學中,任課教師究竟有沒有很好地在課程教學中融入思政,融入的程度如何往往無從得知。思政教學的評價主體應該包括任課教師、同行教師、學生、督導以及教學管理者等[7]。采用多元評價主體可以有效避免任課教師單一評價的片面性,確保教學評價的客觀公正。因此,需要在評價各主體之間建立雙向互動機制,采用定期座談會、問卷調查、督導督課、學生評教等多種方式,使各評價主體與任課教師之間能夠有足夠的溝通與交流、反饋與互動,這樣才能讓任課教師了解到自己在課程思政教學中的不足,從而采取方法持續改進,提高教學效果。
根據汽車理論的教學大綱,汽車理論課程需要達到的知識、能力和育人目標如下。
知識目標。掌握汽車動力性、燃油經濟性、制動性、操縱穩定性、平順性、通過性的概念、評價指標及計算;汽車系統各主要性能與汽車結構參數之間的內在關系;了解汽車相關的技術標準以及政策、法律法規;了解與汽車理論課程相關的前沿技術和未來趨勢。
能力目標。利用力學分析,圖表法等方法分析、求解和表達汽車各大性能指標的基本能力;定性分析評判汽車系統運動性能與汽車系統結構的基本能力;定量分析確定汽車系統運動性能與汽車系統結構的基本能力。
思政育人目標。通過講解中國汽車工業發展歷程及自主品牌汽車發展歷程,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和家國情懷,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歷史使命感和科技創新意識,樹立振興中華、科技報國遠大理想;通過介紹汽車行業的技術標準及政策法規,培養學生的法律法規意識,深化職業道德及生態文明理念。通過講解汽車各主要性能的基礎理論,引導學生用辯證思維處理問題,培養學生愛崗敬業、求真務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通過課程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與服務意識,做有擔當的奮斗者。
3.2.1 評價主體多元化
汽車理論課程思政教學評價的主體主要包括上課的學生、任課教師、同行教師、教學督導以及院系的教學管理者。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針對具體的教學任務或教學內容,可以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表現進行自評或其他同學進行互評。同行教師、教學督導、院系主管教學人員如教學副院長或教學系主任等可以在本課程授課期間,通過聽課或訪談的方式對任課教師的課程思政教學進行評價,并給出反饋和建議。同時,任課教師對于自己課程思政的融入方式和融入過程進行自評并反思,多方結合共同給出客觀有效的評價。
3.2.2 評價指標多級化
汽車理論是車輛工程專業培養汽車相關工程應用人才的核心課程,課程在講述汽車各大性能的計算和分析的同時融入價值塑造和職業素養訓練,實現專業教育與立德樹人的全面有效融合。汽車理論的評價內容要與課程的思政育人目標對應起來。根據汽車理論的思政育人目標,主要從家國情懷、工匠精神、法律法規意識、團隊協作、綠色環保意識、創新意識等方面對課程思政進行評價[8],考察思政教學是否達到預定的育人目標,是否對學生的認識有深遠影響,是否能夠產生積極的作用。汽車理論思政教學分級評價指標如表1所示。
3.2.3 評價方法多樣化
在不同的評價環節中,對汽車理論思政教學采用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輔相成的考核方式。例如:對“工匠精神”進行評價時,可以在課后作業、課程實驗等教學環節中進行評判。在這些環節中,學生需要對既定問題進行分析并給出合適的解決方案,考查學生在整個過程中的表現并給出評分。在“團隊協作”方面,可以在案例分析或課程實驗環節進行評價,分別對個人完成任務的情況以及協助他人完成任務的情況進行評判,可以進行多主體評價,讓團隊中的學生自評、互評并結合任課教師的評價。在“文化自信”和“愛國榮校”方面,學生通過文獻檢索結合線上線下討論、文獻綜述報告等形式了解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自主品牌的崛起以及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等,使學生產生愛國情懷、文化自信和專業自信,繼而激發學生科技報國的熱情和科技創新的意識。在評價過程中,可以合理利用現在的學習通平臺、微信群等,對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參與度、課前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線上討論情況進行統計分析,便于整個汽車理論思政教學的過程性考核和評價。
課程思政的評價可以有效地考察教師思政教學的實施效果,可以對教學起到監督和診斷作用。通過合理的評價可以發現思政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和不足,促使教師采取相應措施提升思政教學質量。對汽車理論思政教學的評價進行探討和研究,可以檢驗課程思政教學中思政元素的融入是否合適、實施方法是否有效,采取的措施是否合理,可以提升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的水平,使專業教師認識到專業課教學既要“教書”也要“育人”,促進高等院校立德樹人任務的有效落實和教師師德師風的進一步提升。當然,影響課程思政教學評價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專業課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制定適合的評價指標并在實施過程持續改進,從而建立科學合理的專業課思政教學評價體系。

表1 汽車理論課程思政評價分級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