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穎

陳芋汐在布達佩斯世錦賽女子10米臺決賽上。
才17歲的陳芋汐如今已經是奧運會、世錦賽、世界杯冠軍,她更加懂得比賽的意義,也日漸成熟。“競技體育有輸就有贏,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輸的時候要想如何提升自己,贏的時候要想如何穩住心態。我已經有段時間沒有這么好的狀態了。希望我與全紅嬋共同進步,共同登上最高領獎臺。”
從2018年下半年在全國錦標賽上脫穎而出獲得冠軍,到2019年5月第一次參加世界跳水系列賽分站賽,再到7月的光州世錦賽,13歲的陳芋汐以439.00分的高分獲得女子10米臺冠軍。這是她的首個國際大賽冠軍。陳芋汐的父親是體操教練,她曾在父親影響下練體操,后來轉項練跳水。當被問及原因時,她的答案是:“體操太累了,還是跳水好玩。”也許是與跳水更有緣分,讓有些靦腆但十分愛笑的陳芋汐成為一個“火箭般”成長起來的跳水運動員。
陳芋汐跳出439分的高分,中國跳水隊領隊周繼紅表示出乎意料。陳芋汐在賽后接受采訪時淡定地說:“算是正常發揮。比賽過程中我想要超越自己,告訴自己每一跳都要拼,努力跳好每一跳。能夠獲得冠軍我挺激動、挺開心。”
其實,陳芋汐在單人比賽預賽中的表現還是有些起伏的。由于不太清楚世錦賽這樣的大賽流程,陳芋汐緊張到驚慌失措,以為檢錄過后就馬上開始比賽。在跳臺上等了一段時間,才輪到她跳。但是,她一直積極調整好心態,從預賽的第4名到半決賽的第1名,表現非常穩定。到了決賽,陳芋汐一路領先,跳出了個人最佳成績。她直言決賽確實有些緊張,“還算能控制,領隊和教練鼓勵我,讓我放松了不少。前兩跳緊張到都能聽見心跳,有點發抖,后面稍微好點。”

相互促進,共同進步。陳芋汐(右)和全紅嬋包攬柏林世界杯女子10米臺冠亞軍。
周繼紅對女子跳臺選手高頻率更新換代給出解釋。她說:“在8個奧運項目中,女子跳臺這個項目的不確定因素是最大的,有時甚至兩三個月這個運動員就不見了,所以我們要全力以赴,所有運動員都不能放棄,都要做準備。”對于女子跳臺選手來說,身體發育是姑娘們無法躲開的問題,運動員的體型隨著身高、體重的增長發生變化,原本輕松完成的翻騰動作需要有更高的能力支撐才能完成。
陳芋汐也不例外。在備戰東京奧運會的過程中,陳芋汐經歷了個子和體重都在增長的苦惱。她笑著說,自己2018年年底剛到國家隊時,是女臺項目里面最矮、最小的一個,現在已經是“最大值”了。她解釋說:“問題最直接地表現在生長發育上,原因卻是我自身能力、體能有所下降,導致動作吃力和走樣。但是,通過刻苦的訓練是可以改進的。”
就這樣,她努力找回狀態,重返巔峰。在東京奧運會前的幾站選拔賽中,陳芋汐表現出色,有了沖擊單人和雙人雙金的機會。
東京奧運會上,她與張家齊搭檔,以363.78分的超高分獲得了女子雙人10米臺的冠軍。2019年8月配對前,兩個小姑娘沒有一點交集。不過,合作不久,這兩個慢性子的世界冠軍都找對了人,配合十分默契。陳芋汐還在單人10米臺的比賽中以425.40分的成績收獲了銀牌,冠軍是橫空出世的14歲小將全紅嬋,成績高達466.20分。

自信卻不盲目,不斷提升自己,超越自己。
時間進入巴黎奧運會周期,陳芋汐保持著良好競技狀態,與全紅嬋攜手站上了單人、雙人10米臺的賽場。在2022年6月底舉行的布達佩斯世錦賽上,她們以368.40分拿到了雙人10米臺的金牌,包攬了單人項目的金銀牌。兩人既是搭檔,也是對手,這樣的身份會出現怎樣的感覺,陳芋汐直言:“很難描述,我們倆是良性競爭,有競爭才有前進動力。如果待在舒適區,就找不到下一個目標。”
身邊的同伴從比自己經驗更豐富的張家齊到年齡更小的全紅嬋,陳芋汐需要在雙人比賽中擔當更多。她說:“小紅(全紅嬋)在比賽中讓我很放心,我很相信她。雙人項目其實更多的是互相信任。”
布達佩斯世錦賽單人10米臺比賽中,陳芋汐以417.25分的成績奪冠,全紅嬋以0.3分之差緊隨其后。衛冕的陳芋汐成為繼伏明霞后,第二位贏得2枚世錦賽女子10米臺跳水金牌的運動員。
上屆光州世錦賽是陳芋汐的國際大賽首秀,此次再度出戰世錦賽,陳芋汐已經是東京奧運會的金牌得主,也經歷了身體發育等帶來的起伏,狀態更加穩定,她實現了賽前制定的奪金目標。
從預賽開始,陳芋汐全部以第一的身份晉級,決賽中的發揮更加穩定。不過,在最后兩跳207C和5253B上,她都出現了一些瑕疵。賽后,陳芋汐一如既往,對自己高要求。她說:“很開心實現衛冕,但是這次比賽發揮并不完美,一套動作下來有些瑕疵,特別最后兩跳出現明顯失誤,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回去能練得更好,能發揮更好,動作保持更穩定。”
陳芋汐坦言:“說實話,我自認為這次不如上一次世錦賽奪冠時的狀態好。兩次世錦賽獲得冠軍感受完全不同。上次奪冠時對世錦賽還沒有太多概念,經過世錦賽、奧運會等大賽的歷練后,更加理解了世錦賽的意義。在狀態不是特別好的情況下能發揮出訓練水平,已經算比較滿意了。”
緊接著,在10月底舉行的2022年度收官戰德國柏林跳水世界杯上,陳芋汐與全紅嬋再次聯手獻上了精彩的對決。她們分別以449.85分和430.45分包攬了女子單人10米臺的冠亞軍,攜手以349.80分的成績摘得雙人10米臺的金牌。陳芋汐單人項目的奪冠成績刷新了她個人國際比賽的歷史最高分。
周繼紅點評道:“陳芋汐和全紅嬋表現出很高的競技水平。尤其是陳芋汐,通過近兩年的成長,現在大賽表現很成熟。全紅嬋跳得也很不錯,在單人比賽中最后一跳有點瑕疵。總體來說,兩人水平不相上下,就看具體一場比賽中誰發揮得更出色。”
單人項目決賽中,陳芋汐在第三跳難度系數3.3的626C上,得到了4個裁判給出的10分,97.35分是全場的單跳最高分。難度系數3.2的5253B,也有一位裁判給出了10分。能夠創造449.85分的國際比賽最高分,陳芋汐將其歸功于一年來的系統訓練,“這是我發揮得比較好的一場比賽,跟我這一年的系統訓練有關。跳水就是一個自己跟自己較量的項目。我在比賽中不是比誰更勝一籌,而是要去超越自己、戰勝自己。”
盡管拿到了兩枚世界杯金牌,但是陳芋汐一如既往地給自己挑毛病:“此次世界杯,自己在單人決賽上的表現還是比較滿意的,但在雙人和單人的預賽中出現了很多問題,總的來說是有歡喜也有憂患。每一次比賽都是經驗的積累,要提高的地方還很多,從動作細節到比賽心態等方面,都值得我總結和進一步提升。”
此次柏林世界杯雙人10米臺的比賽,與以往兩名選手在同一座跳臺上完成動作不同,兩個人是在相隔3米多的兩座跳臺上分別完成動作,余光很難觀察到同伴,對組合默契度的要求更高了。負責喊口令的陳芋汐嗓子都快喊啞了。“這次雙人比賽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我看不到小紅的時候,就更考驗默契配合了,平時系統的訓練讓我們心里更有底,更默契。”
對于已經實現三大賽雙人項目的金牌“大滿貫”,陳芋汐坦言“挺激動”,目前她離單人項目“大滿貫”只差一枚奧運金牌。展望未來,陳芋汐說:“接下來的比賽目標沒有變,永遠都是最高領獎臺。肯定會朝著單人項目‘大滿貫’的目標去拼,信心肯定是要有的,但不能盲目自信,而是要腳踏實地練好每天,不斷提升自己、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