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公用事業管理科
宜昌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守“生命至上”,嚴守安全底線,于2022年7月23日啟動居民燃氣安全裝置(燃氣報警器、自閉閥、金屬波紋管,簡稱“三件套”)安裝更新工作,調集全國3000余名安裝人員,集中2個月時間全域推進,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實施、高質量服務,為市民安裝“三件套”70.5萬戶(其中中心城區43萬戶、縣市27.5萬戶),完成率93%。美好生活共同締造在宜昌再次得到生動實踐。
宜昌市使用天然氣已近20年,近年來隨著老舊管網及設施不斷改造,市政燃氣安全已基本可控。宜昌市結合入戶安檢選取了20萬戶進行戶內隱患分析,老式橡膠軟管使用率近四成,自閉閥幾乎沒有,居民戶內安全風險突出。為此,組織燃氣專家多輪研討,制定技術指南,明確安裝標準,優化安裝程序,出臺《驗收及使用告知單》,并征詢國內主流材料制造商,確定材料招采標準,為全域開展“三件套”安裝做足準備。
宜昌市政府分管領導統籌部署,主持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出資模式,每日調度推進。各縣市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牽頭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市直相關部門協同配合,合力攻堅。在宜昌市住建局組建燃氣安全“三件套”加裝(更新)工作專班,配齊配強骨干力量,健全組織調度機構。探索實行“統招分簽”采購模式,中心城區由市住建局統一組織招標采購,各區政府根據安裝量分別簽訂合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開辟綠色通道,在依法合規前提下最大程度降低了采購成本,提高采購效率。
采取“日排名、周通報”工作機制,每日將安裝情況直發各縣市區主要領導,對組織不力、進展緩慢的地區組織約談并通報,強力推動落實。同時組織專班每日開展抽查暗訪,會商研判12345熱線投訴,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落實,保障推動項目按期高質推進。


城區以209個社區筑堡工作隊為主干,13000余名下沉包聯社區黨員干部為主體,組建燃氣安全排查宣傳入戶隊2843支,集結宣傳隊員26000余人,“拉網式”進行燃氣安全“敲門行動”,實現城區居民用戶“全覆蓋”,利用自主研發的“小程序”開展戶內燃氣安全調查,掌握戶內燃氣安全實狀,為“三件套”安裝提供了詳實數據和關鍵“底座”。
組織中燃集團從全國抽調精兵強將1500人,協調十六化建支援200人,動員具備資質的熟練工人參與,全市安裝人員迅速從不足百人達到峰值3100多人,為宜昌市燃氣工程領域充實了“后備軍”。依托燃氣公司組織“教學+實操”培訓30余場次,按4∶1配備安檢員,同步開展工程驗收和戶內安檢。建立項目第三方巡查制度,委托專業監理開展工地巡查,有力保障了安裝質量。
以街道為單位成立攻堅指揮部,制定安裝“作戰圖”,逐個單元、挨個樓棟“掃尾清零”。針對到訪不遇和拒絕安裝等情況,充分發動社區和燃氣公司“雙網格”和物業公司力量,采用一對一溫情電話溝通、耐心細致講解、精準短信提醒等,第一時間公布安裝預約電話,廣泛發布預約“二維碼”,持續精準開展安裝工作。
充分利用中央補助資金,按照居民用戶承擔30元/戶,政府補貼約90%的方式,不僅明確居民對戶內燃氣設施管理維護的主體責任,也最大限度降低居民經濟負擔,有力促使項目快速推進。
建立燃氣企業網格、社區網格“雙巡”和隱患發現、處置“雙報告”機制,發動群眾深度參與,開展戶內及小區自檢自查,全市居民自發消除小區4000余條燃氣問題。西陵區糧苑小區居民、社區、企業三方共建,不到5天完成小區老舊立管、表具更換,100余戶居民加裝燃氣“三件套”,居民繳費更加便利,構建了又一個共建共享范例。業委會及熱心居民群眾還自發組建了“檢查組”、安排了“巡視員”,形成了共同參與、多方監督的良好氛圍。面向社會有獎征集重大燃氣隱患70余起,兌現獎金5000元,有力促進全民燃氣安全觀養成。在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驅動下,全市182.2公里老舊地下管網、920根立管、2萬余個表箱表具全部更換。依托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工作體系建設國家試點,布設了437個密閉空間燃氣濃度在線監測、200個重點場所遠傳燃氣報警器,城市燃氣綜合監測預警體系逐漸完善。
“三件套”安裝涉及面廣,情況復雜。宜昌暢通12345市民熱線訴求反映渠道,及時掌握分析群眾訴求,做到每日處置清零。協調主流媒體跟進宣傳,湖北日報、三峽電視臺、三峽日報先后開展“三件套”系列專題采訪報道,行風政風熱線連線聽眾在線解答困惑。主動發布燃氣安全“三件套”安裝政策答疑,公布監督電話,進小區安裝的同時設置宣傳咨詢臺,現場解答群眾咨詢,回應群眾關切,一大批小區居民自發贈旗致謝。
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是“國之大者”,燃氣安全更容不得半點馬虎和絲毫松懈。下一步,宜昌市將保持如履薄冰、半夜驚醒的政治自覺,扣緊壓實燃氣安全責任鏈條,督促餐飲等生產經營單位報警器安裝動態清零,盡快實現居民“三件套”安裝清零掃尾,加強燃氣入戶安檢,不斷消除安全隱患,堅決守牢燃氣安全“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