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慧
智能水表應用,不僅提高了計量的精準度,還能實現用水監測,具有重要意義。然而智能水表應用還存在部分問題,需加以完善和優化。現針對智能水表應用問題,采取實踐與總結分析的方法,展開具體的論述,提出解決的策略。本文首先概述了智能水表應用的背景,其次結合實踐分析智能水表應用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解決方案。
科技不斷創新和發展,涌現出很多智能化技術手段,例如NB-IOT、大數據、物聯網等,為城市智慧發展提供了支持。基于智能化手段,人們實現了水務管理的智慧化和智能化,提高了水服務的質量,并且提高了水管理的效益。通過優化水務管理基礎設施,例如替換智能水表,構建完善的水務管理系統,實現技術的應用價值,助力水務管理的優化升級。
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開始使用IC卡預付水表。使用此類水表,使得用戶預先繳費再供水。實際應用中解決了收費問題,同時也有效地克服設備接線問題。不過隨著長時間的使用,IC卡水表的缺陷也逐漸顯露出來,例如電球機閥能耗比較大。除此之外,IC卡還潛在被解密的風險,難以動態掌握具體運行的情況,給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目前已經處于淘汰的趨勢i。使用直讀式遠傳水表,可以在抄表瞬間供電,有效地擺脫了脈沖式遠程水表離開電源則無法運行的難題。從實際應用的角度來說,主要是利用水表自帶的功能模塊,實現對信號的采集和數據的處理以及存儲等,以此來滿足具體的需要。此類水表雖然解決了傳統的應用難題,例如布線,但是在運行維護方面也面臨著很多的挑戰。使用無線遠傳水表則是借助無線收發模塊,實現對數據信息的采集,再傳輸到采集器,有效地處理了架線的問題,與此同時避免了無線電資源與電池等的新問題。普遍來說,使用的水表主要以機械水表為主,流量傳感器沒變,而且水表計量性能也沒有得到提升。電子水表的出現采用了智能化技術手段,有效地解決了傳統機械水表存在的各類問題,并且適應水表的應用需求。從未來的發展角度來說,人們使用的智能化水表在水表計量方面會更加的精準,并且計量范圍更寬,能夠有效地改善小流量測量特性。除此之外,水表產品的可靠性會更強,壽命也會更長。通過產品的不斷升級和優化,促使水務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經過長期摸索,人們基本掌握了水務管理在應用端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水務基礎信息要素不足。目前,很多地區水檢測還依靠人員完成,監測精度和監測頻率不高。(2)資源共享服務水平需要提高。從各個單位情況分析,數據中心建設水平不高,未能實現數據存儲和處理以及多媒體等的集成化應用,使得水務管理水平不高。(3)智能化水平不高。生產運行數據和水質檢測等的自動化水平還有待提高,難以滿足水務管理的需求。在管理需求的背景下,恰逢人工智能和物聯網以及云計算等技術快速發展應用,促使智能水務系統出現,推動智慧水務的發展。智慧水務是圍繞水務系統,從生產和管理以及服務等環節入手,采用數采儀和無線網絡以及智能水表等,實現數據信息的有效采集和利用,進而實現智慧化管理。整個智慧水管理系統中智能水表起到關鍵作用,能夠為水使用監測提供支持,為相關管理工作提供依據和保障,創造更多的價值。
目前,我國各個城市都在積極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回顧十三五期間,全國范圍內推進三個批次總計277個智慧城市試點工作,獲得了不錯的成效。在智慧化城市建設和相關技術快速發展的推動下,智能水表的產量和市場需求不斷提升,不過占比比較低。根據《2019年—2025年中國智能水表行業市場運營模式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國內智能水表的滲透率為23%,預計到2020年達到40%~50%,不過相比智能電表(90%)和智能化燃氣滲透率(超過50%)還比較低。隨著智慧水務、老舊小區改造以及農改水等項目的推進,智能水表的滲透率將會不斷提高,能夠支持智慧水務的現代化發展。
基于智慧城市建設背景,智慧水務也保持快速發展狀態。隨著5G技術的商用,基于5G的高帶寬和低時延以及大連接優勢,結合發揮NB-IOT的特性,可為智慧水務的建設目標實現提供支持。面對智慧化技術的應用,對智能水表也有了新要求,主要內容如表1表示。未來,大數據的應用會更加廣泛,智能水表的應用計量數據的精度需要達到0.001立方米。若計量數據采集精度比較低,則很難發現供水管網的異常情況。與此同時,智能水表還要具備防盜水以及監控爆管的功能,也就是具有檢測逆流的功能。使用智能化水表,既要實現數據信息的有效采集和存儲,還要達到通信可靠性要求。水公務司方面對智能水表,有著兩個基本的要求,即計量數據采集的準確性可靠性,以及智能水表的綜合成本。從當前的智能水表產品分析,使用方對其數據采集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還存在一定的擔心。按照需求和要求,水表整個壽命周期都必須要保證計量精度,避免出現不可靠的問題。一方面,需要優選適宜的智能水表。另一方面,則要加大智能水表的研究力度,全面提高水表的智能化水平。

表1 智能水表的應用要求
各個城市正在積極推進智慧水務的建設,力求實現控制數字化、管理協同化、決策科學化,進一步提高水服務的質量,保障居民用水安全。以杭州智慧水務為例,推進工程管理系統和GIS系統以及生產調度平臺等的建設,為水務管理提供支持。從智慧水務系統應用角度分析,基于供排水一體化調度系統,能夠實現調度數據信息的快速準確調取。利用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作為支撐,實現生產數據和業務數據的有效融合。利用智能計量和漏損智慧管理系統,可有效減少漏損率。當前全市已經有超過15萬只遠傳小表,并且配置了2200余只遠傳大表,通過計漏系統可以遠程抄水表,同時還具有遠程抄表結算功能。當水表產生異常情況或者離線報警統計或者其他情況,相應數據可以通過可視化圖表呈現,同時能自動獲取相應數據,極大程度上縮短了巡檢維護周期。自從計漏系統投運以來,為遠傳水表管理以及降低漏損率等提供了有力支持。更換智能水表后,月均用水量得到顯著提升,可降低漏損率0.1%。從很多城市的現狀分析,尚未實現對智能水表的有效管理,還存在著不足與問題,需加以完善和優化。
為增加智能水表的滲透率,需積極推進智能水表改造工程,增加水表的配置數量。以某縣為例,2020年投資1.05億元,建設了1個縣級智慧供水平臺和12個鎮街管理平臺,并且完成14.6萬戶農村智能化水表改造任務。通過推進智能水表安裝工程,實現超過90%的居民用水線上繳費,做到了繳費不出門。與此同時,還采取分區建設,定期組織開展專業人員進行檢測,嚴格控制管網水漏損率。通過對區域內水系統的全面調查,掌握老舊小區待改造情況以及新建小區的“一戶一表”現狀,為管網優化和水表智能化升級提供有力的依據和支持,高質量推進各項工作,增加智能水表的滲透率。加大智能水表建設的投入力度,完善智慧水務的基礎,提高智能水表的利用率。將新型智能化水表,應用到人們的生活生產中,為使用者提供便捷的支持。在智能化水表的應用背景下,達到高效化運行的目的,防范問題的出現,全面提高水服務的質量。
目前,使用的智能水表性能水平不同,需要結合實際需求來選擇。例如,光纖直讀水表由光纖基表以及電子裝置組成,在結構和編碼以及光源等方面,運用了可靠性較強的技術,切實保障數據采集結果的準確性,且具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數據采集精度為0.001立方米,滿足大數據管理的需要。與此同時,還具有逆流檢測的功能,滿足大數據應用背景下對水管網系統監控的功能要求。在實際應用中需要結合應用需求,積極迎合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等的應用要求,選擇適宜的水表產品,滿足管理工作的需求。合理利用NB-IOT技術和GIS技術等,著力解決抄表難和管理難等問題,提高系統運行管理的效率,達到實時化監控水表的效果。將智能水表和其他基礎設施,利用物聯網和大數據以及通信技術等,實現集成化管理,滿足實時化監測水信息的目的,同時可實時化監測水表的情況,為智能水表故障定位提供支持,促使智慧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提升水務服務的質量。結合當前水表智慧化問題的具體情況,加大研發力度,著力破解水表使用的技術難題,促進智慧水務的發展,創造更多的效益與價值。
智慧水務背景下,采用大數據技術和GIS技術等,整合技術資源和力量,創新水務管理和水務服務模式,可全面提高管理的效益水平。未來,智能水表的滲透率會不斷提高,如何實現對千千萬萬水表的有效管理,成為智能水表應用管理思考的重點。例如,積極推廣計漏系統等,利用監測與預警等功能,實現對水表運行情況的有效監測,及時掌握智能水表的運行情況。基于物聯網系統,構建智能水表的應用管理系統,借助GIS功能,實現故障的及時監測與定位,為維護和檢修提供支持,切實提高智能水表運行管理效益。結合智能水表的布置特點,積極創新管理方式方法,保證水表管理的價值。通過轉變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降低管理的成本,提高管理的效率,促使智能水表的價值得以發揮,創造更多的價值。
實現智能水表的應用價值,加強智能水表的維護管理,具有重要的意義。根據配置的水表情況,編制完善的維護管理方案,高效化落實各項工作。首先,配置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定期進行數據信息采集,分析水量和故障狀態。如果發現存在異常情況,則要及時進行核實和處理,并且將情況告知給相關用戶,避免給用戶造成損失。對水表運行的故障問題,做好分類匯總和處理,積極和產品供應商以及設計部門等進行溝通,妥善解決各類問題,降低智能水表的故障率。其次,定期進行檢修。為了防范智能水表出現故障問題,需定期組織開展檢修和維護。根據編制的維修方案,組織專門的技術人員進行設備檢查和故障處理,保障智能水表的使用性能,防范各類隱患和風險的出現,實現精準控制和準確計量,為使用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綜上所述,智能水表的應用,作為智慧水務系統的重要節點,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需做好全面嚴格控制。從當前的情況分析,智能水表的應用還存在和滲透率不高、水表智慧化水平低等問題,需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提高智能水表的應用水平,從而為水務工作創造更多的效益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