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李士達《歲朝村慶圖》賞析"/>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白 羽

《歲朝村慶圖》局部
李士達,生卒年不詳,約活動于16世紀中期至17世紀初,號仰槐,一作仰懷,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明萬歷二年(1574年)進士,擅畫山水、人物。其所作題材豐富,一類是借作品表達對現實的不滿,描繪文人、士大夫逍遙自在的生活,如《松陰搔背》《松竹高士》《坐聽松風》《蕉陰獨酌》《西園雅集》;一類是佛道鬼神,如《寒林鐘馗》《羅漢卷》《仙山樓閣》;還有一類具有風俗畫的性質,如《三駝圖》《歲朝村慶圖》。
明代晚期,江南地區尤其是蘇州府,部分文人畫家結合生活趣味,創作出具有文人性質的“歲朝圖”,場景多設于隱居之村舍,描繪文人間觀畫、飲酒、圍爐座談等行為,代表畫家有周道行、劉原起、盛懋燁、李士達等。“歲朝”是古時對新年的一種稱呼,有關歲朝的民俗活動非常豐富,李士達的《歲朝村慶圖》就真實反映了晚明民間慶祝新年的種種活動。該圖作于明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畫中詳細描繪了吳中地區熱鬧的新春景象,與清代顧祿所著的《清嘉錄》一書有關吳中年俗的記載一一相符。
《歲朝村慶圖》是歲朝山水中的精到之作。此作以山水為背景,畫面繪有山石樹木、屋宇房舍、溪水板橋、坡石堤岸。諸多人物布置其間,姿勢各異,情態傳神,極具動感:庭院中童子帶著鼓和鈸,應是雜耍表演;門前士人帶著童子前來拜年,一位身掛竹籮的童子正予另一位點心;畫面左側屋內兩士人正在交談,其后有一童子,桌上放置一方形格盤,其中有彩色點染,應為元日享用的春盤;有趣的是,在左側后排的屋子中有一供桌,置有香爐和供瓶,其上則是鐘馗畫像,或是由于鐘馗有迎福、驅魅之效;右側水上房屋內,一士人與童子正在撥弄炭爐;岸邊屋檐下,一孩童正彎腰前傾點燃爆竹,身后的孩童則雙手捂耳觀看。畫家通過對人物動作的細膩刻畫,再現了孩童放爆竹時的情景與心理狀態。除以上人物之外,有的在林中穿梭,游覽水村盛景;有的聚在室內,展卷賞畫;有的正居高遠望;有的正捕捉家雞。整個畫面充滿歲朝繁忙、喜慶的升平景象,熱鬧非凡。
成書于嘉慶年間的《石渠寶笈》三編中記載,李士達《歲朝村慶圖》一軸,其上畫“水村山郭,松塢柳溪,歲晚雞豚,春初杯茗”。畫中人物比例相比水村建筑略大,體型圓渾,線條流暢,造型極富特色;長者頭戴幅巾,身著寬袍大袖的道服,頗有高逸之氣;所畫樹木略有變形,帶有一定的裝飾意味。在畫幅右上角僅有的空白處,作者自書款識曰:“戊午臘月寫于石湖,李士達。”下鈐“李士達印”“通甫”“石湖漁隱”三方白文印。另有清乾隆皇帝御題曰:“東郭遠西墅,山家接水村。春朝慶老幼,豐歲足雞豚,三代遺風在,一時深意存。治民無別術,饑飽俾寒溫。丙申歲朝明窗御題。”并鈐有乾隆、嘉慶和宣統時內府鑒藏印多方。
由此作可以看出,李士達實際上創造了一種比宮廷畫風更有活力、更貼近日常的歲朝山水圖。明代后期,蘇州一代繪畫普遍追求文雅之趣,然而李士達卻不追時習,敢于獨創。他曾提出:“山水有五美:蒼也,逸也,奇也,圓也,韻也;山水有五惡:懶也,板也,刻也,生也,癡也。”《歲朝村慶圖》正是他推崇“五美”繪畫理論的具體實踐,充分反映了他的繪畫追求。李士達身體力行,在創作實踐中創立了新面貌,這種敢于標新立異的精神,在當時吳門畫家中是不多見的。

《歲朝村慶圖》明·李士達 紙本設色 132.9cm×64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