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李青云 李巖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全面依法治國,將全面依法治國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從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來謀劃和推進。堅持依法治企,深化法治建設,是國有企業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落實全面依法治國戰略的具體體現,也是實現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面對當前形勢,如何深化職工普法宣傳教育,培養符合新時代要求的“知法、懂法、守法、護法”的新時代航天職工,是擺在法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本文從國有企業職工普法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出發進行分析,探索普法工作的新思路、新舉措,旨在以高質量職工普法教育為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不斷推進,對依法治理、依法經營、依法決策的要求越來越高,企業管理者需要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識,把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置于法律規定的范圍之內。同時還需要在全系統建立科學規范的決策機制和約束機制,構筑法律防護體系,以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當前,隨著企業發展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國有企業經營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法律風險。國有企業備受國家重視和社會關注,需要具有預先防范的法律意識,通過職工普法教育,幫助企業有效規避潛在的法律風險,以防止一些行為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和聲譽造成負面影響。
新形勢下,職工的思想意識、價值取向、道德觀念呈現多元、多樣、多變的特點。通過職工普法教育,可以使職工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都能樹立正確的法律觀念,從而實現促進企業發展和實現個人發展雙贏目標。
通過近些年的職工普法工作,國有企業干部職工的法治觀念得以普遍增強,法律意識明顯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也有一些問題不容忽視,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部分企業管理者從思想觀念上更加注重經濟效益,對職工普法教育的主動性不高,主要精力放在生產經營等硬件建設上,忽視了軟實力的提升。一些國有企業雖然成立了職工普法組織機構,也制定了年度職工普法計劃,但安排部署多、具體實踐少,很多普法具體實踐還停留在口頭。
職工普法教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每項工作既要分明職責,又要聯合協作。然而在實際普法工作中,一些國有企業的相關職能部門各自為戰,協調聯動能力不足,尚未形成齊心協力抓職工普法的工作格局。
一些國有企業的職工普法工作在形式上沒有新的突破,形式比較單一,通常都是發放普法讀本、布置展板、參與法律答題等方式,屬于單向教育方式,缺乏有效的互動和實踐的應用,內容及方式枯燥單調,不利于職工有效吸收。
部分企業普法工作人員缺乏法律知識背景,法律知識儲備和實踐經驗不足,在開展職工普法宣傳教育時難以做到深入淺出、形象生動。大多數企業普法人員不是專職,開展工作時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尚無法滿足基層普法工作需要。
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重點,把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各級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重點內容、黨校重點課程,加強學習教育,不斷強化領導干部對法治建設重要性的認識,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的能力水平。健全領導干部學法常態化、制度化機制,建立領導干部應知應會法律法規清單制度,分類、分級明確領導干部履職應當學習掌握的法律法規,充分發揮領導人員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帶頭示范作用,引領帶動廣大職工學法懂法守法。
完善普法責任清單,細化普法內容措施、標準和責任,逐步形成跟蹤提示、督促指導、評估反饋的管理模式。建立業務主管部門負總責,相關職能部門堅持“業務誰主管、普法誰負責”的普法責任制,加強與法務機構的協調,落實業務部門的普法責任,推動多層次、多領域、多角度的法治宣傳教育,形成職工普法工作強大合力,不斷鞏固協同聯動的“大普法”格局。
加強對重點領域法律法規的強化學習,突出崗位適用的強制性、禁止性法律法規等基本內容,推動法治教育從“粗放型”向“精準型”轉變。督促關鍵崗位人員強化法律意識、掌握法律知識,在投資經營中既自覺遵守法律、守住底線,又及時識別風險。加大法治培訓力度,有重點、分層次、持續性地開展法律法規、行業政策和規章制度宣貫培訓,圍繞經營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利用典型案件和實際問題對有效防范法律風險開展教育解讀。提高經營管理人員依法經營、依法管理能力,推動企業合規建設,防范法律風險,提升企業法治化水平。
創新普法形式和內容,建設融“報、網、微、屏”于一體的全媒體法治宣傳陣地,發揮好各類普法陣地作用,多元化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在職工中入腦入心、走深走實。不斷創新普法教育形式,充分運用互聯網傳播平臺實現無縫普法,加強新媒體新技術運用,夯實法治宣傳媒介基礎。推進“互聯網+法治宣傳”行動,更好地運用微信、微視等載體,推進新媒體普法平臺建設,探索建設航天新媒體普法集群和矩陣。
加強糾紛案件啟示和違法違規警示教育,增強普法教育效果。推動黨員領導干部旁聽庭審常態化,以案釋法,樹立紅線意識,走好全媒體時代普法教育群眾路線,讓企業職工不僅成為普法教育的受眾者,也能主動爭當普法宣傳的參與者。
結合“12·4”國家憲法日、“憲法宣傳周”等宣傳活動載體,營造“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法治文化氛圍,在充分利用傳統普法方式的基礎上,促進單項傳播向互動式、服務式、場景式傳播轉變,增強職工的參與感、體驗感,使普法教育更接地氣,更為職工喜聞樂見。
加強對各級普法主管部門工作人員的系統培訓,探索建立法治工作人員輪訓工作機制,加大對基層廠所普法工作的指導、支持力度,提升廠所工作水平。逐步建立法治工作人員準入機制,將具有法律職業資格或法學專業背景的人員吸納到普法隊伍中來,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法治人員隊伍。組織各級法務機構開展全戰線、全覆蓋的學習教育,不斷提升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過程管控、源頭防范、維護權益、創造價值的能力水平。
依法治企是治企之道、強企之基、興企之本、健企之策,是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動力。職工普法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我們要堅持從實際出發,以科學發展的角度,用全局全程的視野,去把握職工普法教育的每一個方面和層次,將依法治企融入到企業改革發展各項工作中,實現普法教育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轉變,推動普法教育向更高層次邁進,以法治建設引領和規范企業改革發展,以良好的法治環境為企業做強做優做大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