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約記者 吳焰

俯瞰安徽創新館。 張俊攝
用“銳”字代表2022年的安徽,“版權所有者”是安徽省省長王清憲。
2022年歲末,安徽省委舉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小組討論會上,筆者發言時問道:如果要用一個年度漢字概括安徽的2022年,哪個字最貼切?
下組參加討論的省長王清憲略作沉吟,答:“我會用‘銳’。”他解釋,“就是新銳的銳,銳氣的銳,銳意進取的銳”。
雖是即興的快問快答,但越品越深感,“銳”,實為精辟、精準也。
安徽的2022年,從年頭到年尾,農田、企業、社區、學校、醫院、軍營、科研院所……飛逝的時光里,我們看到的、感悟到的安徽,正是一個銳意進取、堅韌不拔、欣欣向榮的安徽。
這一年,碰到的困難比預想的多。疫情防控、俄烏沖突等重大因素成為國內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變量”。上半年,經濟重鎮上海因規模性疫情發生,不得已按下長達60余天的“暫停鍵”,不僅讓區域疫情形勢前所未有升級,更帶來產業鏈供應鏈的斷鏈失供。身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的成員省份,安徽深受影響。
這一年,取得的成績比預料的好。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科學決策下,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總要求,安徽省委省政府及時采取堅決有力的措施,各級干部和廣大群眾眾志成城,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科技創新成果豐碩,糧食總產再創新高,制造業增長速度亮眼,改革開放全面深化,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民生保障有力有效。2022年1-11月的一些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好于全國、位次前移。
銳,正是安徽戰勝各種困難的有力武器,安徽取得全年不俗成績的重要原因。
猶記得,虎年首個工作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即召開“全省改進作風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大會”。這場被簡稱為“一改兩為”的“新春第一會”,用省委書記鄭柵潔的話說,三個目的——宣示刀刃向內、自我革命的態度;樹立忠誠盡職、奮勇爭先的導向;提振創新創業、跨越趕超的信心。
那一天,江淮大地漫天飛雪。而7000萬安徽干部群眾,分明從銳志改革、銳意進取的沖鋒號令中,感受到了激情澎湃的干勁、瑞雪兆豐年的期待。
從省黨代會做出“總書記有號令,黨中央有部署,安徽見行動”決定,到省委省政府要求“把安徽發展放在全國發展大局中謀劃”;從不斷拉高標桿,對標滬蘇浙等先進地區,到季度點評會上地市部門的“紅綠”排行榜、專題研究會上全國“橫比”……一系列戰略目標、重點任務、干部要求,展現的是一個知責于心、擔責于身、銳意進取的安徽。
從強調“新官理舊賬”化解信訪積案,到省級領導多輪現場接訪群眾和企業;從要求“政府不能當老賴”,到合肥設立“辦不成事窗口”、蕪湖向“老不改”問題開炮……為“六不”干部畫像、向冷躲粗虛懶動刀,人們感受到的,是一個披堅執銳、勇向頑瘴痼疾開戰的安徽。
從重點新興產業實行省領導鏈長制、政府專班制推進,到工業互聯網平臺快速搭建應用;從創新大科學裝置“沿途下蛋”機制,到推動科大硅谷橫空出世、創建科大科技商學院……一系列新手法、新打法、新步法,向省內外展現了一個創新銳進、用創新推動“彎道超車”、實現“換道超車”的安徽。
如果說,2012-2022,安徽用十年時間,實現了從“總量居中、人均靠后”向“總量靠前、人均居中”,從“科教大省”向“科技創新策源地”,從“傳統農業大省”向“新興產業聚集地”,從“內陸腹地”向“改革開放新高地”的四大跨越發展,那么,剛剛過去的2022年,則讓今天的安徽,有了更富時代感、更有鮮明性、更具擔當力的氣質形象。
“敢于同先進比高低的志氣越來越足,敢于對頑疾動真格的骨氣越來越足,敢于同自己過不去的底氣越來越足。”在省委書記鄭柵潔看來,安徽干部身上這一年多來突出體現的“三個敢于”,是安徽現在與未來發展最為重要的精神氣質。
黨的十八大以來,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有力領導下,全省干部群眾共同努力,安徽站上新的臺階,駛入新的航程。黨的二十大召開,怎樣全面準確落實二十大精神要求,以更高標準對標習近平總書記對安徽的指示講話精神,檢驗著各級領導干部的執政水平。
始終拿出銳氣、銳勁,與先進比高低、向頑疾作斗爭、同自己過不去,是發展勇氣,也是執政智慧。誠然,與自己過去比,可能看到的是進步較大、名次前移;參照物變成了“強手”“快者”后,特別是與全國一流地區、與長三角發達地區橫向比后,一些工作就有了不小差距。
表面看,是參照的視角變了,實質上,反映的是執政的價值取向、發展的路徑指向和思維的開拓方向。
與先進比或許“不好看”,讓人“坐不住”,卻更能催生奮勇爭先的責任感、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清楚明白差在哪里、弱在何處,知道先進是什么、標兵在干啥,進而“知不足而后進,望遠山而力行”,擺脫“守攤”心理,摒棄畏難情緒,不斷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找到彎道超車、跨越發展的新路徑。
30年前,小平同志在南方講話時曾說過,“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子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點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業。”今天,中國的發展階段與30年前有了很大不同,但不變的是,依然需要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有那樣一股氣、一股子勁。正像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所說,“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
安徽的“銳”,安徽人的銳志、銳利、銳進、新銳,正是這樣一股子氣啊、勁啊的典型反映。
面向新的百年偉業,面向“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的藍圖,安徽還需要發揮“銳”的氣質,鉚足“向高而攀”的拼勁,迸發“向新而生”的闖勁,葆存“向難而行”的狠勁,保持“向遠而行”的韌勁,以斗爭精神迎接挑戰,以奮進拼搏開辟未來,用不斷的銳意進取,擁抱2023,擁抱更美好明天。
祝福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