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O記者 李琳
SVOLT

今年上半年,動力電池企業已經掀起一波上市熱潮,LG新能源、中創新航都先后完成了IPO。在全球前十動力電池企業中,蜂巢能源這個唯一未上市的公司在資本市場有了新動作。近日,蜂巢能源在科創板IPO項目獲得上交所受理,招股書顯示,蜂巢能源本次發行股數不超過約10.81億股,擬募集資金150億元,此次IPO標志著蜂巢能源開始正式進軍資本市場。
看似年輕的蜂巢能源,實際已有10年成長史。2012年,長城汽車組建了動力電池研發團隊,2018年,蜂巢能源脫離長城汽車開始獨立運營。四年時間,蜂巢能源完成了從國內十名開外的選手到全球前十動力電池企業的轉變。根據韓國鋰電池市場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統計,蜂巢能源2021年度及2022年1-6月份動力電池裝機量世界排名第十。
在國內動力電池市場,蜂巢能源也成為冉冉升起的新星。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0月份,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為224.2GWh,同比增長108.7%。其中蜂巢能源裝車量為5.05GWh,市場份額占比2.25%,在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中排名第七。
作為深耕動力電池產業長達10年的老玩家,蜂巢能源的產品結構豐富,對車企提供的解決方案較為靈活。招股書顯示,蜂巢能源的主要產品包括電芯、模組、電池包及儲能電池系統,并可根據客戶需求為其提供動力電池及儲能產品整體解決方案。換句話說,蜂巢能源既可以向車企提供完整電池包,也可以根據用戶需求,提供電芯、模組。
從客戶結構上看,蜂巢能源前五大客戶主營業務占比呈現出逐年遞減的趨勢。從2020年到2022年上半年,長城汽車及下屬公司業務占比分別為98.7%、86.4%、56.95%,這意味著蜂巢能源正在擴充長城汽車以外的客戶。2022年,合眾、零跑和吉利系主機廠的業務占比已增至24.27%。
截至目前,蜂巢能源形成了多層次的客戶體系,其中既包括傳統車企也包括造車新勢力品牌。長城汽車、吉利汽車、零跑汽車、東風汽車、嵐圖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光束汽車、賽力斯汽車、合眾新能源汽車、牛創新能源汽車等整車企業都出現在蜂巢能源的合作名單中。


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之間,蜂巢能源營業收入分別為9.29億元、17.36億元以及44.74億元,復合增長率達119.42%。在營收逐年增長的同時,蜂巢能源卻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從2019年到2022年上半年,蜂巢能源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26億元、-7.01億元、-11.54億元及-8.97億元。
增收不增利,主要源于蜂巢能源的擴產需求以及研發投入。企查查APP顯示,蜂巢能源自2020年以來獲得了六輪投資,已披露的累計融資金額超210億元。不過,要滿足產能需求和研發投入所用的資金,210億元還遠遠不夠。
伴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的不斷提升,動力電池市場也越發火熱。高工鋰電測算,2025年我國動力電池裝機量將會超過500GWh。從全球市場來看,未來海外的需求將會加速釋放,預計2025年全球需求將會達到約1500GWh,與2022年相比增長近200%,而2030年更是將達到3 000GWh。
電池制造商如何爭奪更多的市場份額?擴產成為必然選擇。以蜂巢能源為例,本次IPO募集的資金,蜂巢能源將投入到9個項目,其中包括常州、湖州、遂寧的鋰電池項目;無錫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三元高能量密度電池及系統開發項目。擴充產能需要大量資金支撐,這成為蜂巢能源登陸資本市場儲備資金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動力電池屬于技術密集型企業,需要不斷的資金投入來鞏固自身優勢。本次IPO資金,蜂巢能源將投入到三元高能量密度電池及系統和無鈷電池、“短刀”電池、新型電池的開發。
招股書顯示,蜂巢能源2021年研發費用達到7.24億元,同比增長90.43%,占營業收入的16.18%。據了解,蜂巢能源自主研發的無鈷正極材料技術、超高速疊片工藝技術、“蜂云平臺”監控系統等核心技術水平處于行業前列。
當前,動力電池技術變革朝著高能量密度方向演進,疊片技術+短刀電池成為蜂巢能源技術變革的成果之一。2021年10月,蜂巢能源第一款L600磷酸鐵鋰短刀電池在金壇工廠量產下線,這也是短刀電池和疊片技術首次搭檔。疊片工藝的加持讓短刀電池安全性更高、壽命更長。從第一代0.6s/片到第二代0.45s/片,蜂巢能源疊片技術在不斷完成進化。目前,疊片3.0已規劃在蜂巢能源量產線中,隨著新基地陸續投產,短刀電池產能將迅速釋放。
此外,蜂巢能源積極開展鈉電池、高比能鋰金屬電池、全固態鋰電池等新興技術的儲備性研發。蜂巢能源官方表示,2023年將推出第二代層狀無鈷材料電池,預計成本與磷酸鐵鋰接近,續航里程可達到800Km。
伴隨著研發的高投入,截至2022年9月30日,蜂巢能源共計擁有境內授權專利2 979項,其中發明專利468項。根據中汽中心全球汽車專利大數據平臺公開信息,2020年到2022年1-6月份,蜂巢能源動力電池專利公開量分別為586項、878項及568項,分別位列中國動力電池專利公開量創新主體排行榜單第一、第一及第二。
如果此次上市順利,蜂巢能源就可以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進一步強化自身創新能力,持續開拓客戶,全方位提高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