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全
(山東華邦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山東 濰坊 262500)
生態文明建設已上升為國家戰略,美麗宜居的城市既要有高水平發達的道路作為支撐,也要有綠色、美觀、宜人的園林綠化做襯托,因此二者是相互支持、互相作用的。園林綠化是市政道路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市容市貌的提升、城市氣候環境調節以及空氣質量改善方面功能顯著。
很多施工主體在市政道路園林總體施工時,考慮各個影響要素不全面,設計沒有較為科學、系統的謀劃,有較大的任意性,養護工作不夠細致,在前期的工程質量管理把關上不夠嚴格,施工程序不合理、進度推進較為散漫,很多的養護措施沒有落實,把養護簡單的看作是一個階段性的工作,覺得植物穩定生長后,就可以結束。然而因為在前期很多的綠植布局不具有協調性,也造成了很多的樹種容易引發病蟲害,食物鏈之間不存在有效的制約關系,這樣也會對現有的樹種造成較大的危害,需要在今后的園林綠化施工中進行充分的考量。
與普通的園林綠化施工相比,市政道路周邊綠化會牽扯到對地基地夯實處理和路面硬化,對于緊挨路面的園林施工區的土層土質會產生負面影響,諸如重金屬含量增多、鹽堿化、通透能力不足等,對植物的生長是極為不利的。而有些工程在施工時,會產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和廢棄物,如果施工作業不遵守環保要求,讓這些污染物任意的排放,會破壞園林綠植的外部生存環境,有些土壤被反復夯實重壓后,也很難再種植樹種了。
施工前期開展施工區域的勘測和調查,同時要根據不同的時節來確定相應的施工要求,明確施工條件,一般都選擇溫度相對適宜的春秋季施工。在綠植移栽前期要清理區域衛生環境,做到地面整齊無雜物。整個綠化施工需要有嚴謹、合規、科學的方案,以此推動施工作業有序展開。綠化植被的選定是一項綜合性工作,應當多方面考慮,既要有交通便利和智能化的需求,還要體現城市的美感需要,綜合有關園林、生態、農林、住建等多部門的意見,廣泛征求民眾建議,做到民主公開,實現道路使用價值與審美價值的相統一。
在園林施工期間,施工地區的人流量多,交通繁忙,因此施工作業要兼顧交通秩序的通暢和安全管理,一般在施工前期需要圈出施工區域,并用警戒線圍擋,之后需要設立明顯的警示標識,提醒車輛行人繞道前行。在安全防范上,要配齊相關的防護服裝、安全帽、反光帶,方便其他的車輛識別,并且做好防范措施。在施工隊伍作業中,也要加強相關管理,包括了培訓、考核、監督、獎懲等措施,讓施工作業人員能夠嚴格遵循相關規章制度要求,在質量標準下進行施工作業。做好路面的日常清理,比如雜物清掃、道路修補等,讓交通功能得以正常的實現。
該環節是整個園林綠化施工的核心所在,因為綠化施工季節在春秋,那么該時段的樹種就要合理地選定,一般落葉樹種的栽植,通常是在秋天或者是落葉前栽植。而春季氣溫漸漸回暖,所以優先考慮在這一時期栽植耐寒性不高的樹種。植被的綠化環節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方式,比如根植施工中,一般分為了根苗栽植和土球栽植。根苗的流程大致上是把幼苗放到土坑之中,先填充一半,之后將樹苗提出,并令其和地面持平,略低也可,之后再填滿,構成復合層。后一種方式的栽植,一般是先把其放到土坑中,而后使用少量的土去覆蓋苗木,確保樹干的垂直落下,一旦樹苗發生傾斜彎曲現象,需要及時進行調整,以此來保證樹苗沿著地面垂直方向生長。前期工作收尾后,可以再將土層填滿30 cm。
日常養護應當圍繞人員能力提升、養護技術運用創新、設備使用維護更新、要素保障投入等方面展開。養護設備方面,第一做好人員的培訓,為技術人員開展植物生長規律、植物特點、養護技巧、栽植注意事項、栽植過程等相關知識講授,確保他們能夠根據植物類型的生長特點和營養需求以及光照方向來合理確定綠植的布局,熟練地掌握枝葉的修剪技術。減少枯枝落葉對植物健康成長造成影響。第二要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多使用環保有效的病蟲害防治藥品,減少化學污染,讓植物綠色健康生長。第三要做好對草地和花卉的保護,此類植物較為嬌嫩,運用一植一策的原則,細致到位開展養護。
園林植被大多是地被類植物,因為植物的生長特性各不相同,因此在實際的栽植中,需要結合環境因素、肥料質量、植物種類等進行科學地配置和搭配,在混合栽植方法的運用上注重差異化選擇,如果是上層的地被植物,那么針對每個植被的方位、方向都要合理的配置,尤其在灌溉時需要保證水量和施肥量都能夠延伸至每個植被周邊,潤澤均勻。在此基礎上去提升植物栽植的美觀度,觀賞性好的植物是優先選擇的對象。養護的技術等級上要不低于一級標準,割草次數每年不少于10次,地基施肥不低于1次。在春秋的養護作業,可以以此標準為指導,結合實際情況來調整植被的位置和數量,促進綠化帶的觀賞性和種類的豐富性不斷提升,如圖1。

圖1 道路植物施肥
土壤灌溉需要掌握一定的程度,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吸收,也要防止內澇現象出現。因此除了在澆水的量度和頻次上控制之外,還要做好相應的疏水排水工作。要加強對土壤的水、無機鹽、礦物質等營養元素的密切關注,定期檢測,合理管控,讓其保持在合理范圍內,并且推動土壤的排水工程建設,保證積水能夠按時足量的排出。在排水期間應當對植物的成長情況做不間斷地觀察,一旦生長出現非正常情況,要第一時間采取相關應對措施。比如突發暴雨天氣,那么應當組織人員去開挖明渠,加快排水速度,防止植物遭受內澇災害,如圖2。

圖2 園林疏水板
施工單位需要聚焦土壤層面的質量,全方位通過土質檢測,優選改進土壤改良方法,更好地提升土壤的肥力,促進植被獲得更加充足的養分。此外,施工單位栽植植被時要結合地區特點,分析土壤的元素含量比例,比如Ec和pH值等生化指標特點來針對性地選擇植物。對照植物生長的環境要求開展土壤的改良工作。一般正常土壤為弱堿性,即pH值在8.3左右,而EC通常控制在0.12至0.5個單位,當有機物的含量保持一千克土壤為10克時,土壤質地相對較好。倘若數值低于該標準,就需要開展改良作業了。
要實現高質量的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與養護作業是必不可少的,無論是前期的準備勘測還是之后的樹種選定栽植、日常的管理養護,都需要結合城市道路的特點和本身的定位做全面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