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炫
中國已經建成全世界規模最大的高速鐵路網,世界上超過三分之二的高鐵線路都在中國。
大多數中國人第一次知道高鐵,是在1978 年,中國代表團訪問日本,乘坐了“東海道新干線”。這是世界第一條高鐵,平均運行時速高達210 公里。當時,中國能夠正常使用的鐵路大約5 萬公里,主要跑的是蒸汽火車,實際運行平均時速只有40 多公里。
1978 年到今天,四十多年時間,中國是如何從“車尾”跑到世界“火車頭”的位置?讓我們從《中國軌道》和《大國速度:中國高鐵崛起之路》兩本書,來看中國高鐵逆襲之路。
鐵路的技術,關鍵在于火車。大體上來講,中國火車發展經歷了四個時代:燒煤當動力的蒸汽機車、燒柴油當動力的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和更先進的動車組。
新中國成立時,全國有4000 多臺蒸汽機車,這些機車來自全球八個國家的30 多家工廠,具體型號近200 種。鐵路人先將這些蒸汽機車修理好,一方面滿足當時的使用需求,另一方面在修理中積累技術。1952 年,新中國仿制的第一臺蒸汽機車下線。1956 年,中國第一臺自行設計的蒸汽機車下線,此時我們落后于世界一百多年。
中國鐵路要追求更快的速度,就要從蒸汽機車邁向內燃機車與電力機車。1958 年,有鐵路車輛廠仿照蘇聯的款式,生產出了內燃機車,而機車最關鍵的柴油發動機,是從蘇聯進口的廢舊潛艇上拆下來的。此時我們落后于世界將近四十年。
在電力機車方面,我們幾乎是和世界同步的。20 世紀60 年代,中國自己研制的電力機車就下線了。但是,電力機車投入使用需要對線路進行電氣化改造。直到20 世紀70 年代,中國的電氣化鐵路網絡才初步建成,約1000 公里;到了20 世紀80 年代,中國的電氣化鐵路將近6000 公里;一直到1996 年,中國的電氣化鐵路才突破1 萬公里。電氣化改造給中國鐵路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直到今天依然有電力機車在承擔客運。
2007 年,“和諧號”動車組閃亮登場,中國火車發展進入第四個時代——中國高鐵時代。
中國高鐵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高鐵技術的自行摸索階段、國外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階段、中國高鐵技術全面自主創新的反超階段。
1978 年,中國代表團在日本乘坐新干線后,中國鐵路人奮發圖強追求更快的速度。尤其是1995 年到2005 年,十年間,中國陸續研發了二十多種高速火車。無奈,這些新型火車的穩定性不高,難以投入實際使用。由此,有了對國外先進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
高鐵的兩個關鍵點,路和車。鐵路人在研發車,鐵道部在“研發”路:對中國龐大的舊有鐵路網進行提速改造,為高鐵時代的到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1997 年到2004 年,中國鐵路進行了五次“大提速”。T 字頭的特快列車、Z 字頭的直達列車,都是在這五次大提速中出現的。經過這五次提速,京滬等路段最高運營時速能夠達到200 公里,符合國際鐵路聯盟對高速鐵路的定義。
2007 年,中國鐵路又進行了第六次“大提速”。它與前面的提速有本質上的區別,“和諧號”,中國第一代高速動車組開始在中華大地穿行。
說回對國外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2004 年,中國鐵路技術引進的總原則得到了明確——“引進先進技術,聯合設計生產,打造中國品牌”。為了使戰略落實到位,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當戰略買家,為一個行業或群體采購,引進了川崎重工、阿爾斯通、龐巴迪等,與中國南車、中國北車等合作。
第一個階段,在國外工廠生產,國內企業派員工到外方接受培訓,參與列車的設計改進組裝,然后原裝進口。如果說采購是“引進先進技術”,那么,第一個階段就是“聯合設計生產”的開始。
第二個階段,散件從國外進口,由培訓回來的員工在中國完成組裝,國外企業技術專家在旁邊進行指導。
第三個階段,用國內生產的零部件,替換進口零部件。

這就是中國高速動車組完整國產化過程,也就是對國外動車組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階段。
中國高鐵要立于世界之林,就得“打造中國品牌”,實現自主化。
到目前為止,中國高鐵一共有三代動車組,第一代也就是上文介紹的完成了高鐵生產的國產化,第二代是完成了高鐵設計的自主化,第三代實現了高鐵的中國標準。
2008 年,原鐵道部與科技部達成合作,研發時速350 公里以上的中國高速列車,建立和完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中國高速列車體系。科技部啟動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中國高速列車關鍵技術研究及裝備研制”重大項目。最終成果,是以長征火箭為原型的CRH380A 型動車組的頭型。命名為380,是因為這批車最高運營時速為每小時380公里。
2015 年,中國高鐵第三代動車組登場了。“復興號”就是第三代動車組。第一列“復興號”,2017 年6 月26日在京滬高鐵兩端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橋站雙向首發。
第三代動車組,實現了正向研發。先考慮有什么樣的需求,如列車時速要達到什么水平、要能夠適應什么樣的運營線路、在維修方面能夠滿足什么樣的需求、在旅客界面上要達到什么樣的效果等等,然后根據需求設計一套技術方案,再通過對方案的細化分解,研發一種全新的高速動車組型號。
如今,中國高鐵已經出口了。中國人并沒有就此止步,依然在追求著更新的技術、更高的速度。
中國高鐵從無到有、再到自主創新、高速發展,最后成為高鐵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