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持平
(衢州市消防救援支隊,浙江 衢州 324000)
社會經濟飛速發展背景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建筑物的數量也在與日俱增。人們受到外界經濟的影響,居住意識也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逐漸追求居住的舒適性以及安全性。但當前民用建筑因為受到一些設計理念的影響,朝著集中化的趨勢發展,人員密集度較高,一旦發生火災,很容易引起重大傷亡事故。因此相關人員需要認識到問題根源,采用最新的防火技術標準進行設計,為居民的安全保駕護航。
我國由于人口數量眾多,所以建筑人員在設計民用建筑時,基本是以建設結構為主,盡可能容納較多的人口,滿足人們的日常需求。像現在民用建筑在使用期間,基本是當作人員的辦公場所、居住場所等,整體呈現出人員集中的特點,很容易提高火災的發生幾率,無論是人員的不當操作行為,還是防火安全意識不足等,都會成為引發民用建筑火災發生的因素。同時部分民用建筑中承擔的功能比較多,內部環境與建設結構存在著一定的復雜性,很多設備安裝不規范,尤其是在高層建筑中,這些設備出現安全隱患的幾率很大,所以民用建筑在使用期間的火災隱患不容忽視。
民用建筑中發生火災時,底層建筑還容易做好疏散工作,但是現在城市中的民用建筑在設計過程中多是高樓層。為了滿足人們的使用功能,設計人員在設計期間,會設計出較多的功能,例如比較常見的主要有逃生通道、電梯、天然氣設備以及電線等。而且在高層建筑設計期間,還需要引進一些保溫材料,這些材料通常具有一定的可燃性,很容易在發生火災時,給火勢提供便利的環境條件,會造成火勢快速蔓延,導致高層居住人員無法及時逃生,給人們帶來較大的危險。
隨著社會和建筑工藝的不斷發展,為滿足不同群體的使用功能需要,高層民用建筑,甚至超高層民用建筑不斷出現,這就給火災撲救和救援逃生帶來了挑戰和壓力。例如面對高層救援時,救援隊伍通常是利用云梯的方式進行施救,但由于現在民用建筑的高度過高,很多救援隊伍配備的云梯車無法滿足救援需求。在火災撲救時,一般是選擇高壓水槍的方式進行滅火,在高層建筑救火時,水槍受到壓力的限制,難以做到全覆蓋噴射,給火災撲救工作帶來了不少阻力。另外,由于日常管理和群眾消防安全意識不足等原因,違規安裝戶外大型廣告牌、封堵救援窗等情形也在無形之中給救援工作增加了不少難度。
此外,從現在民用建筑的分布方式來看,周圍往往具有較多的公共建筑,并且居民私家車違規停放、占道經營等,給消防人員在開展救火作業時帶來了很多不利。雖然多數民用建筑在建設期間,會設計比較多的消防裝置,比較常見的有自動報警裝置、消防栓、滅火器等,但是在實際應用期間,由于缺少專業人士進行保管,這些消防裝置難以發揮出原有的作用。多數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沒有接觸過專業的消防訓練,不會應用消防設施,很容易錯失最佳的救火時機。
民用建筑在使用期間,人員數量比較多,基本是呈現出高度集中的狀態。尤其是在當前的設計方式下,多數開發商為了民用建筑可以容納較多的人員,經常在有限的面積內,設計較多人員居住數量。這些因素的出現,如果發生火災,很難對建筑內人員進行有效疏散。高層建筑物的結構十分復雜,火災發生時,無法給人員提供較多的逃生時間,加之面對濃煙和火焰等因素的影響,建筑內人員在短時間內會出現恐慌,這對疏散作業的進行帶來了很多困難。假如在疏散過程中,出現操作不當的情況,會給人們的生命安全帶來較大的威脅。這些是民用建筑出現火災時的特點,相關人員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展開分析,制定出科學的消防設計方案。
當前開發商在建設民用建筑時,受到市場環境的影響,基本是選擇用最小的資本投入,獲取最高的利益,導致部分民用建筑使用的材料,在安全性能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很多材料不符合當前的建筑建設標準。結合部分民用建筑的材料測試情況,可以發現這些材料不具備較強的防火性能,很多材料在測試中非但無法做到有效阻隔火勢,反而會起到助燃劑的作用。這種現象的出現,導致人員在遇到火災情況時,容易面臨較多的危險。
民用建筑在建設期間,基本是被賦予了商品的屬性,這對開發商來講,在銷售民用建筑用房時,始終是按照商品的性質處理,如何獲得最大的利益,是相關人員考慮的關鍵問題。想要實現這種盈利目標,很多民用建筑開發商在營銷階段,會給顧客提供相應的居住體驗,用來提高自身商品的接受度,從而激發用戶的購買需求。一般開發商會提前在房內安裝電氣,進行綜合檢修。雖然這種設計方式可以給消費者更多的體驗,但在實際安裝期間,為了節省投入資金,在設計電氣結構時,這些設計方式存在不符合用電安全的情況。在長期使用后,這些電氣結構很容易出現漏電或者線路老化等現象。這些是民用建筑設計中容易出現問題的因素,而且在排煙與防火區域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相關人員可以針對其中的問題展開分析,這樣才能保證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民用建筑設計中想要保證建筑技術防火標準化,需要工作人員轉變當前的設計理念,針對其中的技術標準展開分析。在這個環節,可以參照最新的防火技術標準,在此基礎上制定出合適的建設方案,這樣才能保證后續防火設計活動的有效開展,多角度減少火災發生的幾率。想要實現這種設計目標,需要對當前的建設模式進行分析,在施工之前,可以讓相關人員按照施工的方式,對施工環境綜合分析,提前制定好相應的防火等級標準。在設計中,可以針對小區的不同設計方式,對防火區域進行科學規劃,可以結合當前民用建筑中的平面設計進行整理和分析。針對不同的區域,充分考慮后續防火工作、滅火救援工作需要,制定出不同的消防設計方案。
在設計空間平面布局時,要結合民用建筑的使用功能與人口容納數量,進行參數統計。這種設計方式,可以彌補之前設計中存在的不足,保證空間布局的合理性。在空間布局活動中,需要對當前的功能區域進行明確,全面堅持使用與疏散之間的科學關系,實現科學布局。如在設計中,可以將疏散通道的距離進行劃分,保證安全通道距離每家用戶都處于科學范圍之內。設計工作開展之前,相關人員也需要對當前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展開分析,根據不同的情況設計不同的距離參數。以部分區域為例,如果要設計自動滅火系統,可以在空間距離方面,適當延伸到預計距離的1.25倍,如圖1。

圖1 建筑空間的消防平面圖
民用建筑在消防設計方面,之所以無法做到標準化,是因為當前的民用建筑結構比較復雜,內部的設計方式需要人員具有專業的素養。首先民用建筑在設計期間,要對小區的整體布置進行優化,根據小區的坐落位置,設計出相應的消防安全通道,保證該通道能夠順利讓消防車通行。在消防通道設計期間,可以安裝不同的消防隔離門,方便居民在遇到火災情況時,可以做到安全逃離。通道門一般不上鎖,保證隔離門之間的有效暢通如圖2。在每層民用建筑中,要時刻注意水系統的設計,可以讓消防員在使用期間,能夠及時利用水源進行滅火操作,防止火災擴大造成嚴重的損失。一般對高層民用建筑而言,日常除了要準備相應的滅火裝備外,還需準備相應的消防水槍等。

圖2 消防建筑通道
綜上所述,相關人員在設計階段,需要對不同的消防需求做出正確評估,從而制定出合理的消防配置。在設計消防通道時,需要注意設計科學的防火區域。通過民用建筑的設計實驗來看,在建筑中設計出不同的防火區域,一方面可以減少火勢的蔓延速度,另外一方面還可以減少有毒煙氣對人們造成的不利影響。此外,合適的防火區域還可以給人員在疏散中提供較多的便利,所以相關人員在設計期間,要認識到這些因素的出現,制定出合理的消防通道。在設計防火區域時,還可以對當前的民用建筑布局與整體性能展開分析,盡可能減少工程性能帶來的不利影響,這樣才能吸引開發商加強必要資金的投入。在防火區域設計期間,設計人員要認識到防火墻的設計價值,這也是設計中需要嚴格注意的內容,在實際設計中可以按照人口的分布情況,盡量避免設計洞口或者門窗。
在當前民用建筑中,想要做到防火技術標準化,工作人員在設計期間,要對當前的建筑材料展開分析。按照上述提到過的安全隱患,可以發現裝修材料安全質量不達標,是引起火災出現的重要因素。現在開發商為了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在建設民用建筑時,會使用較多的建筑材料。這些材料無論是可燃性還是材料的性質都具有較大的不同性,這就會導致火災發生時,不同規格的建筑材料,對火勢起到不同的作用,這對救援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很多阻礙。所以在設計期間,要認識到不同材料之間的防火性能,調查這些材料的使用參數。
此外,在材料選擇上,盡可能使用一些綠色無污染材料。這樣在面對火災時,可以減少空氣中出現的有毒氣體,減少對逃生人員的不利影響。想要實現這種效果,需要工作人員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保持高度的責任意識與職業道德。同時在民用建筑建設工程中,工作人員也需要做好防火隔離帶的設計,這樣能夠緩解火勢,給人們留出足夠的逃生時間。要根據建筑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材料,通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實現防火技術標準化應用,滿足人們的基本居住需求。
從分析中可以看到,民用建筑中的人口數量眾多,而且人口十分密集,所以想要減少火災出現的幾率,需要針對設計、建設及使用環節轉變工作理念,緊盯人員疏散中存在的困難進行分析,制定出合適的消防方案。此外,在設計中,要做到多角度考慮,采取不同的方式,實現建筑防火技術標準化。只有通過這些方式,才能保證民眾的安全,給民眾營造出一種安全的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