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慧
(甘肅省景泰川電力提灌水資源利用中心,甘肅 景泰 730400)
科學的水利建設能夠增加農業澆灌面積,降低農業生產成本,使農業生產的效率大幅度提高。因為我國水資源有限,必須要完善農業水利工程建設,才能夠合理保護水資源,且應不斷推出新政策,大力推動水利建設發展,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實現農業水利新經濟的效益發展。
我國屬于農業大國,提升農業生產率對我國社會的發展很關鍵,有效提升農業對水資源的利用,才能利于農業高效生產,而完善水利工程建設屬于農業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可以有效進行防洪、排澇,有助于農業灌溉,促進農糧增收,保證我國糧食供應鏈的平衡,使農民的收入穩定,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在農業發展現代化的今天,農業水利建設逐步向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邁進,產生了參與主體的普遍化、投資主體多元化、管理形式有效化、生產技術的先進化等特質。
在現代農業建設的迅速發展中,農業水利建設不僅是針對一方面改造,包含的內容也逐漸發生改變,覆蓋面逐漸廣泛,擴展到了城市供水、污水處理、綠地灌溉、防洪以及噴泉設計,還涉及到跨流域調水。為了提高農業生產和滿足農業發展的需求,農業水利建設工程的主要作用是通過修建、改造調整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來改善當地農田的水情水況,促進農業的高生產、高收成。
由古憶今,興建農業水利是我國長久以來的發展目標,興水利、除弊端、提生產是經濟建設發展的基礎。科學的水利工程建設不但能改善農業的生產環境,還能夠提高農業的產值以及質量。只有不斷對農業水利建設進行發展創新,才能沖破傳統化的農業生產短板,從而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益。因我國不同地區的自然氣候大不相同,一些氣候較炎熱的亞熱帶地區受自然因素影響,不利于農作物生長,面對各地的氣候差異,針對干旱或洪澇等自然災害,改善農業水利建設的功能乃是重中之重,推進灌區水利建設如圖1,改善農業依靠氣候生產的水利建設任務迫在眉睫。因此,為提高農民的收成和農民自身的生產利益,建設符合當前社會經濟的農業水利建設體系,才能推進農業水利建設事業的發展,實現糧食穩定增收。

圖1 灌區水利建設
農業生產質量有保障才能推動農村經濟發展。而科學的水利建設能夠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增加農業澆灌面積,農作物在科學的水利建設下能夠有效增強對災害的抵抗能力,提高農業生產質量,促進經濟發展和保持農業長期的經濟穩定收益。農業水利建設如圖2所示。

圖2 農業水利建設
我國雖然對農業水利工程有著高度的重視,但從實際的落實情況來看效果并不理想,建設水利工程雖然早期已經開展,但農業水利工程建設多數是由國家出資進行建造,少數由當地政府和當地村民募集資金共同建設。無論以哪種方式獲取資金,水利工程建設質量是與投入資金多少成正比的。對于村民自行籌款修建的農業水利工程,很多客觀因素阻礙施工,因為沒有專業知識的儲備和技術水平導致施工不到位,畢竟籌集的資金有限,水利建設的材料也會影響建設質量。還有就是村民對農業水利建設的作用和建設理念認識不足,影響水利建設進度,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
當下,一些農業水利建設管理方法落后,起到的作用比較單一,由于水利設施水平較低,基礎設備年久失修,沒有配備防洪灌溉等新興設備,導致在出現堤壩滲透時排水能力差,灌溉效率低下,灌溉泵站動力不足,無法起到多元化的工作方式,不僅資本消耗高、工作效率低、耗能高,無法對現代化農業生產提供需求,無法與農業機械化生產進行匹配。其次,由于進行水利建設的相關人員大多為鄉鎮人員,對一些先進的機械設備無法熟練進行操作,且無法科學運用灌水以及排水方法,無法發揮農業水利設施的最大功能。
農業水利建設屬于農業發展中的關鍵內容,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若想農業水利發揮最大的價值,必須要依據嚴格的管理制度進行農業水利建設。首先,政府部門要按照相關政策,基于當地實際情況和需求,嚴格進行評估檢查,符合要求才能允許開展相關農業水利建設活動。其次,在實施公益水利建設時,政府要在相關法律法規標準下制定相關管理制度,落實到每個環節的工作人員頭上,實行獎懲制度,有效減少資金的浪費,對積極投入到農業建設水利工程的工作人員進行獎勵,對建設中懶散、不負責任的工作人員進行懲罰,以激發工作人員的斗志,這樣不僅能順利建設農業水利工程還能提高建設效率。另外,在農業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舉辦交流會,對水利建設的一些重點難點進行討論,研究有效的方法,還可以對工作中優秀的事例和高效的實施方法及技術進行分享,總結并學習優秀經驗,掌握建設發展規律,剔除對建設發展的阻礙因素,促進農業水利建設的運行,為農業生產良好發展奠定基礎。
在農業水利建設日常運作時,也要定期對其進行維護,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設基金合理保管使用非常重要,并且在工程竣工時要保證有足夠基金定期進行維修,保證農業水利工程給農民帶來長期收益,水利工程建設離不開資金支持,保證資金在水利建設的各個環節合理使用,政府要注重水利工程的建設,各環節合理分配施工人員,確保充足的資金提供渠道同時讓專業的資金規劃人員對資金進行專項管理,保證資金在建設項目上合理運用。國家對農業水利建設的資金幫助是有限的,政府也可以召集農民和企業投身于水利建設中,適當給農民提供優惠政策,對企業可以降低企業稅收來調動積極性。后期水利工程的修繕中保證農民的參與性和主導性。實現現代化建設水利工程的實施宗旨。
農業水利工程的品質由多種因素構成,資金是首要因素,資金的供應是否充足直接關系著工程的實施進度及質量,所以,在實施水利工程之前要確保資金充盈,無論以哪種形式進行籌建都要做好資金準備,利用合法渠道吸引其投入到農業水利工程建設中,重要的是要對承包水利工程的承包商進行嚴格的篩選,可以采取投標的方式進行選擇,選擇資質較強且具有建設實力的公司承包工程,確保工程具有完善的工程設計,提高水利工程質量。對工程的監管工作也要實施到位,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規則,監督好各環節的施工是否有紕漏,給予高度的重視和管理才能保障工程順利實施。
在開展農業水利建設的過程中,應當對周邊環境有充分的了解,對農業水利工程的建設規模及建設內容進行合理規劃,以此來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首先要確保農業水利工程中灌溉系統的穩定運行,加強周邊的配套設施,以此來為灌溉系統的穩定運行提供支持。在對系統進行建設的過程中,為了提高灌溉體系水資源的利用率,需要科學的規劃并布置取水點與灌溉范圍,保證相關的農田灌溉需求能夠得到滿足。在開展農田灌溉工作以前,要制定并研究合理的設計方法,由農業種植人員來合理開展各方面的活動,針對所設計的灌溉方式進行相應的宣傳與指導,以保證灌溉工作能夠在具體的實踐中滿足有關的設計要求,實現更好的灌溉效果。農業正職人員需要統籌全局,不但要合理搭配并使用配套設施,還需要做好相應的維護與利用,針對配套設施及科學方法進行融合,從而使灌溉的效果能夠得到提高。
部分地區的水利工程不夠完善導致在農業用水時水資源大量浪費,所以,要對農民進行水利工程節水灌溉的宣導,并教導農民進行排水灌溉技術的應用,減少水資源的浪費,促進農業生態環境的發展。首先,對農作物可以采取管道噴灌的方法,既能對農作物實施全面灌溉還能有效利用水資源,不但管理便捷而且節約資金;相關部門定期深入農村走訪,視察農村農業建設情況,多對水資源利用進行座談宣傳,張貼標語讓農民有節約水資源的意識;管理人員對促進水資源的多種方法進行利用,有效提升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推廣水利工程灌溉技術,促進農作物的產量提高,助力現代化農業發展如下圖3所示。

圖3 水利灌溉技術
隨著農業體系改革措施,農業水利建設市場人才緊缺,為緩解這一現象,首先要做的是,通過短時間對水利工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及業務指導,提高水利人員的管理水平和提高技術水平,提高水利就業門檻,提升福利待遇,吸引專業能力強、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創建一個具有技術和管理的專業團隊,在水利建設中,明確工作人員的管理,落實每人責任,做到有章法、有責任、有檢驗、有依據。同時,對農村水利創建產權明晰化,做好水利建設的申報審批環節,進行嚴格資質監管,施工準入證等監管制度,確保農業良好發展。最后,激勵水利工作人員對農田水利建設管理進行創新,利用大數據信息和媒體推廣水利建設,對緊急情況有變能力,提升設備維修保養工作,吸收先進的設計理念和技術運用到水利建設中,跟上現代化農業的發展腳步。
農業水利建設的發展和提高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推敲和規劃,在不斷地實施建設中汲取經驗,從而達到符合現代化經濟的農業水利建設目標。只有對管理、資金、人才技術進行提高,才能在實際的水利建設中實現有規劃、有人力、有資金的有效發展。使水利工程建設做到符合現代社會的要求,達到建設目的,實現農業生產技術發展雙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