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濤
(山東華邦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山東 濰坊 262500)
濰坊市益都中心醫院新院區一期門診醫技綜合樓工程位于青州市新城區,北臨將軍山東路,東臨仙客來路,西側、南側為規劃道路。工程總建筑面積82 188 m2。該工程建設中所用混凝土材料全部為廠家生產的商品混凝土,由于工程混凝土使用量較大,故選用兩個攪拌站按照試驗得到的同一種配比進行混凝土生產和運輸。技術人員按照工程施工圖對混凝土用量進行精確地計算,并且根據進度計劃完成每日最大混凝土澆筑量的額計算,確保混凝土供應充足,能夠連續完成混凝土澆筑作業。
該工程中為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和坍落度損失考慮摻加粉煤灰,按照38%~40%的范圍控制砂率,確保泵送效果,同時通過抗滲試驗、強度試驗明確材料是否能夠滿足工程施工標準。
2.2.1 筏板混凝土澆筑
第一,按照設計要求使用混凝土泵送底板部分。
第二,采用鋼管架設支架,確保混凝土泵送管道穩定,注意支架避免接觸鋼筋網片,在泵管側邊架設跳板為行走提供便捷。
第三,堅持連續澆筑,按照每次高度不超過500 mm的標準控制澆筑高度,同時還要考慮鋼筋密度、結構特點等因素。
2.2.2 梁板柱混凝土澆筑
第一,采用同標號混凝土墊塊作為梁板鋼筋保護層厚度控制設施,采用塑料墊塊或者和柱標號相同的混凝土墊塊控制框架柱的鋼筋保護層厚度,采用混凝土撐棍作為混凝土墻體保護層厚度。沿著次梁方向進行梁板混凝土的澆筑,按照次梁跨中間1/3范圍內的位置留設施工縫,施工縫表面垂直于梁軸線或者板面。對于使用不同等級混凝土的柱、梁部分,在澆筑之前需要先進行柱混凝土澆筑,然后再進行梁、板混凝土的澆筑。
第二,養護。采用灑水或者噴水的方式保證混凝土表面濕度,在氣溫較低時加蓋草墊、塑料布等達到保溫效果。
第三,制作混凝土試塊。按照每100 m3一組的方式制作試塊,并且按照進行標準養護。每個梁板澆筑臺班的試塊可以多留設兩組,在養護14天后通過抗壓試驗確定是否可以將梁、板的模板拆除。用振動器成型混凝土試塊并且按照規范標準對留置試塊進行驗收。
2.3.1 施工組織
第一,成立專門的項目管理小組,充分做好人員準備。
第二,詳細地完成技術交底,保證施工人員能夠明確施工工藝要點,在施工前徹底清理干凈底板鋼筋,避免存在雜物、積水等。
第三,澆筑前用砂漿將泵管潤濕。
第四,準備防雨、排水所用設備設施。
2.3.2 混凝土的澆筑
第一,確認澆筑方法。該工程采用分段連續澆筑方式。工程柱所用混凝土強度比梁板高兩個等級強度,施工人員在綁扎梁柱鋼筋后,將雙層網眼3 mm鋼絲網固定在離柱邊1/2梁高處的梁內,然后先進行高等級柱混凝土的澆筑,再進行梁板低等級混凝土澆筑。澆筑形式如圖1所示。

圖1 混凝土澆筑順序
第二,混凝土的振搗。泵送混凝土自然成坡,為保證混凝土攤鋪均勻,密實,用三個振搗器分別設置在前、后、中部,堅持快插慢拔的振搗原則。應當均勻地排列振動器插點,移動時按照交錯式或者行列式整齊地移動,確保振搗充分全面,為避免漏診不得混用振搗形式。按照40~50 cm的間距控制振搗棒距離,振搗人員注意做好振搗時間的控制,通常振搗20 s左右,避免時間過程引發離析問題,同時避免振搗時間不足混凝土密實度不夠。當振搗人員發現混凝土不在下沉且輕微出現灰漿那么代表振搗可以結束。
2.3.3 混凝土的測溫
混凝土內外溫差超過25 ℃后會出現溫度裂縫,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應當重點做好混凝土的溫度控制。
第一,由專門的測溫人員隨時關注、記錄混凝土內外溫度,及時向技術負責人反饋混凝土測溫情況,一旦超過25 ℃及時采取控制措施。在測溫時,不但要檢測混凝土結構溫度,還要關注大氣溫度。大氣溫度可以使用溫度計直接測量,混凝土溫度可以在澆筑階段埋設測溫探頭,明確混凝土結構內外溫度情況。
第二,測溫。該工程按照如圖2所示設置測溫設備。在測溫時間方面,測溫人員按照2 h一次的頻率進行檢測,當混凝土內部溫度峰值過后按照4 h一次的頻率進行檢測,之后可以延長到6~8 h,同時測溫人員對大氣溫度進行監測。測溫人員在準確記錄測溫結果后向技術人員提交測溫記錄,然后經過總工程師審閱后存檔,作為施工質量控制依據。關于內外溫差控制方面,首先應當做好混凝土入模溫度的嚴格控制,用濕潤草簾將泵管覆蓋。其次及時采取保溫、保濕等養護措施。

圖2 電子測溫儀傳感器布置圖
該門診醫技綜合樓重點施工部分為型鋼混凝土結構,型鋼混凝土建筑有著較高的荷載性和強度,整體質量較輕,可以同時在承擔水泥混凝土重量的同時節省大量的材料,將建筑空間擴大。此外,鋼結構可以將構件橫截面積減少,同時將建筑空間有效擴大。型鋼在面對地震等自然災害時可以通過相互作用力將整體穩定性提升,切實保證建筑物的安全。文章針對該施工技術要點進行重點分析。
在組立機工作平臺上放置合格的翼緣板,將腹板吊裝側立在下翼緣板上表面中心,焊接定位,完成引弧板的安裝。焊接板材、H型鋼翼緣板、腹板時,可以設置坡口焊縫,使用半自動火焰切割機或者銑邊機加工板件坡口。在焊接H型鋼后,注意檢查是否存在局部變形、角變形等質量缺陷,如果存在變形問題應當校正處理。采用冷校正方法校正角變形問題。在加工型鋼柱時應當重點注意如下幾方面內容:
第一,鋼筋孔位置預留。加工型鋼柱時按照設計圖紙在型鋼上預留鋼筋孔,避免對穿筋施工過程產生影響,應當盡可能地將施工精度和質量提高。在實際施工中各個部門需要加強溝通確保安裝精確性。施工人員避免在現場在型鋼上切割鋼筋預留孔,需要在工程內由加工方機械成孔。為了將預留孔位置精確性提高,型鋼翻樣人員不但要具備型鋼翻樣技術還要具備鋼筋翻樣技術。
第二,預留鋼筋孔規格。為避免預留孔降低型鋼強度,應當盡量將預留孔大小縮小。在施工中很容易存在不同程度的誤差,如果孔洞過小會增加鋼筋穿孔難度甚至無法穿孔,為此,應嚴格控制預留鋼筋孔的規格,通常按照大于鋼筋直徑5 mm的標準設置預留孔。經過大量實踐可知,按照這種方法設施鋼筋預留孔不但可以保證順利地完成鋼筋穿孔,還能夠避免型鋼強度受到嚴重影響。
第三,鋼牛腿截面尺寸和標高。工字型鋼牛腿焊接在翼緣板上,注意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控制截面尺寸、標高、角度等。型鋼牛腿焊接如果采用豎焊或者仰焊的方式,會導致施工難度和時間增加,施工質量也難以得到充分的保障,為此,焊接之前需要對連接型鋼牛腿進行細致地檢查復核。
第四,按照國家標準規范選擇焊條和焊接方式,該工程主要選用手工焊和自動焊、半自動焊方式,所用焊條為低合金鋼焊條,使用的保護氣體為二氧化碳氣體,其含量在99.9%以上。在完成焊接后還要細致地檢驗焊縫質量,通常角焊縫質量控制在三級,H型鋼中腹板和翼緣為一級焊縫,尤其要注意柱節點上下600 mm高度范圍焊接質量。在進行焊接作業后,要用超聲檢測一級焊縫的質量情況,具體檢測標準按照GB/T11345 B級確定,同時還要由第三方進行現場無損檢測,做好無損檢測報告的出具。工作人員還要對焊縫表面的質量進行檢查,確認是否存在尺寸不足、凹陷、咬邊等問題,如果存在上述問題那么要將其清理從新進行焊接。如果檢測中發現內部存在焊接缺陷那么同樣需要進行磨光處理,然后重新焊接。在再次焊接后需要再次檢查其質量,直到滿足施工質量標準要求。
梁柱節點位置柱箍筋需要分段穿過梁型鋼腹板,然后由工作人員將其連接拼合。該工程中使用四支L形箍或者兩支U形箍筋焊接的方式進行拼合,按照大于箍筋10倍直徑的方式控制箍筋搭接處焊縫長度。該工程中在梁柱節點位置使用U形箍筋分段穿過牛腿腹板,然后將其拼接。
在澆筑型鋼混凝土柱時,受到豎向型鋼的影響按照不同的區域進行分段澆筑,采取同樣的方式澆筑水平加勁肋和隔板部位混凝土。混凝土受到梁柱節點部分鋼筋密度過大的影響難以順暢地流入,同時有著較大的振搗難度,這大大增加了節點部位混凝土澆筑的工作難度。為了將節點部位混凝土施工質量水平提高,避免發生混凝土密實度不夠、骨漿分離的問題,采用四周均勻下料的方式澆筑型鋼柱部位混凝土,從而保證澆筑均勻,避免擠壓移動型鋼柱。為提高混凝土和易性,設計階段優化配比,嚴格控制混凝土混合料的和易性、坍落度,保證其流動性可以滿足具體施工要求。
在澆筑型鋼混凝土梁過程中,最為關鍵的部分在于型鋼下翼緣板部位。在實際施工中工作人員從型鋼一側下料邊澆筑邊振搗,促使其能夠順暢地流入到另一側。當混凝土厚度在型鋼下翼緣板50 mm以上后開始兩側同時下料并且振搗,當超過上翼緣板100 mm厚度后從梁跨中部位下料讓其延伸到其他部位。在超過翼緣板150 mm高度后為了保證混凝土充分壓實下不混凝土可以開始投料,從梁中部開始向梁兩側進行振搗,將氣泡充分排出后混凝土出現浮漿可以停止振搗。該工程中型鋼外側混凝土選用骨料的直徑在是型鋼外側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的1/3以內,并且在25 mm間距內。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注意確保全面充分,將梁底面、梁柱節點等容易出現死角的部位充分澆筑好,振搗密實,確保節點強度能夠符合標準要求。
合理布設提升器。根據工程特點和工作經驗,該工程吊裝安裝分四次完成。首先在25 m裙房屋面完成上層桁架拼裝,然后利用頂層樓面八個吊點完成下面桁架的吊裝,之后調整其位置精確性,完成焊接連接工作。第二次吊裝桁架之后不能放松吊點鉤,在連接完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桁架吊裝后才能松鉤并且進行下榀桁架的吊裝。
混凝土工程是現代建筑結構主要形式,型鋼混凝土有著更好的抗震性、穩定性,在醫技綜合樓建設項目施工中,通過嚴格控制各個環節施工技術要點,高質量地完成了工程建設,有效保證了工程建設效率。通過文章分析,可以進一步明確型鋼混凝土施工方法,為類似工程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