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潔
(甘肅建投土木工程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甘肅 蘭州 730070)
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房建土建工程質量的標準也發生較大變化,為滿足市場發展需求,處于建筑施工階段,必須積極引進新型施工技術,確保技術優勢得以充分發揮,促進施工工藝的創新。筆者根據自身多年的房建土建施工經驗,探討高支模施工技術的運用。
隨著城市化發展步伐日益加快,建筑工程占據了很大比重,而高大模板支撐技術也逐步得到了廣泛應用,特別是在高層建筑中,采用高支模支撐技術,可以達到穩定工程主體、加固結構的效果,進而提升安全作業率。針對建筑工程,由于模板長度以及建筑高度要求較高,需確保穩定的結構荷載,使高支模的支承具有很好的可氣性。加強對高支模的研究,使其在安全施工中發揮效率性和可靠性。同時,高支模板的專業技術要求,在具體的工程操作中要加強專業技術培訓,對參加工程的設備要加強材料檢驗,建立科學、合理的施工組織計劃,促進全過程、全方位管理。
近年來,建筑技術日益更新與發展,高支模支承技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逐漸建立了一個完整技術體系,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需根據技術流程,采取安全管理措施,為確保下一步工藝的順利進行,技術和其他緊急情況下的應急措施。同時,采用一套施工技術,在高模板施工的基礎上,采用一套施工技術,強化施工技術、工藝的合理科學控制。針對大型模板施工,在支撐體系設計、模板安裝以及拆除,必須做到嚴格施工和質量審核,加強竣工驗收。現階段,我國大型模板支撐技術尚處于起步環節,存在一定局限性,應用上也有很多不足,難以取得突破。同時,由于支撐體系的穩定性差,導致工程施工中的安全事故逐年增多,因此必須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提高其支撐水平,從而加強工程質量,保證工程的安全。
(1)優缺點。大型模板支撐是目前建筑施工中應用最多的一種方法,但其在實際應用中也有其明顯的優點和不足。高大模板的優勢在于其高度穩定,在實際施工中,通過高模板技術的運用,能夠確保施工安全性。然而,也因其“高大”特點,在實際工程中安裝起來也比較困難。高模板由于其實用性強、穩定性好,往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從而導致工程造價的提高。同時,為防止人為操作不合理、主觀因素影響,使得施工安全留下隱患,造成工程質量問題,避免出現墜落事故。因此,采用高模板支撐技術既有優勢又有劣勢,必須加強技術研發,根據工程實際狀況,選擇高模板支架方式,以達到最大限度地避免財產損失和人身傷害。
(2)要點。①施工流程。首先進行測量、放線,以明確項目的中軸及梁的精確定位,再進行水平標高的施工與管理;對垂直梁板進行裝配;架上主龍骨、次龍骨;裝配梁底、樓板、樓板、梁板、鋼筋、混凝土、養護、拆除(如圖1所示);②樓面支頂安裝。在進行樓面支撐施工之前,應先做好橫梁和橫梁的放線,以確定地面水平標高;然后沿著橫梁的方向將門型腳手架固定,并對直進行校正和找平。在安裝門式架時,必須對兩側進行固定、鎖緊和固定,確保上下兩根柱子在同一豎直中線上,并確保其在垂直方向上的穩定性;緊隨其后的門型腳手架;③安裝模板體系。在高支模的制作中,模板采用了松木進行拼裝,所以必須考慮到材料的特點。在建造時也要留意,不能將兩個板子全部對齊,要有足夠的空隙,并且間距不能過大。在裝配完畢后,應對其干燥和干燥的影響進行有效的管理,避免其發生變形;④混凝土澆筑施工。在混凝土澆筑時,可用車輛泵將混凝土輸送至地面,并立即進行鋪砌。在高支模的施工中,可以先從梁柱的中部開始,由梁柱的兩端緩慢地進行澆筑,在澆筑時,要確保混凝土的澆筑均勻,并且澆注的高度要控制在145 mm以內。為了確保振搗的質量和穩定性,防止在振搗時出現振動、漏振等問題,必須嚴格遵守施工規程。

圖1 房建土建工程高支模的施工工序
(1)施工準備。在進行大型模板支撐之前,應對其進行充分的準備。①原料的調配。在采用高支模板前,應將所有的施工材料都準備好,并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對施工材料進行嚴格篩選,如施工混凝土,在進場使用之前,要對其進行質量檢測,需確保性能、含量率等符合有關建設工程規范。同時,對模板和鋼結構,也是高支模技術安全的保障,應加強嚴格控制;在工程設計中,根據高支模的技術要求,提高參數精度,強化現場精確測量,全面收集工程資料,加強數據對比,避免發生參數錯誤問題。另外,對于工程所需要的物料,要進行檢驗、核實,以防止出現施工事故。在確定了現場的參數后,應強化設計者的科學性,目的在于充分利用高模板支撐的優勢;②測量放樣。對于測量放樣,必須及時清掃場地,保證施工場地的干凈、整潔。同時,在測量過程中,可采取經緯儀,確保坐標軸能夠精確定位。針對測量翻樣,必須做得好邊線與中線,按照模板定位,清晰標注好放樣結果,加強模板標高的檢驗,以提高施工質量。
(2)根據高支模標準、流程,對高支模安裝質量進行有效控制。①安裝模板。在模板安裝時,應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選用合適的材料,模板與模板間應留出足夠的空間,不需要對齊。由于模板的安裝所用的材料都是木制的,為了確保以后的安全,需要采取各種方法來防止模板的變形。同時,在木制模板的安裝中,必須確保不含濕氣,保持干爽,進而保證模板安裝效果。②針對地面支架安裝,應加強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并做好定位;在進行地面支撐的基礎上,進行軸線的定位,并進行合理的水平高度計算。腳手架的固定是地面支架安裝中的重要環節,要注意上下兩層對齊,加固后確保支架的穩定。在具體施工中,必須嚴格按照施工工藝要求進行安裝。對于井格梁的屋蓋,必須確保其穩定,并確保足夠的支撐,同時要將立柱的兩邊和橫桿進行加固,才能確保其穩定。為了使底柱和腳手架的連接能得到充分的支撐,從而能夠承受全部的鋼管負荷;③混凝土澆筑。在混凝土澆筑時,從梁心開始,按照“中間到兩邊”的澆筑次序,進行穩定澆筑,從而使澆筑區域逐漸擴大。另外,在澆注時應注意防止不均勻、不平整等問題,按有關技術規范進行穩定澆注,并對各工序進行合理的控制,以保證振搗力量的均勻性。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要對工程進行嚴密的監控,以確保工程的安全。同時,需加強高支模的施工管理,加強檢查驗收,待高支模安裝完成以后,必須對高支模具進行檢查、核實,并加強性能檢查,嚴格控制各獨立支架和部件,確保其安裝技術符合有關的技術要求。同時,為了保證高支模的質量,對工程的進度進行科學的控制,必須強化技術的質量管理。
(3)拆除模板。在結構主體工程完工后,需要進行高模板的拆除,如果下一步還需要采用高模板技術,則需要進行再安裝,提高高模板的使用效率,從而達到控制造價的目的。一般情況下,高模板的拆除比較困難,需要嚴格的施工質量管理。在建筑工程竣工以后,必須明確高支模拆除實踐,按照施工進度、混凝土強度等因素,加強與技術人員的分析與研究,明確拆除實際時間。此外,需保證拆除順序,在拆除前,必須將不用的器具和雜物清除干凈,并設置警告標識,再正式拆除高支模。在拆除高大模板之后,必須有效處理所拆下物料,將生銹和被腐蝕物料進行處理,其余的材料按分級歸類。
(4)檢查驗收。在工程建設中,為了保證工程的質量,應嚴格按照有關規范和標準,對施工現場進行定期的檢查,如果發現有問題,應采取相應的措施,有效消除安全隱患。針對高支模,因剪力墻屬于關鍵部位,必須經技術人員進行專業檢測,以避免同一條線施工。另外,要加強可移動扣件的檢查,以避免出現卡扣現象。大型模板安裝完畢,由項目負責人組織驗收,并根據有關的安全技術規范進行驗收,由監理和技術負責人共同簽署,確認后,方能進行下一步施工。
近年來,隨著建筑工程快速發展,技術不斷創新、發展,高支模施工要求也隨之提升。對于房建土建工程,在實際施工階段,需加強施工控制,保證高支模施工的安全、質量。
(1)技術準備。實施現場施工之前,要加強對工程的專業知識和技術知識的掌握;圖紙的設計,加強培訓,明確自身職責,明確施工要求、設計規格,強化工程造價,合理控制施工進度,加強施工管理。同時,加強與設計、施工方的有機聯系與配合,嚴格按有關規范進行驗收與檢驗。
(2)安全監測。為了確保在高支模的安裝和施工中的安全,能在第一時間找到問題并進行快速的處置。監督應當由具備資格的第三方組織進行。無論開發商還是施工方,通過大量的安全巡查,特別是在重大工程事故中,許多施工單位的安全管理體系形式主義很強,責任不到位;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著安全生產人員配置不齊、安全組織不健全、安全生產意識差、安全措施不健全、安全設備差、施工現場管理工作混亂等問題。因此,在工程建設中應重視對高支模安裝的安全性監測。
(3)現場場地管理。在工地上,應強化對物料、機械的控制,掌握施工圖紙,確定每個單位的施工要領,合理地進行每個工序的設計,按照施工的不同層級進行逐級施工安全交底。根據施工的特點,如:物料和器材的利用,要有一個合理的安排,保證過程的可控。與此同時,強化技術的積累,包括建筑技術的基本要求、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建筑材料的質量控制涉及到項目的總體安全,但由于工程場地的物料比較多,品種比較多,需要按不同的類別進行管理,避免物料的混用,從而影響工程質量和進度。在物料的購買過程中,采購者應對其進行嚴格的設計和及時的采購,并在物料進入現場后,由專業的人進行監督,避免物料流失,保證工程的質量。
(4)提升安全檢查力度。在高支模安裝工地,由工程主管領導,加強施工場地的安全保護,嚴格落實安全生產各項措施,確保所有施工人員持證上崗,加強崗位安全培訓,檢查有無違章作業情況,建立定期、不定期檢查制度,結合工地安全狀況,做好客觀、安全的綜合評估,以有效消除各類安全隱患。以“立桿塔”施工為例,在立桿塔的施工中,應按施工規范來確定投撐點的位置,并在完成后應立即拆除。吊吊腳手架的施工,要按照施工要求,避免無關人員進入工地,防止高空墜落造成人身傷害。在高層懸挑式腳手架建設中,為高層建筑的施工提供了便利,施工單位要在懸挑式腳手架上安裝安全裝置,并對懸挑式腳手架的高度進行嚴格的控制,并對其與鄰近的聯墻桿之間的間距進行控制。在結構拉結階段,施工單位要加強吊吊腳手架的穩定,若不能在一天之內完成,則必須對其進行質量檢驗。
(5)明確施工責任。針對高支模施工,必須明確具體的技術管理內容,明確各自職責,確保管理人員、施工人員按照自身職責,將施工責任落實到崗位、到人員,提高運營和生產的管理水平,了解工地的實際情況,減少建設的風險。此外,建立施工第一責任人制度,針對高支模放線、測量以及軸線控制等方面,需加強施工技術的培訓,以確保工程的安全運行。
綜上所述,在經濟社會大發展趨勢下,我國房建土建工程規模日益擴大,各種新技術、新工藝的推廣運用,有利于保障工程整體質量。高支模技術作為一種新型施工技術,在超高層、大型土建工程中的運用,具有較高的技術優勢與價值。為此,在實際施工階段,必須加強施工流程控制,對施工準備、高支模安裝、拆除模板、檢查驗收等各個環節進行優化控制。同時,要加強施工現場的質量控制,通過技術準備、安全監測、現場場地管理、提升安全檢查力度、明確施工責任等措施,促進房建土建工程施工效率的提升,保證整體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