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華
戰斗精神培育是戰斗力建設的重要內容,是鍛造能打勝仗部隊的基礎工程和永恒課題。兩棲作戰艦艇部隊處在軍事斗爭第一線、對敵用兵最前沿,承擔全時待戰、首戰用我、決戰決勝的特殊使命,精氣神要更足、身子骨要更硬。
一是直面殘酷戰場,更需強大心理支撐。兩棲作戰艦艇部隊作為兩棲作戰的主戰主用兵力,率先進入戰場、投入戰斗。官兵身處短兵相接最前線、血腥殘酷最深處,面對戰時高度危險、極端緊迫的局面,精神、心理處于高承壓、高負荷狀態,極易出現思想破防、心理崩塌。必須著眼化解戰場應激障礙和心理創傷,用有力有效的引導疏導強心正行,鍛造官兵處變不驚、沉著果敢的強大心理。
二是直面生死考驗,更需強大勇氣支撐。兩棲作戰艦艇部隊遂行島礁奪控任務,海上航渡和抵灘登陸過程中可能遭敵多輪集火攻擊,面臨重大裝備戰損和人員傷亡。官兵現場目睹艦艇傾覆、裝備爆燃、戰友慘死,感官上受到強烈沖擊,極易出現焦慮恐慌、驚慌失措。必須大力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斗精神,用背水一戰的戰斗姿態,激發官兵向死而生、勇往直前的豪情斗志。
三是直面強敵對手,更需強大信心支撐。信息化戰爭的今天,戰斗一旦打響,強敵極有可能糾結盟友強勢介入,融合海、空、天、電、網多域作戰力量,憑借智能化、隱形化、無人化等高技術優勢,對我實施強力毀癱。官兵眼見身處險境、陷入重圍,可能對戰局走勢憂心忡忡、對打贏戰爭產生懷疑,極易出現信心受挫、士氣低迷。必須著力激發官兵敢于直面強敵、強固打贏信心,用激情激昂的戰地鼓動,砥礪官兵有我無敵、所向披靡的勝戰信心。
因此,兩棲作戰艦艇部隊必須將戰斗精神培育擺在重要突出位置,緊抓不放、常抓不懈。
一、聚焦為戰育人,擦亮忠誠使命、矢志打贏的信仰底色。源于官兵內心深處的自發共鳴、情感的接受認同,才是催生戰斗精神的動力源、倍增器。培育戰斗精神應基于思想引領和教育引導維度,緊緊圍繞紅色基因、價值認同、職責使命等內容,在深入經常的教育引導中激發官兵自覺培育的內生動力。一是在傳承紅色基因中立根鑄魂。紅色傳統是我軍經過長時間實踐和考驗凝聚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對培養戰斗精神具有強大引領功能。針對歷史虛無主義對官兵血性傳承的消減影響,大力加強紅色傳統和紅色基因教育,通過講英模事跡、講戰斗故事、講經典戰例,重讀黨史軍史、重溫紅色影片、重游革命圣地,開展“名山名艦”共教共育、“百堂精品微課”、強軍故事會等教育活動,引導官兵自覺賡續英雄血脈、厚植戰斗精神底色。二是在塑造軍人“三觀”中固本培元。軍人的價值取向是戰斗精神的重要內容。針對市場經濟環境下價值觀過度物化對官兵的思想沖擊,持續深化“直面強敵對手、強固打贏信心”自我啟發式教育,開展軍人利益觀、苦樂觀、生死觀教育,引導各級端正黨和國家利益至上、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的正確價值取向,激發奮不顧身、勇往直前的豪情壯志,爭做甘于奉獻、敢于犧牲的新時代革命軍人。三是在強化職責使命中凝神聚氣。軍人生來為打仗。針對當前部分官兵缺乏“當兵打仗、帶兵打仗”憂患意識、存在“安逸過日子、一心為仕途”忘戰思想的實際,用心用情感悟習主席親臨視察的政治殊榮和關懷厚愛,依托“大艙講壇”“五微六小”等特色平臺,開展“銘記領袖囑托、建設兩棲先鋒”教育實踐活動,深化“居安思危、居危思變、居變思定”形勢戰備教育,持續增強官兵宗旨意識、使命意識、打仗意識。
二、強化實戰磨礪,鍛造有我無敵、敢于勝利的血性利刃。戰斗精神表現在戰時,培養于平時,關鍵靠磨練。只有樹牢“平時為戰時積分”的觀念,在日常軍事訓練、執行任務、比武競賽中不斷強化,才能確保戰時虎虎生威、一往無前。一是抓實戰實訓蓄底氣。把戰斗精神培育融入軍事訓練體系,將艦艇戰位當作激揚斗志、錘煉作風的最佳陣地,結合登陸控島、遠域投送等課題演練,深入開展同陸戰隊、航空兵等兵種互為條件聯合、混合編組訓練,主動把任務設難、把情況設真、把環境設險,讓官兵在實戰化訓練中錘煉頑強的戰斗作風、磨礪百折不撓的血性膽氣。二是抓重大任務提士氣。把戰斗精神培育滲入各項軍事活動實踐,充分發揮重大軍事行動、專項演習演練等急難險重任務對戰斗精神的砥礪促進作用,注重在聯演聯訓、護航撤僑、搶險救災等任務中,強化官兵處變不驚的心理素質、英勇無畏的精神意志,真正做到執行一次任務,戰斗精神就得到一次淬火升華。三是抓比武練兵激銳氣。把比武競賽、爭先創優等活動滲透到官兵日常工作生活,持續深化群眾性拿敵練兵和“挑應戰”活動,激勵官兵“爭第一、奪紅旗、破紀錄”,爭上“先鋒墻”“龍虎榜”,不斷激發銳意進取、比學趕超的戰斗豪情,錘煉“為了勝利一往無前、除了勝利一無所求”的軍人血性。
三、樹牢向戰導向,營造愛軍精武、真打實備的精神磁場。聚焦能打仗、打勝仗,加強軍營戰斗文化氛圍建設,讓官兵在學典型、當先進、爭榮譽的濃厚氛圍中,汲取傳統營養、弘揚革命精神、激發戰斗意志。一是靠典型引領。創新開展“雙爭”評比等活動,深入挖掘重大活動、戰備訓練、任務工作中涌現出的典型先鋒,通過事跡報道、表彰獎勵等形式讓典型香起來、紅起來,激發官兵有任務就搶、有困難就上的闖勁拼勁。二是靠榮譽激勵。牢固樹立崇尚榮譽的鮮明導向,采取掛紅榜、進隊史、上獎臺等方式,激勵官兵在苦與累、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中練膽淬勇、磨心礪志,不斷打牢爭取榮譽、創造榮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三是靠文化熏陶。突出“兵味、戰味、海味”,加強軍史長廊、緬懷先烈場所、共產黨人精神譜系長廊等設施建設,強化營區標語、路邊燈箱、橫幅板報、艦艇通道等戰斗文化布設,開展“登陸杯”籃球賽、“攻堅杯”足球賽、“先鋒杯”羽毛球賽等文體活動,不斷營造尚武強能、拼搏進取、催人奮進的環境氛圍,持續夯實為戰而生、向戰而行的文化底蘊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