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鈺
習主席強調指出,“要堅持基層至上、士兵第一,充分尊重官兵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帶著對官兵的深厚感情做工作,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為基層主官,必須找準尊重官兵主體地位的現實路徑,通過激發官兵履行使命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基層內生動力和工作主動性。
依靠官兵抓基層,必須把強調犧牲奉獻與堅持關心關愛統一起來,在尊重關愛中凝聚意志力量。尊重關愛官兵,就是始終保持一種血脈相連、氣息相通的深情,心懷一種真誠相待、尊重有加的敬畏。知之深才能愛之切。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在《練兵實紀》中講道:“主將常察士卒饑飽勞逸、強弱勇怯、材技動靜之情,使之依如父母,則和氣生。氣和則心齊,兵雖百萬,指呼如一人。”作為一線帶兵人,應該放下架子、撲下身子,與戰士打成一片,常態開展為官兵答疑解難,做到思想常見面、感情常交流、心靈常溝通,深入體察下情不斷增進感情,這樣才能精準摸清“癥結”及時開準“藥方”。真用心才顯愛之深。毛澤東說過,很多人對于官兵關系、軍民關系弄不好,以為是方法不對,我總告訴他們是根本態度(或根本宗旨)問題。要堅持一視同仁,多走過去、少叫過來,多露笑臉、少皺眉頭,多說我們、少說你們,多豎拇指、少伸食指,多給信任、少去質疑,絕不能給所謂的“重點人”“刺頭兵”貼標簽,因為標簽就是成見,更是心靈之間的障礙。嚴格管才是愛之真。愛兵既不能不聞不問,也不能佛系關懷,而要懂得嚴管厚愛。《曾胡治兵語錄》中說,帶勇之法,用恩莫如用仁。仁,就是儒家所倡導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少數干部把愛兵理解為姑息縱容,感覺只要大事不糊涂,小節沒關系。相反,真正的愛兵應該是“幫兵幫在困難處,帶兵帶上成才路”。作為一線帶兵人,一定要把準關愛與姑息的界線,防止把部隊帶成“愛而不能令、厚而不能使、亂而不能治”的“驕兵”。解難事才為愛之實。就是把官兵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官兵的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官兵的滿意作為第一標準。針對官兵可能遇到的矛盾問題,采取問題懇談會、解難回應會等形式,定期收集官兵的實際困難,把官兵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把官兵的難當成自己的難,區分層次和時限解決問題,做到能辦的限時辦、正在辦的加緊推進、暫時辦不了的抓緊請示協調、確實辦不了的要解釋清楚。
一流的軍隊離不開一流的官兵素質。信息化條件下,戰爭呈一體化系統對抗,武器裝備的系統性、聯動性、智能性程度越來越高,對官兵的個體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發揮官兵主體作用,要以官兵的全面發展為基礎,注重在三個方面下功夫。在搭建平臺上下功夫。要融入崗位搭好實踐平臺,帶兵人要有一顆善于發現的心、一雙真誠幫助的手,努力挖掘戰士的特長,創造條件讓其發揮,多方了解戰士的愛好,讓每名戰士都能在軍營中找到用武之地、找到圓夢舞臺。要聚焦本職搭好精武平臺,組織開展“群眾性大比武”崗位成才活動,通過組織體能、技能的比武競賽,讓官兵在本職崗位上一展所長,進一步濃厚官兵比學趕幫超的良好競爭氛圍。在加鋼淬火上下功夫。要在訓練中磨礪官兵的血性膽氣,根據訓練環境逐步加大訓練難度強度,使官兵從訓練內容、戰場環境上不斷向實戰化要求靠攏,瞄準實戰化標準設置訓練條件和訓練目標,砥礪虎氣殺氣。要在比武中激發官兵的頑強斗志,使官兵在互幫互學互比中激發“見困難就上、見第一就爭、見紅旗就扛”的斗志。要在大項活動中夯實官兵的必勝信念,通過執行急難險重任務立起打仗的標準、樹起打贏的目標,錘煉官兵能打仗、打勝仗的血性魄力。在激勵促動上下功夫。要把綱要明確的激勵措施落到實處,對先進典型在晉升使用上優先考慮,發展黨員、考學提干、選配骨干從“四有”優秀個人中產生;對進步幅度明顯的,視情予以表揚,鼓勵他們的創先爭優熱情;對保先進、要照顧、不求進取、表現差的,采取懲戒措施,激發他們的趕超動力。要利用軍人大會時機,隆重舉行表彰儀式,為“四鐵”先進單位和“四有”優秀個人佩戴紅花綬帶、頒發獎牌獎狀證章證書、發放表彰獎金、寄送喜報,讓廣大官兵感受到儀式感、幸福感,讓美好時光和榮耀瞬間在軍旅生涯中定格。
新的時代條件下,基層官兵個性鮮明、思想活躍,民主意識、權利意識、參與意識比較強。要適應這些新的特點,加強部隊政治民主、經濟民主、軍事民主建設,強化官兵主人翁意識,保障官兵知情權、參與權、建議權、監督權。純正風氣取信于官兵。要抓好隊伍蓄足底氣,以作風建設破題,以能力素質打底,讓官兵聽到的理、見到的人、看到的事嚴格一致起來,讓干部和戰士一塊苦、一塊干、一塊樂,用有聲的言語打動人,用無聲的行動感召人。要公道處事讓人服氣,在各類問題處理上做到一把尺子量長短、一個標準論高低,使受獎的能得掌聲、晉升的能當標桿、挨批的心服口服、受懲的不喊冤枉。要凈化環境充盈正氣,狠剎日常交往地域化、相互關系市場化、同志友誼功利化等庸俗關系風,徹底杜絕抽“尊干愛兵煙”、喝“官兵友愛酒”、吃“家長感謝飯”等發生在官兵身邊的“微腐敗”。重大事項問計于官兵。凡是部隊建設重大問題都虛心聽取官兵的意見建議,共同商討對策措施,對有價值的予以采納,對未采納的說明情況,對不合理的不輕易批評,打消官兵疑慮。利用網絡化手段開通“順心郵箱”,定期評選“金點子獎”,對事關部隊建設的重大問題誠心實意向官兵征詢,對官兵反映的問題、提出的建議定期限時給予答復,切實讓官兵有話敢講、有話愿講、有話會講、有話有地方講、講了必有回應。敏感事務公示于官兵。積極探索營連黨務事務公開方法路子,凡是涉及官兵切身利益、官兵十分關注的敏感問題,都及時公之于眾,廣泛接受監督,讓外部因素無法插手基層,也讓基層干部有了對付“招呼”“條子”的“擋箭牌”。特別是在干部選配、軍士選晉、入黨立功等敏感問題上,堅持指標、條件、程序、群眾評議、考評成績和研究結果“六公開”,做到經常辦理的事項定期公開、分階段辦理的事項逐步公開、臨時辦理的事項即時公開。
上級放心放手,下級才有盡心盡力的空間;上級放權還權,下級才有盡職盡責的動力。要用信任、欣賞、發展的眼光看待官兵,大膽放權、主動攬責,不斷激發基層官兵自主思考、自主抓建內動力。要用信任的眼光放手。堅持依靠官兵、相信官兵、尊重官兵、理解官兵,把屬于下級的工作安排權、人員使用權、財物支配權確實還給官兵,做到應放盡放、放無可放。要多指導少指責、多幫帶少包辦,該經過下級的程序一道不落,該下到下級的指標一點不留,該讓下級決定的事項一指不染,保證基層盡好自己的責、干好自己的事、當好自己的家。要用欣賞的眼光激勵。欣賞能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推動人向著期待的方向和目標努力。要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換位思考,善于發現基層各項建設中的閃光點,及時總結推廣和宣揚表彰,讓表現突出的嶄露頭角,讓實干能干的得到實惠,不斷激發自建潛能和工作創造力。要用發展的眼光容錯。犯過錯誤才會避免錯誤,走過彎路才會找到近路。要提高對基層的容錯度,對工作中的失誤和發展中的問題,從年度工作整體去衡量,從官兵成長角度去分析,不能因為一時一事就妄下結論;即使犯了錯誤,也要區分主客觀,實事求是對待錯誤問題,追責問責不上綱上線、不連帶擴大,不以一時錯誤定性終身,而是要就事論事糾正錯誤和教育提醒。同時還要主動攬責,自覺從黨委層面反思原因教訓,這樣不僅不會丟面子、降威信,反而會增加官兵的信賴度與親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