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然 陳子帥 趙霜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二十國集團(G20)輪值主席國印度將于本周五舉行一場討論全球債務問題的視頻會議。會議之前,西方媒體和一些政客再拿債務問題指責中國,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美西方想放大“中國制造債務陷阱”論調,“污名化”中國,并非真正想解決債務問題。
綜合路透社與彭博社14日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發言人并未透露與會國家的名單,世界銀行和美國財政部目前均拒絕置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參加此次會議的借款國將包括加納、埃塞俄比亞和贊比亞。法國、美國、英國、中國和日本這幾個債權國,以及國際金融協會、全球金融業彷會、兩個要求匿名的私營部門債權人也將參會。此外,斯里蘭卡、厄瓜多爾和蘇里南的特使也將出席。還有消息人士稱,G20下一任輪值主席國巴西也將參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發言人表示,本次會議的目的是將參與主權債務重組的主要利益相關方召集在一起,以解決當前債務重組工作的缺陷。這些利益相關方包括發達經濟體的傳統債權人,中國、沙特阿拉伯、印度等新債權人,以及私營部門和債務國。
據報道,2020年,由西方傳統債權國組成的巴黎俱樂部與二十國集團達成“共同框架”,旨在以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方式來幫助陷入困境的低收入國家進行債務重組。然而,二十國集團“共同框架”在具體落實時因意見分歧而一再受阻,當中國呼吁世界銀行等多邊金融機構也參與減債行動時,美國官員和世界銀行表示堅決反對。西方政客和媒體持續惡意炒作,將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問題歸咎手中圉。據路透社13日報道,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和七國集團(G7)其他國家的官員宣稱,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主權債權國,是加快解決債務問題的主要“絆腳石”。
英國《金融時報》更在13日的報道中有意歪曲贊比亞財政部長的想法和贊方態度,贊比亞財政部發表澄清聲明表示,贊財長并沒有像報道中暗示的那樣拒絕中國政府提議多邊債權人加入債務重組的方案。
2月14日,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作為贊比亞的友好國家,中方一貫高度重視贊方在債務問題上的關切。中國是最先對贊實施緩債行動的國際官方債權人,其后又作為贊債權人委員會共同主席推動成功舉行3次會議。根據贊比亞財政部披露的數據,以西方為主的商業債權人和多邊金融機構債務占到贊外債的70%,他們理應承擔起自身責任,為緩解贊債務負擔采取更有力行動。
實際上,中國一直以來都高度重視貧困國家的緩減債問題,并與債務國通過雙邊方式解決債務危機。1月,中國外交部長秦剛在訪非時曾表示,中國同19個非洲國家簽署緩債協議或達成緩債共識,是二十國集團成員中落實緩債金額最大的國家。中方還積極參與G20“共同框架”對乍得、埃塞俄比亞、贊比亞的個案債務處理。
全球化智庫高級研究員何偉文1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造成貧困國家深陷債務危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高通脹,美聯儲加息,俄烏沖突導致的能源糧食危機等,并不是-西方媒體所渲染的“由中國債務引起”。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凌云1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國的貸款較為重視從長遠角度6促送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民眾福利的提升。相比美西方,中國貸款的期限可能更長一些,也因此較容易受到討論和關注。美西方在會議之前再度炒作“中國是債務問題的絆腳石”,無外乎是想放大之前“中國制造債務陷阱”的荒謬論調;妄圖“污名化”中國,影響中國企業和機構在其他國家進行正常的經濟活 動,包括共建“一帶二路”倡議下的各 種合作等,以此限制中國的國際影響力。
高凌云說,目前,無論是多邊還是雙邊層面,解決貧困國家債務問題有緩債、減債、債轉股等方式。緩債、減債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債權國都采用過,債轉股也有成功的先例。但是,高凌云強調,阻礙債務問題解決的癥結在于,美西方本身的目的不是希望解決債務國的債務問題,而是要借此“污名化”中國。▲
環球時報202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