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藍 陳青青
隨著香港國安法落實、國安教育不斷加強普及,近日有觀點認為香港《基本法》第23條的立法工作不再緊迫。對此,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14日明確表示,特區政府對“23條立法”的立場及目標不變。
日前,有聲音認為,現在是香港全面啟動拼經濟的關鍵時刻,如今已有國安法保底,“23條立法”不宜在本年度展開。據香港《星島日報》14日報道,李家超當天在行政會議前記者會上,針對《基本法》第23條立法工作展開的提問表示,特區有憲制責任盡早完成“23條立法”,希望于今年內完成,否則也要在明年完成,會按整體實際情況推出。他表示,社會未必完全掌握“23條立法”所針對問題的嚴重性,國家安全風險千變萬化,目前國際關系復雜,國安風險仍有潛伏可能性,因此需要全面鞏固國家安全多方面的機制。
這不是李家超第一次說明“23條立法”工作進度。此前在1月17日,他在接受《香港商報》專訪時曾表示,已要求保安局草擬《基本法》第23條的第二'稿,尤其針對間諜活動、偽裝組織,以及新媒體新科技等手段,“希望在今年,最遲在下年可以完薄個工作”。
《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23條,是香港《基本法》中一條規房香港應自行立法維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的法律條文。內容全文如下:“香港特別行政區應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禁止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進行政治活動,禁止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與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建立聯系。”
2002-2003年期間,為實踐這項條文而開始的立法過程,在香港被嚴重阻撓。法案表決前夕,代表工商界及苜由黨的行政會議成員田北俊辭職,特區政府無法在立法會取得足夠票數支持,最終終止立法程序。反對該條文的人士辯稱,其內容“含糊不清”,而“煽動叛亂”“顛覆國家政權”以及“竊取國家機密”等入罪條件模糊,最高判刑則重達終身監禁,聲稱過于嚴苛。2020年6月30日,第13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表決通過香港國安法,并以全國性法律形式納入《基本法》附件三中,但此舉不等同取代第23條的立法工作。
2020年5月,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香港回歸以來仍未能完成第23條立法以維護國家安全,“令人失望”。次年3月,港區人大代表、行會成員葉國謙引述國務院領導的話稱,自當年反“23條”起,香港形勢并非“民主不民主的問題而是“顛覆和反顛覆的問題”。
今年1月9日,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撰文表示,特區政府一直積極推展《基本法》,檢視香港國安法實施經驗、法庭裁決和過去發生的事情,制定有效方案及條文以應對風險。鄧炳強還說,香港正邁向由治及興的關鍵時刻,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必須警惕外部勢力和在香港的代理人仍想利用媒體、文化藝術等“軟對抗”方式,煽動港人對中央及特區政府的仇恨,危害國家安全。
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特邀會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理事朱家健14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對“23條立法”解讀稱,國家安全本地立法是香港特區的憲制責任,行政長官李家超作為國安委主席,更須在適當時候依法履行職務。他表示,根據香港國安法第十四條,國安委的職責包括推進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建設。李家超提出積極推進“23條”本地立法也是應有之舉?!翱紤]到國際形勢和香港現?,具必要性和迫切性,而且推行I國安法本地立法和香港促進經濟活動沒有相互排斥和抵觸,看不到不推進的理由。”
朱家健表示,現在的香港國安法,沒有涵蓋叛國、煽動叛亂、竊取國家機密、涉及外國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在港特區進行政治活動、香港特區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與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建立聯系等方面的罪行,立法則能讓民眾有法可依,奉公守法,知道“應該”和“不應該”,推進法治秩序,讓香港更安全,增強投資者對香港特區的信心?!霸谙愀蹏卜ê蛨绦袡C制立法與生效前,香港出現外部勢力干預、顏色革命的影子,無規矩不成方圓,本地國安立法助力保安全、穩民心?!薄?/p>
環球時報202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