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賀潤洲 賈文龍
近年來,河北省平鄉縣公安局河古廟派出所堅持問題導向,將“警力有限、民力無窮”的理念和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度融合,以治保會為載體,依靠民智民力辦大事、解難題、護平安,從做強陣地建設、優化職責分工、完善規章制度、加強支持保障、突出治理效能等一系列措施入手,積極探索發掘治保會在打造平安社區上的優勢作用,走出了一條“共責、共治、共建、共享”的治理道路,逐步形成了“點上出彩、線上成景、面上開花”的群防群治工作新局面。
一是爭取支持,組織有力。在鎮黨委、政府和縣局黨委的大力支持下,河古廟派出所積極協調綜治辦及相關部門發揮相關職能,在治保會的機構設置、人員配備、經費保障、培訓指導上予以傾斜,形成了對治保會工作強力推進的合力。截至目前,共健立33個治保會組織,擁有102名治保會成員,制定了《平鄉縣河古廟鎮治保會建設及管理實施辦法》,明確了工作制度、工作紀律、獎懲制度。
二是長效建設,保障給力。派出所積極向鎮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協調,爭取政策和經費支持,將治保會工作經費納入鄉鎮財政預算。同時,多渠道籌集治保人員薪酬和工作經費,逐步探索市場化運作辦法,依托治保會所在的村委會和轄區企事業單位,投入資金作為治保會活動經費和工作人員薪酬來源,33個治保會均做到了有班子、有隊伍、有場所、有設備、有經費、有機制。
三是聯防聯治,發揮合力。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為抓手,以治保會為紐帶,在有條件的村招募治安志愿者,建立“護村巡邏隊”,積極動員多方群眾,成立“單位扶持型”“企業出資型”“義務志愿型”“輪流聯防型”“商戶聯防型”五種形式的巡邏隊伍,以治保會為主體,引領群防群治,實現了治安防控由民警“獨唱”變警民“合唱”。在2022年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中,東馬延村巡邏隊發現一名外地人員居住在村內某閑置空宅,并經常深夜外出,行跡較為可疑,便將該信息反饋給社區民警。經民警調查核實,該人系近段時間多起盜竊案的犯罪嫌疑人。

派出所民警精神飽滿開展為民服務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在治保會組織引領下,派出所將縣政府招聘的128名網格員納入社區網格管理,在社區民警的統一指導下,治保會成員和網格員利用自身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協助開展基礎信息采集、矛盾糾紛化解、安全隱患排查、巡邏防控、反詐、防拐、禁毒以及消防安全宣傳等工作,進一步織密管控網,擠壓違法犯罪活動空間,做到情況發現及時、處置及時,第一時間把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二是強化考核培訓。結合新時代派出所基層基礎任務要求,明確了轄區33個村治保會巡邏防控、信息采集、法制宣傳、服務群眾等職責任務,進一步規范了治保會日常運作規范,實行周例會、月統計、季報告、年總結的動態化管理辦法,及時掌握治安情況、分析治安形勢、研究防范措施、解決突出問題。定期聘請專業教官通過視頻、網絡、現場教學等方式,針對線索搜集、糾紛化解、信息采集、隱患排查等業務,對治保會成員開展培訓指導,使治保會成員整體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三是強化科技賦能。依托科技信息優勢,派出所自主研發了“社區網格化管理平臺”,將治保會成員納入網格化管理。治保會可以通過平臺即時受理群眾提供的違法犯罪線索和矛盾隱患問題,迅速編發上傳文字、圖片、視頻等信息,派出所通過后臺及時開展工作,使傳統與科技有效整合,治理效能更加強勁有力。2022年10月,董家村治保會協助社區民警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發現村內個別家庭式企業的消防設施不全、線路老化、地面物品雜亂放置,存在較大的消防安全隱患,治保會成員通過網格化管理平臺將隱患信息發送至后臺,派出所及時安排民警開展監督整治,有效將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上門服務辦實事
一是隱患整治到位。2022年以來,派出所通過治保會提供線索破獲、查處各類案件21起,抓獲違法犯罪人員32名、在逃人員24名,排查剔除各類隱患211處,摸排上報流動人口1622人;尤其是在安保維穩期間,治保會協助社區民警對轄區重點人員進行幫扶教育和日常管控,使得轄區重點人員情況平穩,未發生重點人群漏管失控情況。

面對面宣講,把防范做到實處
二是排查化解到位。通過制度保障,治保會成員主動參與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并在有條件的村成立“說事室”。與此同時,派出所帶頭建立健全村治保會、鄉鎮、縣綜治中心“2+1”的多元化矛盾糾紛調處機制,2022年以來,協助調處矛盾糾紛64起,調處率100%,努力實現了發現在萌芽、消滅在基層、矛盾不上交的目標。轄區董家莊村董某與鄰居賈某因土地界限產生矛盾,后經社區民警與治保會進行調解,雙方同意由治保會公平丈量土地,避免了矛盾進一步激化。
三是教育宣傳到位。治保會成員在社區民警的指導帶領下,成為巡防員、信息員、宣傳員、調解員、服務員,協助社區民警采集信息9000余份,開展校園安全宣傳16場次,發放防電詐、消防、禁毒、交通安全等宣傳品1.6萬余張,電詐案件發案率從之前的40%下降至2%,并積極參與救助群眾急難33起。2022年8月,東河古廟村治保會在村內開展防電詐宣傳過程中,一名村內務工的外地人員向治保會成員反映,他接到顯示外地警方的電話,說自己涉嫌一起洗錢案,一時無法判斷這是不是詐騙。治保會成員耐心地向其解釋冒充“公檢法”實施的騙局,有效制止了一起電詐案件的發生。
河古廟派出所通過強化基層治保會建設,警民聯手,構建起一道“村村是堡壘、戶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全民參與、成果共享的安全防線,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