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李琦芃

查閱卷宗

核查數據
秋天注定會有新的遇見。結束警校的崗前培訓后,我把對工作的期待揣進行囊,興致勃勃地加入了基層派出所。在這浪漫而美好的金色季節,伴隨著輕俏的微風,我的警察生涯正式開始了。
難忘第一次跟著師兄接處警,雖然緊張地攥緊了衣角,但還是時刻提醒自己要保持鎮定。“把執法記錄儀帶上,記錄好出警過程就行。”師兄的提醒好像一針“強心劑”,讓我放松了許多,畢竟我提前看了幾遍操作步驟——打開執法記錄儀,按下錄制按鈕,聽到指示聲后便開始錄像。我自以為萬事俱備,誰料師兄追問:“執法記錄儀擺正了以后,有沒有把錄制畫面調試好?”畫面能有什么要求,能完整記錄出警經過不就可以了嗎?看我滿是疑惑,師兄嘴角咧開一抹笑意,耐心地講解道:“執法記錄儀是可以保護我們的法寶。在外出警時,情況多變,我們不僅要保證記錄下整個過程,更要保證畫質清晰、內容翔實,所以每次在使用之前,一定要保證拍攝的是‘普通’模式,且保持一倍鏡,這樣才能保護我們自身的執法安全。”我恍然大悟,看似不起眼的一個處警裝備上的細節,竟也蘊藏著這么多奧妙。
第一次跟著師兄偵破小案件同樣令人印象深刻。一天傍晚,我們處理一起電動車電瓶被盜警情,案發地點在一個小區的樓棟之間。到達現場后,師兄直截了當地詢問受害人電瓶被盜的時間、地點以及電瓶的類型等,一套過程行云流水。正當我聽得入迷,默默贊嘆著師兄業務能力的專業與熟稔時,師兄吩咐道:“小李,我們分頭行動,把有用的監控錄像帶走。”說罷,師兄快步跑向一旁的監控,開始檢查,留下不知所措的我愣在了原地。怎么找?怎么把視頻拷貝下來?要聯系物業嗎?還是問問業主?無數的問題如流星一般匆匆在我的大腦里劃過,卻沒有一個留下痕跡。片刻過后,我的大腦仍是一片空白,只能尷尬地對著師兄的背影大喊:“師哥,等等我,我和你一起找!”警情處理結束后,師兄把我喊到了指揮室,耐心細致地教授我如何通過篩查范圍、縮小時間段,進而固定盜竊的具體時間,揪出藏在黑夜里的竊賊。

安全檢查

撰寫材料

走訪調查
在熟悉了基層一線民警應知應會的公安業務后,我正式成為了一名內勤民警。一下子,我那原本“寡淡”的微信列表生出許多置頂群聊,伴隨著此起彼伏“叮咚”的消息提醒聲和一串串的“未讀”紅點,“曲江收到”逐步融進了我的日常工作與生活。只要手機振動,身體便會“躍躍欲試”,準備接收新任務。內勤是一個能讓人快速成長的崗位,很多事情雖然不難,但需要花費不少的時間和精力。落實文件、報送信息、上傳下達,每天都會接觸不同部門的同事,了解各個工種的工作形式。
“科信大隊通知,請以上沒有修改數字證書原始密碼的民警及時修改新的密碼。”第一次在群里發出通知,對于“社恐”的我是個不小的挑戰。前輩們不回應我怎么辦?他們提出的問題我解決不了又如何處理?我忐忑地在工作群里敲出了文字,點擊發送,然后把手機端在手中。“我們早就修改過密碼了呀!”發聲的是戶籍民警,這位老同志工作經驗豐富、嚴謹認真,確實不會至今沒有修改密碼。我趕忙打電話給分局科信大隊詢問。原來,由于我們所戶籍大廳臨時搬去了街道辦,沒有內網可以登錄,所以未能及時檢測到民警密碼的改動。需要把數字證書在內網上相關系統重新登錄,做到在科信后臺留痕,方能解決問題。我趕緊在群里向老同志詳細說明情況,老同志也立刻回復了一聲“謝謝”。一句簡單的感謝,融化了我之前心中的所有顧慮。
經歷過迷茫、焦慮,才會成長。當接觸到了各種各樣的警情后,我熟悉了如何與不同背景、性格的群眾“打交道”;當逐漸熟悉了內勤崗位獨特的節奏后,我把每天的工作任務列在本上,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學習提升。慢慢地,工作逐步得心應手起來,一切都顯得水到渠成。昨日之困境,來日之淺談。未來是在解決當下一個個問題中延展出去的。
初入警隊時,派出所門外的梧桐樹還茂盛蒼綠,如今已只剩下枝干挺立在風中。起舞的落葉見證了我的成長。等到風再起時,老樹抽出新芽,曲江土地上終會出現一片新鮮絢麗的“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