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薪池,譚 輝,賓 厚
(湖南工業大學商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7)
隨著逆全球化到來,世界各國逐漸開始重視制造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制造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也是推進產業競爭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從2014年在非洲蔓延的埃博拉病毒到2020年在全球大范圍暴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各國的政府和市場又一次開始重視醫藥制造業的發展。另外,新冠的暴發也使得政府機關對應急物流等物流業的完善更加重視。從目前的國際大環境看,醫藥制造業與現代物流業不但迫切需要實現協調發展,還有實現協調發展的現實基礎。
在“國際雙循環,國內大循環”的背景下,分析我國醫藥制造業與現代物流業的協調發展,有助于對我國目前醫藥制造業與現代物流業協調發展做出客觀的判斷和評價,有利于二者合理調配資源,進而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提升我國的產業競爭力。
本文從投入、產出、規模和發展4個維度來對醫藥制造業與現代物流業的協調發展進行分析。根據指標體系的合理性和數據的可獲得性,建立如下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表1 醫藥制造業與現代物流業協調發展評價指標體系
本文選用 2009—2019年全國數據,各指標數據均由《中國統計年鑒》和《工業統計年鑒》等相關年鑒數據整理出來。本文參考鞠曉偉和趙樹寬[1]所構建的模型選取耦合模型來對全國的醫藥制造業與現代物流業的協調發展進行分析(見表2)。

表2 耦合協調度計算結果
具體來看,2009年政府同時提出新醫改方案和《物流業調整與振興規劃》,政府政策的推動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醫藥制造業與現代物流業的聯動發展。在2011—2013年協調度呈現下降趨勢,這是由于從2011年起醫藥制造行業進入高端技術時代,與此同時物流行業也面臨著升級轉型的問題,這3年內醫藥制造業和現代物流業行業內部的創新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二者的協調聯動發展。在2014—2019年協調度不斷提高,醫藥制造業與現代物流業的聯動發展的關系越發緊密:2015年提出“互聯網+”國家戰略和中藥現代化戰略;2016年的高鐵貨運開啟,國家允許第三方物流進入醫藥行業,為醫藥制造業提供專業的醫藥配送服務;2019年國內醫藥電商得到了突破性的發展。總體來看,醫藥制造業與現代物流業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努力朝著高協調高質量的方向發展。
通過灰色關聯度模型分析[2],進一步選出全國醫藥制造業與現代物流業相互作用下的最主要因素,從全國的醫藥制造業和現代物流業的基礎指標入手,進行關聯系數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灰色關聯度分析結果
從表3可以看出,對于X1和X3而言,現代物流業的9個指標中,與其關聯度最強的是高速鐵路營業里程,其值分別為0.924、0.762;對于X2、X6和X7而言,關聯度最強的是貨運周轉量,其值均大于0.7;對于X4和X8來說,關聯度最強的是貨運周轉量增長率,其值為0.737和0.766;X5與固定資產投入力度的關聯強度為0.797。總體而言,現代物流業對醫藥制造業的最主要脅迫因素是貨運周轉量。其可能的原因是醫藥產品對物流運輸的要求相對較高,周轉速度越快,藥物的變現速度就越快。
對于Y1和Y4而言,醫藥制造業的9個指標中,與其關聯程度較強的是成本費用利用率,其值分別為0.797和0.686;Y3、Y5、Y6和Y7都是與醫藥制造業中的R&D經費支出的關系程度最強;Y8和Y9是與利潤增長率的關聯程度較強,其值分別為0.766和0.726;而Y2則是與醫藥制造業中的經營收入關聯度最強。總體而言,醫藥制造業對現代物流業最主要的脅迫因素是R&D經費支出。原因可能是醫藥科技的進步,造成傳統的物流運輸已無法滿足醫藥制造業快速發展的需求。
本文從投入、產出、規模和發展4個維度來構建協同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利用2009—2019年的相關統計數據,得到以下結論:醫藥制造業與現代物流業整體的耦合聯動程度處于較為協同的狀態,表明其聯動發展的勢態良好;現代物流業的各指標中對醫藥制造業的最主要脅迫因素是貨運周轉量,而醫藥制造業中各指標對現代物流業最主要的脅迫因素是R&D經費支出。從目前的行業現狀來看,醫藥制造業與現代物流業的協同發展仍受到各類因素的影響,因此在以下方面提出政策建議。
1)提升醫藥制造業與現代物流業兩者整體的聯動發展水平。一方面積極響應政府政策,重視為醫藥制造業“卡脖子”技術提供的降稅免稅和補貼優惠政策,并推動物流數字化潮流,以實現與醫藥制造業的聯動發展;另一方面合理運用IIOT(工業互聯網)和TMS(物流運輸系統),提高醫藥產品從端到端的透明度,利用TMS合理規劃出最優的運送路徑,達到完善物流企業配送能力和質量的目的。
2)提升醫藥制造業和現代物流業兩者的聯動發展。一方面,對醫藥制造業實行智慧物流,實現實時信息共享,能夠在倉儲方面極大降低差錯率,提高產品出庫與入庫的效率,并根據產品的流動和制造周期所需的大概時間,讓醫藥制造商進行提前預測,減少產品的堆積,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另一方面,現代物流業要利用管理型人才對產業鏈中出現的相關問題進行優化,并提出相應的意見,再利用技術型人才對所提意見進行實踐操作,達到健全產業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