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京師大學堂藏書樓(圖書館)藏書建設述略

2023-02-15 08:42:12姚伯岳
大學圖書館學報 2023年1期
關鍵詞:圖書館

姚伯岳

京師大學堂成立于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戊戌年),光緒二十六年(1900,庚子年)因庚子事變停辦,此一時期的大學堂藏書樓可稱為戊戌大學堂藏書樓;光緒二十八年(1902,壬寅年)京師大學堂藏書樓重建,至光緒三十年(1904)藏書樓改稱圖書館,此一時期的大學堂藏書樓可稱為壬寅大學堂藏書樓;此后直到1912年5月3日改名北京大學校,則是京師大學堂圖書館時代。京師大學堂藏書樓(圖書館)的歷史貫穿京師大學堂始終,而藏書樓(圖書館)的藏書建設則是其中被濃墨重彩書寫的輝煌篇章。

1 戊戌大學堂藏書樓的藏書建設

戊戌大學堂藏書樓的存在只有不到兩年的時間,后期還趕上義和團進京的動蕩年月。但通過有關文獻記載,我們發現,大學堂藏書樓創立僅一年之后,其中文藏書即有可能已超過5萬冊,此外還有數量可觀的西文藏書[1]。

1.1 強學會“書藏”與官書局“藏書院”的藏書

與戊戌大學堂藏書樓藏書建設有關的是在其成立之前的強學會“書藏”與官書局“藏書院”。光緒二十一年(1895)八月,維新派的主要領袖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在北京發起成立強學會,十月改名為強學書局,同年十二月被查封,改為官辦,改名為官書局,吏部尚書孫家鼐被委任為督辦[2]。

強學會建立后,得到一些維新人士的白銀捐款,并從英、美大使等處獲贈一部分西文圖書和地圖、儀器,于是便在北京琉璃廠設立了“書藏”,廣集圖書,供人閱覽。孫家鼐接管官書局后,隨即在強學會“書藏”的基礎上創立“藏書院”,并派專職的司事和譯官收掌書籍,同時大力搜采中外圖書。當時官書局藏書院的中文圖書主要有列朝圣訓、欽定諸書,各衙門現行則例、各省通志、河漕鹽厘等各項政書,以及經史子集四部中有關政學術業之書,西文圖書的數量也有相當規模。

光緒二十四年五月十五日(1898年7月3日),光緒皇帝諭令設立京師大學堂, 委派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孫家鼐為管學大巨。當時兼任官書局督辦的孫家鼐順勢將官書局并入京師大學堂,成為其印刷出版機構,并使用石印、鉛印技術印刷圖書,工部侍郎周暻為首任經理。但沒有證據表明,官書局的藏書并入到了大學堂藏書樓。作為京師大學堂附屬的出版印刷機構,官書局在合并后完全可以保留其原有藏書。據光緒二十七年十二月十四日(1902年1月23日)《外務部為清點官書局損失事致大學堂咨文》稱:“至局中房間機器書籍,除拳匪燒毀洋文書外,損失無多[3](96)。”由此看來,官書局的藏書并沒有在庚子事變中與大學堂藏書樓的藏書一起被全部損毀,中文藏書大多幸存了下來。但官書局藏書后來命運如何?迄未有人做過研究,期待今后能有人破解此謎。

1.2 通藝學堂圖書館藏書

光緒二十三年正月十一日(1897年2月12日),張元濟聯合陳昭常、張蔭棠、何藻翔、曾習經、周汝鈞、夏偕復等人集資開辦了西學堂(隨后由嚴復改名為通藝學堂),地點在北京宣武門象坊橋。同年十二月初三(1897年12月26日),張元濟奏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批準設立通藝學堂呈文獲批[4]。

張元濟在通藝學堂創建伊始,就高度重視學堂的藏書建設。在1897年他給時任上海《時務報》經理汪康年的多封信中,均提到請汪康年為通藝學堂捐書并代購圖書資料之事[5]。據光緒二十四年九月十八日(1898年11月1日)的《國聞報》報道,通藝學堂所藏“中洋文書籍、圖畫以及儀器等件,亦均小有規模”[6]。當時編纂出版的《通藝學堂章程》,正文分為宗旨、事業、分職、教習、學生、修費、課程、考試、獎勵、籌款、用款、議事十二大部分,在“事業”部分第三條“學堂所宜設立以資講習者”下,列舉了九項設施:“一講堂,二誦堂,三演驗所(俟有經費再議舉辦),四圖書館,五閱報處,六儀器房(俟有經費再議舉辦),七博物院(俟有經費再議舉辦),八體操場(俟有經費再議舉辦),九印書處(俟有經費再議舉辦)[7]。”其中講堂、誦堂、圖書館、閱報處之后都沒有標注“俟有經費再議舉辦”,說明都是已經實際存在的。該《章程》末尾還有三個附錄,依次是《讀書規約》《圖書館章程》和《閱報處章程》的全文。有專家認為,通藝學堂是近代中國最早以“圖書館”之稱命名其藏書處所的教育機構[8]。

在張元濟的艱苦努力下,通藝學堂辦得生氣勃勃,成為清末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幟,也受到支持變法的大臣和光緒皇帝的贊揚和肯定。管學大臣孫家鼐曾推薦張元濟為京師大學堂總辦, 并得到了光緒皇帝的批準。但隨著戊戌變法失敗,張元濟被革職永不敘用,通藝學堂也遭停辦。據光緒二十四年九月十八日(1898年11月1日) 的《國聞報》報道:“自張主政(即張元濟)因罷官之后,此學堂遂無人接辦。肄業各學生因八股取士已復舊制.亦各意存觀望,紛紛告退。張主政因將學堂中所有書籍器具及積存余款開列清單。呈請管學大臣孫中堂(即孫家鼐)將通藝學堂并入京師大學堂,聞日前已由管學大臣派人接收[6]。”

通藝學堂對京師大學堂最實質的貢獻就是其書籍器具,這也是京師大學堂藏書樓為何在開辦不久即有較多藏書的原因之一。可惜這些藏書在庚子事變中與京師大學堂藏書樓其他藏書一起被損毀殆盡,至今未見有孑遺留存。

1.3 藏書樓第一任提調李昭煒時期的藏書建設

2013年,北京大學圖書館古籍編目人員在未編目古籍中發現了一部朱印刻本《大學堂書目》,是京師大學堂藏書樓第一任提調李昭煒(1840—1912)于光緒二十五年(1899)四月編纂的一份大學堂藏書目錄。全書分為經部、史部、子部、集部、叢書部、西學六部,每部末尾都印有如下題記:“以上之書目大半均於己亥春到堂,以后續添另行附刊。光緒二十五年己亥清和月提調李昭煒謹記。”《大學堂書目》收錄圖書分類統計見表1,由于個別著錄沒有明確標明冊數,所以無法統計,實際冊數一定大于44964冊,應該有將近5萬冊。

表1 《大學堂書目》收錄圖書分類統計

李昭煒于光緒二十四年(1898)八月任藏書樓提調,同時兼任官書局提調,次年五月升任詹事府詹事,短短九個月時間,藏書樓藏書即達到如此規模,可見大學堂藏書樓成立后的藏書建設是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的。

1.4 藏書樓第二任提調駱成驤時期的藏書情況

光緒二十五年(1899)五月,大學堂原稽查功課提調駱成驤(1865—1926)接任大學堂藏書樓第二任提調,直到次年七月九日(1900 年8月3日)京師大學堂暫時停辦,共在職一年零兩個月[9],為時不算太短。駱成驤還專門刻制了一枚“提調駱監置書”的印章,鈐蓋在經他之手購進的圖書上,可見駱成驤對藏書樓的藏書建設也是非常重視的。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有一件《大學堂藏書樓所有光緒二十五年冬季添購各種書籍價銀部冊數目存案清冊》,即其任上所為。其中列舉了《行水金鑒》等四百余冊大學堂藏書樓新購置的中文書籍[10](461-462),部分內容見表2。后來在抗戰期間被日本強行掠走的《中俄交界全圖》,也是在駱成驤任職期間用40兩銀子購進的[10](543)。

表2 《大學堂藏書樓所有光緒二十五年冬季添購各種

1.5 戊戌大學堂藏書樓的西文圖書收藏

戊戌大學堂藏書樓除了中文藏書外,西文圖書的藏書建設也同時在緊張進行。1899年6月19日上海出版的著名英文報紙North-ChinaHeraldandSupremeCourtandConsularGazette(《北華捷報及最高法庭與領事館雜志》)第1104頁在標題ThePekingUniversity下有這樣一段報道:

The usual Tientsin “reports of the closing of the Imperial University”, have, like the ass turning a Chinese mill, come round again. Meanwhile, buildings to accommodate 160 more students are rapidly approaching completion, and the first large instalment of books for the foreign library will soon be on the shelves of the great “T’sang Shu Lou”. Let us hope that it will be only the beginning of a collection fit to radiate “sweetness and light” from the “Book-storing Tower” to all the inhabitants of the University and of Peking too.

沈弘先生曾將這段英文報道翻譯成中文[11]:

通常發自天津有關關閉京師大學堂的報道, 就像驢子拉磨那樣, 轉了一圈, 又傳到了我們這里。與此同時, 可以容納160多個學生的樓群正迅速接近完工。西文圖書館的第一批藏書即將在偌大的藏書樓擺上書架。我們希望這只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而這批圖書收藏終將從藏書樓頂上向大學堂的所有成員, 乃至整個北京城的居民, 放射出甜蜜和光明。

這段報道說明,戊戌大學堂藏書樓的西文藏書建設進展順利,并準備好了獨立的館舍來庋藏,同時對社會開放。可惜的是,這一進程在即將完成之際,竟趕上庚子事變而不幸夭折。

戊戌大學堂有許多外文教習,其西文總教習丁韙良在庚子事變第二年出版的著作《漢學菁華: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及其影響力》(TheLoreofCathyortheIntellectofChina)中說:“義和團焚燒翰林院藏書樓,將京師最豐富的圖書收藏付之一炬,將京師大學堂藏書樓的藏書投入水中浸泡毀壞[12]。”

根據各種史料記載,包括丁韙良藏書在內的京師大學堂所藏西文圖書確實遭到義和團的故意毀壞,而且毀得很徹底。由于這批西文書沒有目錄存世,所以戊戌大學堂藏書樓曾有多少西文藏書就永遠是一個謎了。

2 壬寅大學堂藏書樓的藏書建設

戊戌年建立的大學堂藏書樓的藏書基本都在庚子事變中毀掉了。壬寅年重建的大學堂藏書樓幾乎是在一片空白的基礎上重新進行藏書的建設,所以必須多措并舉,迅速見效。

2.1 征調、購訪官書局印書及其他中外圖書

光緒二十七年十二月初一日(1902年1月10日),上諭大學堂重新開辦。次年正月初六日(1902年2月13日),張百熙向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上奏《奏陳籌辦大學堂大概情形折》,提出快速充實大學堂藏書樓藏書的諸多辦法:“查近來東南各省,如江南、蘇州、杭州、湖北、揚州、廣東、江西、湖南等處官書局,陸續刊刻應用書刊甚多,請準由臣咨行各省,將各種調取十余部或數部不等。此外民間舊本、時務新書、并已譯未譯西書,均由臣擇定名目,隨時購取,歸入藏書樓,分別查考翻譯[3](107)。”

向各省官辦書局無償征調其所出版的圖書,類似于西方近代開始實施的圖書呈繳本制度。京師大學堂在成立之初,其藏書樓相當于當時的國家圖書館,可以無償接受各省官書局出版的圖書,直到1909年才由新成立的京師圖書館取代了其這一資格。

管學大臣張百熙的咨文其實是發到各省的行政當局,而不是直接發到各省官書局。地方上的總督、巡撫等也很配合,迅速指示本省官書局挑選圖書,送交京師大學堂。如光緒二十八年十月十九日(1903年11月18日),廣東巡撫繳送廣雅書局出版圖書100種,每種3部,共計300部[10](472);光緒二十八年十二月初四日(1903年1月2日),湖北巡撫繳送湖北官書局出版圖書17箱[10](474);光緒二十九年二月初六日(1903年3月4日),浙江巡撫繳送浙江書局出版圖書一次送書73種、計406部[10](477-479)。光緒二十九年四月初九日(1903年5月5日),江蘇巡撫繳送江蘇書局出版圖書174種、圖歌3種,每種4部,共計696部、圖歌12張[10](476)。

湖南的做法有些特別,他們沒有將該省官書局思賢書局刊印的全部圖書呈送京師大學堂,而是僅選取了《地輿圖說》10張、《湖南通志》6部、《湖南文徵》6部、《曾文正公全集》6部,裝為6箱送上,同時還附了一個思賢書局刊印圖書目錄。張百熙收到這批書后顯然不很滿意,于是在書目中親自選取15種,要求每種按其特意標出的4部、6部、10部不等的部數呈繳,其他各書則可以減至每種2部呈繳。這件事可以說是此次各省官書局向京師大學堂呈繳各自刊印圖書的一個小插曲。

除呈繳官書局刊印圖書之外,地方官員還紛紛將本地編纂刊印的有代表性的圖書專門贈送給京師大學堂,以彰顯其政績。如:光緒二十八年十一月十二日(1902年12月11日),云南提督派專差黃玉成等送《云南通志》一部給大學堂[13](8);光緒二十八年十一月十四日(1902年12月13日),廣東布政使差人將粵省官書局所刊《全唐文》一部帶解進京送大學堂[13](8);光緒二十九年五月十三日(1903年6月8日),順天府贈送《順天府志》一書給大學堂藏書樓收存[13](11)。光緒二十九年四月初十日(1903年5月6日),江蘇巡撫恩壽咨送《圣諭像解》100部給京師大學堂,并請分發各學堂[10](466)。

大學堂在征調各省官書局刊印的傳統內容的圖書之外,還大力搜訪新學圖書。如光緒二十九年六月,張百熙委派候選知縣屠寄赴上海等處訪查搜集各種新書[10](491);光緒二十九年十月,委派大學堂副總辦姚錫光親自到上海調查書籍、儀器價格等情況,以便大學堂制定采訪計劃、編制相關預算[13](19)。

張百熙提出的第三種方法亦即“已譯未譯西書”的征調也得到了具體施行。

早自光緒二十四年五月,京師大學堂就在上海開設譯書局,下設編譯學堂,招生60多名,每年經費二萬兩白銀。后因庚子事變,京師大學堂暫時關閉,譯書局業務也暫時停頓下來。壬寅年(1902)京師大學堂重新開辦;三月,所附設之譯書局先在北京開辦,總辦為嚴復。同年四月初一,又在上海開設譯書分局,總辦為內閣中書沈兆祉。上海譯書分局每翻譯完一批書,即由沈兆祉呈送大學堂管學大臣審定,決定是否印行,原書則交藏書樓典藏。從光緒二十九年四月二十五日(1903年5月21日)至光緒三十年六月初二日(1904年7月14日)一年多時間,沈兆祉多批次向管學大臣呈送上海譯書分局所譯之書稿及原書[13](19-22):

第一批:《學校改良論》2冊,《歐美教育觀》2冊,《愛國心》1冊,《中學礦物學教科書》1冊,《垤氏實踐教育學》5冊,《新體歐洲教育史要》3冊,《實驗學校行政之職員兒童篇》3冊,共17冊,原書7冊。

第二批:《實驗學校行政法內之立法司法外政篇》4冊,《泛論設備篇》2冊,《格氏特殊教育學》2冊,《西洋倫理學史》2冊,并原書4冊,共14冊。

第三批:《博物學教科書植物部》2冊,《美國通史》5冊,《教育古典》2冊,《德意志教授法》4冊,《兒童矯弊論》3冊,共16冊,并原書4冊。

第四批:《財政學》6冊,《地文學》4冊,《礦物學教科書》1冊,《博物學教科書生理部》2冊,《經濟統計學》上編4冊,共17冊,并原書5冊。

第五批:《今世歐洲外交史》上篇10冊,《經濟統計學》下篇4冊,《天文淺說》4冊,《博物學教科書·動物部》4冊,共22冊,并原書4冊。

光緒三十年六月初二日(1904年7月14日)呈送的第五批也是最后一批。次月,上海譯書分局停辦。

湖北洋務譯書局創辦于光緒二十八年十一月,到次年九月,就譯印成書11種,譯成待印稿19種,局中還搜集其他翻譯學塾譯印之書,加上各種地圖數十種,一時也蔚為大觀。這些書內容包括外交、政治、教育、法律、建筑、物理、地理、語言等各個方面,大多為各級學堂所需之書,所以湖北巡撫將已譯印各書及該局譯印書目隨時送呈京師大學堂,以便京師大學堂及時告知全國各級學堂購置。這些送呈之書隨后均歸大學堂藏書樓收藏。

各駐外使領館也積極將相關圖書資料送交大學堂藏書樓收藏。如光緒二十八年十一月初一日(1902年11月30日),應張百熙之請,駐美大使將所收集之美國各學堂章程共13本送交大學堂;光緒二十九年九月初四日(1903年10月23日),使俄大臣胡咨送大學堂譯印《東三省鐵路圖》4幅、《悉畢利鐵路簡圖》1幅[10](491);光緒二十九年八月二十五日(1903年10月15日),使日大臣蔡鈞咨送《西伯利亞大地志》1部2本給京師大學堂[10](491)。

京師大學堂一直有許多外國教習,戊戌京師大學堂的外國教習以歐美人士為主,其代表人物為總教習丁韙良;壬寅京師大學堂的外國教習則多聘用日本人,其代表人物就是服部宇之吉。服部宇之吉積極參與了壬寅大學堂藏書樓外文書的采購,從歐美、日本購進各類科技圖書。據光緒二十九年九月二十五日(1903年11月13日)《大學堂教習服部宇之吉采購外國圖書價目單》[3](204)所載:

光緒二十八年冬領銀貳千伍百兩,之后由日本及西洋購各種之書。其圖書隨到隨時將圖書及其目錄交付藏書樓,請其查收。今將書價開列于左:

一、本教習由德國萊府書肆所購之圖書(英法德書均有)壹百四十五部、三百肆拾肆冊。由德法及上海所購雜志三部,其書或一年四拾八冊,或一年數冊不均,各將其一年份書價均已交付。由德國所購《馬伊牙百科全書》,每月出書一冊,約二年方可完。今接到四冊,其價亦已交付。其所余則每書到開賬。以上三種其價共合銀壹千六百叁拾五兩,由德國及上海等運到天津或北京,運費及信費均有。

二、本教習由英國所購百科全書壹部叁拾伍冊,其價銀肆百兩。此書分兩回出書,第一期貳拾五冊,已收到,在藏書樓。所余拾冊中歷十月可以收到。

三、太田教習回國之前,在日本所購英德書陸拾捌部、玖拾貳冊,另有世界大地圖五張(附說明書伍冊),已開單將該圖書交付藏書樓。其價銀肆百肆拾捌兩。

以上三項共合銀貳千肆百捌拾叁兩。

服部宇之吉分別從德國、英國、法國、日本等國購書,采購范圍包括英法德等各類西文圖書、百科全書、雜志、地圖等,在不到一年時間內購書200余種、500余冊,花費白銀2483兩,預領的2500兩白銀所剩無幾。

大學堂藏書樓也直接通過國外書商購書,如1903年曾與德國佛克書局取得聯系,書商送來各專用書目10本,供藏書樓購書參考。

圖書之外,報刊的訂購也是大學堂藏書樓藏書建設的重要方面。據光緒二十九年十月初五日(1903年11月23日)《大學堂藏書樓為請撥秋季報費事致支應處移會》[3](204-205)所載,該年七、八、九三個月所訂購之報章共計銀柒兩貳錢又京錢貳佰壹拾吊,共合京足銀貳拾叁兩柒錢肆分,所訂報刊有:《大公報》《中外日報》《天津新聞》《上海新聞》《順天時報》《閣抄匯編》《北洋官報》及各種畫報等。

總之,壬寅大學堂藏書樓藏書建設的力度很大,諸措并舉之下成效顯著,各地各類圖書迅速大量地匯集而來,很快就超過了戊戌大學堂曾達到的藏書數量。

2.2 同文館“書閣”藏書成為大學堂譯學館藏書

光緒二十七年十二月初二日(1902年1月10日)上諭:“昨已有旨飭辦京師大學堂,并派張百熙為管學大臣,所有從前設立之同文館,毋庸隸外務部,著即歸并大學堂,一并責成張百熙管理,務即認真整飭,以副委任[3](94)。”

同文館又稱京師同文館,建于清咸豐二年(1862),是我國官辦新式學校的開始,可算是京師大學堂的前身之一。光緒二十八年(1902)十二月,同文館歸屬重建的京師大學堂,成為其翻譯科,次年三月又改稱譯學館,曾廣銓先后擔任翻譯科總辦和譯學館首任監督。

同文館在建立之初就注意對圖書的收集。經過多年的積累,同文館的藏書特別是外文圖書,日漸豐富,并有名曰“書閣”的專門藏書處。光緒十三年(1887)的《同文館題名錄》記載:“同文館書閣存儲洋漢書籍.用資查考。并有學生應用各種功課之書,以備分給各館用資查考之用。漢文經籍等書三百本,洋文一千七百本,各種功課之書、漢文算學等書一千本。除課讀之書隨時分給各館外.其余任聽教習、學生等借閱,注冊存記,以免遺失[14]。”可見,到1887年時,同文館書閣已有藏書及各類教科書3000本。

1902年同文館并入京師大學堂后,館址由原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院內東側遷至東安門內北河沿(也就是后來北京大學三院的位置),其原有的“書閣”藏書也隨遷至新的譯學館處,仍自成體系,并未與大學堂藏書樓藏書合并[15]。

當年同文館系隸屬于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有單獨的經費支持,購書經費也有一定保障。歸并到京師大學堂之后,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不再單獨為其撥款,而大學堂經費并未因此而增加,造成同文館運行經費緊張,購書經費也難以保證。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現存有一份京師大學堂譯學館藏教科書和教學參考書的目錄,分為甲、乙、丙、丁、戊5個書柜,其中甲柜有理科書約1000余冊,其他書柜也大多為洋裝的文、理各類圖書,也有一些古籍圖書,如丁柜里存有《二十四史》等。至于這份目錄是否為譯學館藏書的全貌,目前尚不得而知。

3 京師大學堂圖書館的藏書建設

1904年1月,根據新頒布的《奏定大學堂章程》,大學堂藏書樓改稱圖書館。大學堂圖書館在繼續接受各省官書局調撥圖書的同時,也想方設法加強藏書建設。

3.1 通過各種途徑購買外國圖書

為了收集各種新學、西學圖書,尤其是國外的出版物,京師大學堂圖書館繼續請洋教習在海外購書,如光緒三十一年十月十八日(1905年11月14日),大學堂圖書館又收到服部宇之吉代購之數學、物理、動物、教育、歷史五科書籍,共185部、223冊[10](491-496)。

除此之外,大學堂圖書館還利用各種渠道采購外國圖書,如1905年致函駐英國公使張大人:“書目想已收到。敝堂需教科書甚急,乞速購寄。寄價錢若干,得即匯大學堂齋[16]。”類似的請各駐外公使幫助購買圖書的例子不一而足,北京大學檔案館現存檔案中多有當年圖書館與各駐外公使關于代購圖書的往來函件。

3.2 接受私人捐贈

在現今北京大學圖書館150萬冊館藏古籍中,有大量來自于私人藏書。京師大學堂圖書館接受捐贈的第一批私人藏書是清末著名藏書家方功惠的碧琳瑯館藏書。

方功惠(1829—1897),字慶齡,號柳橋,湖南巴陵(今岳陽)人。父宗徽,字慎夫,官至廣東清道司巡檢。方功惠以父蔭任廣東監道知事,在廣東為官三十余年,歷任番禺、南海、順德知縣,代理廣州糧道通判,代理潮州鹽運使,曾三次代理潮州知府。因替左宗棠平西籌餉有功,被奏為道員,仍留廣東任職。方氏自幼嗜書,藏書處名“碧琳瑯館”,又有“芙蓉館”“玉笥山房”“傳經堂”“蕓聲室”等堂號。收有潘仕成、伍崇曜、吳榮光等人藏書;又多次到日本購書,購得日本曼殊院、尾張菊地氏、知止堂乃至佐伯文庫等著名藏家舊藏,時間比楊守敬至日本訪書還早數年。所藏珍秘本極多,最盛時有宋本40余種、元本60余種,尤以明人詩文集為特色。“碧琳瑯館”總藏量先后計50萬卷,藏書之富一時“為粵城之冠”,當時幾乎可與陸氏皕宋樓和丁氏八千卷樓相匹敵。其家藏書之目錄有《碧琳瑯館書目》四卷,著錄其藏書3500余種;《碧琳瑯館珍藏書目》四卷,著錄各類珍本約2000種。又有藏書題跋《碧琳瑯館藏書記》,收錄方氏藏書題識75篇。輯刊有《碧琳瑯館叢書》收書44種,多海內孤本秘籍。清末李希圣所撰《雁影齋題跋》和《雁影齋讀書記》,也是根據方氏藏書撰成的。

方功惠卒于光緒二十三年(1897)。次年八月,其孫方朝坤(1865—1902,字癡庵,號湘賓,附貢生,知府用候選同知)[17]用海船將碧琳瑯館全部藏書由海路從廣州運到天津,再轉運北京,存放在琉璃廠工藝局中發售,數十萬卷藏書連楹充棟,占滿了幾十個書架。方朝坤還聘請其友湖南同鄉李希圣經營整理這些古籍,李希圣據此編撰《雁影齋題跋》,為其中最善之本撰寫題跋八十八篇。庚子事變,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方朝坤棄書南逃,兩年后不幸離世。光緒三十一年(1905),方功惠之子方大芝(1)尋霖主編《湖南氏族遷徙源流》(岳麓書社,2010年版)第157頁載方功惠家族譜系派字為“祖德宗功大,朝榮國慶增”,則方大芝應為方功惠之子。在當時已擔任京師大學堂提調的李希圣的引薦下,將售賣之余的碧琳瑯館藏書全部捐獻京師大學堂藏書樓。方大芝在其所上捐贈藏書的奏折中說:“大學堂首創京師。卑職適赴引來京,躬逢其盛,觀感之深,匪言可喻。每欲自效,苦于無由。繼見學堂內有藏書樓一所,新出書籍收采頗富,而舊本秘冊尚未完備。卑職不敏,敢引為己任,愿將家藏舊籍全數報效,藉此以開風氣,而資鼓舞[18]。”時任大學堂總監督張亨嘉在光緒三十一年七月十五日(1905年8月15日)所上的《奏報知縣方大芝捐書請予獎勵片》,將這件事情說得更為詳細:“再準總理學務處發交四品銜盡先直隸州廣東試用知縣方大芝捐置大學堂書籍一稟、書目一單,并咨由大學堂酌辦等因,旋由方大芝將所捐各書千八百八十種共二萬二千一百十七冊弆送來堂。當飭書賈切實估計,共值銀一萬二千余兩。臣查大學堂特設圖書館一所,廣收古今中外書籍,以期闡發智識,擴充見聞,意甚善也。惟專恃公款購置,限于財力,每苦未能完備。方大芝獨以家藏書籍捐置學堂,雖據稱不敢仰邀議敘,惟查近年各省捐助學堂經費之案,均蒙優予獎勵。今方大芝捐數既鉅,臣未敢壅于上聞,應如何給獎,以示激勸之處出自逾格鴻慈。謹附片具陳,伏乞圣鑒訓示,謹奏[19]。”

由此可知,方大芝捐送的圖書共計1880種、22117冊,當時約值銀12000兩。方氏所捐書多為古籍善本,北京大學圖書館收藏古籍善本書即從方氏捐書開始。

3.3 政府機構撥贈大部頭圖書

各級政府機構撥贈圖書也是京師大學堂圖書館重要的藏書來源之一,其中很多是大部頭的難得之書。如光緒三十年(1904)四月,大學堂由外務部領得《古今圖書集成》一部,為光緒二十年(1894)上海同文書局照原大影印的石印本,流傳極少,現仍完好庋藏在北京大學圖書館[20]。宣統二年二月二十六日(1910年4月5日),大學堂從學部領到《大清會典》3部,系光緒二十五年(1899)石印本,全書100卷、事例1220卷、圖270卷,每部分裝494冊、82函,是清代五次纂修《大清會典》中最后一次的產物[15](23)。

3.4 通過各地官私途徑購求圖書

光緒三十四年(1908),京師大學堂籌辦分科大學,而分科大學圖書館的建設是保障分科大學正常開辦的重要因素。于是京師大學堂又一次開始向各省官書局求助,為即將開辦的分科大學圖書館進行藏書建設。但這次向官書局求書不是免費征調,而是花錢購買。據宣統元年八月初九日(1909年9月22日)《京師大學堂咨請各省提學使購書寄京文》稱:“本堂開辦分科,遵照奏定章程設立圖書館,廣置中外各種圖書,以備學生參考之用。查江蘇、江寧、江西、浙江、廣東、湖南、湖北諸行省向有官書局,并省城內外各書局、書坊出售各種圖書。茲特開單寄呈,敢祈照章飭購,覓便寄京,或由委員攜解來京,交本堂查收……惟須九月運解到京,以為開學之用[13](40)。”

各省官書局對此求助積極響應,僅湖北官書局就揀選本局出版圖書425部,裝大木箱22只,送交大學堂[3](282)。宣統二年正月(1910年2月),江南官書局一次就給大學堂寄售各類圖書325部[21]。1910年3月7日,江寧提學使李瑞清為購書事咨大學堂,稱已將奉購書籍12箱于本年正月十九日送交金陵招商輪船局查收轉運。

除了從各省官書局進書和接收捐贈外,京師大學堂圖書館還很注重采訪民間書籍。在方氏贈書之后,繼續通過各種方法訪求民間圖書,經過數年努力,購置了大量民間刻本和流散的古籍善本,其中包括一些宋元刻本、明清抄本等珍貴文獻。

4 結語

據宣統二年(1910)圖書館經理官王誦熙主持編撰的《大學堂圖書館漢文圖書草目》統計,截止到宣統元年(1909),大學堂圖書館僅中日文藏書就有8000余種。經查今北京大學圖書館古籍書目數據庫,鈐蓋“大學堂藏書樓之章”藏印的館藏古籍書目記錄有994條;鈐蓋“大學堂圖書館收藏記”藏印的館藏古籍書目記錄有524條之多,合計1518條,這還僅是自2006年以來對北京大學圖書館近40萬冊未編目古籍進行原始編目后的一個統計數字。原已編目的古籍和舊平裝、精裝圖書中,京師大學堂原藏書的數量肯定要比這個數字多得多。京師大學堂藏書樓(圖書館)收藏的外文圖書數量目前還缺乏相關的統計,但從民國初年即在原圖書館西側開設一座棟宇壯觀的西文閱覽室來看,其西文圖書的收藏也應有相當規模。希望今后能夠有人開展這項研究。

總之,貫穿京師大學堂藏書樓(圖書館)始終,藏書建設一直備受重視,成效顯著,使京師大學堂以其雄厚的文獻典藏而無愧于全國最高學府的稱號。

猜你喜歡
圖書館
去圖書館坐坐
發明與創新(2021年6期)2021-03-10 07:13:54
圖書館
圖書館里送流年
圖書館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12
夜間的圖書館
幽默大師(2019年5期)2019-05-14 05:39:38
圖書館里的小驚喜
圖書館 Library
幼兒畫刊(2018年11期)2018-12-03 05:11:44
時間重疊的圖書館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40
圖書館
小太陽畫報(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飛躍圖書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日韩欧美|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亚洲黄色成人| 亚洲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 欧美在线伊人|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 91福利国产成人精品导航| 1级黄色毛片|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 精品人妻一区无码视频| 伊人网址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2022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在线中文字幕网|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国产资源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91精品免费网址在线| 亚洲激情区| 性色一区| 亚洲Va中文字幕久久一区|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色综合狠狠操| 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偷国产偷在线高清|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日韩最新中文字幕|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日韩美毛片|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91成人在线观看视频| 97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国产97区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在线观看无码av五月花| 亚洲浓毛av|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在线看片| 五月六月伊人狠狠丁香网| 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网欧美| h网址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看| 亚洲无码高清免费视频亚洲| 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91原创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深爱在线| 亚洲综合第一区| 国产丝袜丝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三级| 中国国产高清免费AV片| 日韩激情成人| 91在线国内在线播放老师| 国产超薄肉色丝袜网站|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18禁动漫无码|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毛片免费在线| 美女一级毛片无遮挡内谢| 久久综合AV免费观看| 欧美亚洲另类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色吧|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不卡无码网| 中国国产A一级毛片| 黄色网在线| www.99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思思热在线|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 亚洲色成人www在线观看| YW尤物AV无码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7777| 91精品专区| 国产成人亚洲无吗淙合青草|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毛片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