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雪瑩
(煙臺科技學院,山東煙臺 265600)
兒童音樂教育的目標是通過音樂學習和音樂體驗,培養兒童對音樂的興趣和欣賞能力,并促進他們的音樂素養和創造力的發展。重點是通過使用適合兒童的教學方法和資源,如歌曲、音樂游戲、舞蹈和樂器等,引導和培養兒童對音樂的興趣。教師可以讓兒童積極參與音樂活動,并通過親身體驗音樂的樂趣來激發他們的興趣。兒童視唱練耳是一種訓練音樂聽力和演唱能力的方法,通過聽、唱來模仿和演繹樂曲,提高他們對音高、節奏和音樂結構的感知和理解能力。通過視唱練耳的學習,兒童可以逐漸提高對音高的辨別和準確唱出特定的音符、音程和音階,有助于培養學生對節奏的感知,包括準確把握節拍、節奏型和音樂中的復雜節奏結構。以此來達到培養兒童音樂聽覺敏感性和準確性的目標。
兒童視唱練耳教學在音樂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通過視唱練耳,兒童可以培養準確的音感,對音高、音程和旋律的敏感性以及對音樂表達的能力。孩子們可以學會準確地辨別不同的音高和音名,培養出敏銳的聽力感知能力。具體有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一)音高訓練
音高訓練是培養兒童對音高準確感知和辨別能力的重要環節。可以先從簡單的自然大調(C大調音階)進行練習。首先,教授兒童C大調音階的模式:C-D-E-F-G-AB-C。通過在鍵盤上的位置來展示音階的位置。其次,引導兒童逐個練習C大調音階中的音符。可以從低音的C開始,讓兒童唱出這個音符,然后逐漸向上演唱音階中的其他音符。重復這個過程,確保兒童能夠準確地辨別和演唱每個音符。再次,可以采用唱唱看活動讓兒童模仿教師或錄音中演唱的C大調音階。教師先演唱整個音階,然后使用手勢或指揮引導兒童跟隨著唱,以此來幫助兒童掌握正確的音程和音高。
(二)音名學習
逐步教授孩子們音符的名稱和符號,讓他們能夠將聽到的音高與相應的音名聯系起來。可以使用記憶卡片或游戲的形式,幫助孩子們記憶音符的名稱,并與其對應的音高建立聯系。有以下幾種方法:
1.記憶卡片游戲:準備一組記憶卡片,上面分別寫有不同的音符名稱和相應的音高。將卡片洗勻后,讓孩子們翻開一張卡片,嘗試快速辨認出音符的名稱和音高,并與其對應的卡片配對。這種記憶卡片游戲可以幫助孩子們通過視覺記憶來學習音符的名稱和音高。2.音符拼圖游戲:制作一個音符拼圖,將不同音符的圖形分成若干塊。讓孩子們拼湊出正確的音符形狀,并在拼圖上寫下對應的音符名稱和音高。通過拼圖游戲,孩子們可以通過觸覺和視覺的參與來記憶音符的名稱和音高。3.音符闖關游戲:設計一個音符闖關游戲,設置不同的關卡,每個關卡都有特定的音符名稱和音高要求。孩子們需要通過聽到的音高和識別音符名稱的能力,順利通過每個關卡。這樣的游戲可以增加趣味性和挑戰性,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4.創意繪畫:鼓勵孩子們通過繪畫的方式來記憶音符的名稱和音高。可以讓他們用顏色和形狀來表示不同音符,同時在繪畫中寫下相應的音符名稱和音高。這種創意繪畫可以幫助孩子們以視覺和觸覺的方式深入理解和記憶音符的名稱和音高。
這些記憶卡片、游戲和創意活動可以使音符的學習變得有趣和互動。通過不斷的練習和參與,孩子們可以逐漸記住音符的名稱和音高,并與其對應的符號建立聯系。重復和多樣化的練習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們鞏固記憶,提高他們的音符識別能力和音高感知能力。
(三)聽音辨音
通過聽音辨音的活動訓練孩子們準確辨別不同的音高和音名。播放一系列的音符或簡單的旋律,讓孩子們根據所聽到的聲音來辨別和回答相應的音名或音高。
1.單音辨別:開始時,讓兒童專注于辨別不同的單音。播放一系列的單音,讓兒童判斷這些音高是升高、降低還是保持不變的。可以使用樂器演奏、音頻錄音或音樂軟件來播放單音。2.音高比較:播放兩個音高不同的音符,讓兒童判斷哪個音高更高或更低。逐漸增加音高差距的難度和速度,挑戰兒童的音高辨別能力。3.音程辨別:讓兒童辨別不同的音程,即兩個音符之間的距離關系。可以播放一系列的音程(如上行的第二音程或下行的第三音程),要求兒童判斷這些音程是升高、降低還是保持不變的。4.聽辨旋律:播放簡短的旋律,讓兒童辨別其中的音高變化。可以逐漸增加旋律的復雜度和速度,讓兒童在聽辨中鍛煉音高感知能力。
(四)游戲化學習
將音高和音名學習融入游戲中,增加趣味性和互動性。可以設計音樂謎題、記憶游戲或唱歌比賽等活動,讓孩子們在競爭和娛樂中學習和應用音高和音名的技巧。這樣的游戲化學習方法能夠激發孩子們的學習動力,并提高他們的參與度和記憶力。
1.音樂謎題:設計音樂謎題,讓孩子們通過解答問題或猜測答案來學習音高和音名。例如,給出一個音符的音高,讓孩子們猜測它的音名是什么,或者給出一個音名,讓孩子們找到對應的音符。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能力設計不同難度的謎題。2.唱歌比賽:組織唱歌比賽,讓孩子們在競爭和娛樂中學習和應用音高和音名的技巧。可以選擇一些簡單的歌曲,讓孩子們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進行演唱比賽。在比賽過程中,鼓勵孩子們準確地演唱出音高和音名,并給予他們積極的反饋和獎勵。3.音樂尋寶:設置一個音樂尋寶游戲,在不同的位置或區域隱藏帶有音符和音名的標志物。孩子們需要根據提示和線索找到這些標志物,并讀出音符的音高和音名。這樣的游戲既增加了互動性,又鍛煉了孩子們的音高和音名識別能力。4.音樂拼圖:設計一個音樂拼圖游戲,將音符的圖形和音名的文字分成若干塊。孩子們需要拼湊出正確的音符形狀和音名,以完成拼圖。這樣的游戲可以通過視覺和觸覺的參與來加深對音高和音名的理解和記憶。
通過游戲化學習方法,孩子們可以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和應用音高和音名的技巧。這樣的學習方法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參與度和記憶力。同時,游戲化的學習可以促進孩子們的團隊合作和競爭意識,培養他們在音樂學習中的積極態度。
兒童視唱練耳思政模式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方法,將視唱練耳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旨在通過音樂教學培養兒童的音樂素養和思想品質,以促進兒童的綜合發展和思想品質的培養。
(一)選擇有思想內涵的音樂作品。選擇具有思想內涵的音樂作品是兒童視唱練耳思政模式中的重要環節。這些音樂作品應該能夠傳遞積極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情感表達,以引導兒童形成正確的思想品質。
1.積極的主題:選擇歌曲或音樂作品的主題應該是積極向上的,能夠激發兒童的愛國情感、社會責任感和道德觀念等。例如,歌頌祖國、弘揚友愛與團結、鼓勵奮斗和勵志等[1]。如《祖國祖國我愛你》這首歌曲表達了兒童對祖國的深情厚意,以及對祖國遼闊山川、壯美河山和繁榮昌盛的景象的向往。它喚起了兒童的愛國情感,激發了他們對祖國的歸屬感和責任感。2.文化傳統和民族特色:選擇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傳統的音樂作品[2],可以幫助兒童了解和尊重自己的文化根源,并培養他們的文化自豪感。如《土家兒童迎客歌》這首歌曲描述了土家族兒童迎接客人的場景,表達了對客人的熱情歡迎和對友誼的珍視。歌詞內容簡潔生動,詞句質樸自然,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熱情好客、熱愛生活的民族特色。3.多樣性和包容性:兒童歌曲應該涵蓋不同的音樂風格,如流行、民族、古典、搖滾、爵士等,以滿足不同兒童的音樂喜好和興趣。這樣的多樣性可以讓兒童接觸不同類型的音樂,拓寬他們的音樂視野。此外,兒童歌曲的歌詞應該涵蓋多樣的主題和情感表達,包括友愛、家庭、友誼、環境保護、和平等。歌詞內容應該積極向上,鼓勵兒童培養良好的品質和價值觀。
(二)創設音樂表演和交流的機會。為兒童創造參與音樂表演和交流的機會,例如合唱團、音樂會等。通過參與表演,兒童可以將所學的音樂知識與思想內涵相結合,展示他們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個人感悟。
1.組織學校音樂會或音樂表演活動。為兒童提供展示自己音樂才能的舞臺。包括合唱團、樂器獨奏、合奏等形式[3],讓兒童參與演出并與其他同學一起合作。
2.組建兒童合唱團。為兒童提供參與合唱表演的機會。通過合唱團的活動,兒童可以學習合唱技巧、團隊合作和音樂表達,同時也可以享受與其他合唱團員共同創造音樂的樂趣。3.參加音樂比賽。為兒童提供展示自己音樂才能的機會。這些比賽可以是學校內部的比賽活動,也可以是地區性的音樂比賽。兒童可以通過參賽,接受評審和專業反饋,提高自己的音樂技巧和舞臺表演能力。
(三)引導兒童思考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在視唱練耳的過程中,引導兒童思考音樂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通過提問和討論,幫助兒童理解音樂作品所表達的情感、思想和社會價值,并將其與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社會實踐相聯系。
1.引導問題:提出與音樂作品相關的問題,鼓勵兒童思考和表達。例如,你覺得這首歌曲傳遞了什么樣的情感?這首歌曲給你帶來了什么樣的思考?它和你的生活有什么關聯?2.情感表達:通過音樂作品中的節奏、旋律和歌詞,引導兒童表達自己對作品情感和情緒的理解。詢問他們是否有類似的感受或經歷,以及這首歌曲如何引發他們的共鳴。3.思想和社會價值:引導兒童思考音樂作品所傳達的思想觀念和社會價值。討論歌詞中的含義,以及這些思想觀念如何與他們的生活經驗和社會實踐相聯系。4.創意思考:鼓勵兒童發揮創造力,思考如何將音樂作品中的情感、思想或社會價值轉化為自己的行動和實踐。可以提出如何通過自己的方式表達這些觀點或價值,或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踐行這些思想。
(四)培養團隊合作和社會責任感。在合唱和團體視唱練耳的活動中,注重培養兒童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通過合作演唱和互助學習,培養兒童的團隊合作意識,增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
1.分配角色和任務:在合唱團或團體視唱練耳活動中,分配不同的角色和任務給每個成員。例如,指定團長、聲部領導者、指揮助手等,讓每個成員都有責任和參與感。2.互助學習和合作練習:鼓勵團隊成員互相學習和合作練習,幫助彼此解決問題和提高技巧。可以組織小組練習、合唱對練等活動,促進團隊成員之間的相互支持和合作。3.集體目標和集體榮譽感:強調合唱團或團體視唱練耳活動的集體目標和集體榮譽感。鼓勵團隊成員為了整體的表現和成就而努力,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認同感。4.互相鼓勵和贊美:在團體活動中,鼓勵團隊成員互相鼓勵和贊美。這可以通過表揚他們的進步、提供積極的反饋和支持來實現。積極的互動和支持能夠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和信任感。5.社會責任感:引導團隊成員思考和討論他們的合唱或團體活動對社會的意義和影響。討論音樂的社會功能,如傳遞情感、傳承文化、帶來歡樂等,并與團隊成員共同思考如何通過他們的音樂活動為社會做出積極貢獻。
教師需要根據兒童的年齡和認知水平,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注重培養兒童的情感表達能力、團隊合作精神、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品質,有助于他們全面發展和成長。
1.漸進式教學:針對兒童的認知和發展水平,將視唱練耳的內容分階段進行教學。從簡單的音高辨別開始,逐漸引入音程、旋律和和弦的訓練。確保教學內容與兒童的年齡和能力相匹配,讓他們逐步建立起對音樂元素的理解和感知。思政教學。2.創造性活動:兒童對于學習的興趣和參與度更高,因此在視唱練耳教學中可以引入一些創造性的活動。例如,讓兒童用身體動作模仿音符的上升和下降,通過聲音和肢體的結合,加深對音高和音程的理解。還可以鼓勵兒童創作簡單的旋律,通過創作和演唱來鍛煉他們的視唱能力。3.游戲化教學:將視唱練耳教學融入游戲中,增加趣味性和互動性。例如,可以設計音樂謎題、記憶游戲或唱歌比賽等活動,讓兒童在競爭和娛樂中學習和應用視唱技巧。這種游戲化的教學方法能夠激發兒童的學習動力,并提高他們的參與度和記憶力。4.多種感官結合:在教學過程中,盡量利用多種感官幫助兒童理解和感知音樂。除了聽覺,也可以通過視覺、觸覺和運動等感官刺激來加強對音符、旋律和節奏的認知。例如,使用顏色標記音符、使用手勢指導節奏,或者利用樂器讓兒童親自演奏和感受音樂。5.鼓勵合唱和合奏:通過參與合唱和合奏,兒童可以學習協調與合作,同時培養聽覺互動和對音樂整體的感知能力。這也為他們提供了實踐視唱技巧的機會,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和表達。
在當今文化大發展和繁榮的背景下,兒童視唱練耳思政模式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受到了社會和公眾的普遍重視。這種教學模式將兒童視唱練耳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旨在培養兒童的音樂能力和思想品質,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和成長。通過音樂藝術的學習和實踐,引導兒童思考和探索與社會價值觀相關的問題。這有助于培養他們的正確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使他們能夠在音樂學習中獲得思想品質的培養。這樣視唱練耳思政育人模式才能實現內容和形式的融合,教學才更具有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