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仁德力格爾
西烏珠穆沁旗浩勒圖高勒鎮綜合保障和技術推廣中心,內蒙古 西烏珠穆沁 026215
玉米青貯是一種優質粗飼料,具有適口性好、營養價值高及成本較低等諸多優良特點,且隨著“糧改飼”政策被廣泛推廣使用[1]。研究發現,全株玉米青貯可以提高肉牛生長性能,并且可以改善牛肉品質,作為基礎配制全混合日糧已被廣泛應用于養牛業[2]。目前,對于全株玉米青貯影響肉羊生長性能和肉品質的相關研究報道較少。因此,筆者以烏珠穆沁羊為研究對象,飼喂全株青貯玉米,研究全株玉米青貯對肉羊生長性能和肉品質的影響效果,以期為全株玉米青貯在肉羊養殖中的科學應用提供參考。
試驗所用青貯玉米是留茬高度和切割長度分別為22、3 cm 的鄭單958。將其裹包進行青貯,每包質量為500 kg,發酵50 d。
試驗采用單因素完全隨機試驗設計。選用平均體質量為(31.50±1.25)kg 的烏珠穆沁羊30 只,按同質原則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2個組別,每組15只,保證2 組羊的體質量差異不顯著,并分別飼喂全株玉米青貯和基礎日糧。試驗共進行72 d,其中預試期7 d、正試期65 d。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見表1。

表1 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風干基礎)
兩組羊均采用單籠飼養方式,每天飼喂2 次,分別在08:00 和18:00 進行定時、定點、定量飼喂。每天記錄每只羊的日糧投放量和剩余量,日糧按照每只羊體質量的4%進行飼喂,且必須保證每組羊采食結束后剩余10%的日糧,按照此原則進行飼喂量調整。同時,羊群自由飲水并正常進行驅蟲、消毒和疫苗接種。
1.4.1 生長性能指標
對試驗前和試驗結束后的羊群體質量進行稱量記錄,以此計算每組羊的平均日增質量。根據每只羊的每日日糧投放量和剩余量,計算平均日干物質采食量。根據平均日干物質采食量和平均日增質量計算料肉比。
1.4.2 肉品質指標
肉羊終末體質量稱量結束后進行屠宰,取其右邊背最長肌,參照趙亞星等[3]的方法測定pH45min、pH24h、胴體脂肪含量值(GR值)、眼肌面積、剪切力、蒸煮損失率和滴水損失率等肉品質指標。
整理試驗數據并使用SPSS 26.0 統計學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比較兩組數據的組間差異,結果以“平均數±標準誤”表示,P<0.05 表示組間差異顯著,P>0.05表示組間差異不顯著。
對照組和試驗組肉羊的初始體質量、終末體質量、日增質量、日干物質采食量的平均值及料肉比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試驗組肉羊的平均日增質量較對照組顯著升高(P<0.05),料肉比顯著降低(P<0.05),而平均初始體質量、終末體質量和日干物質采食量均差異不顯著(P>0.05)。相比對照組,試驗組肉羊生長性能得到提高。

表2 全株玉米青貯對肉羊生長性能的影響
pH45min、pH24h、GR值、眼肌面積、剪切力、蒸煮損失率和滴水損失率等指標結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試驗組羊肉的GR值、剪切力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其眼肌面積較對照組羊肉顯著增大(P<0.05)。同時,試驗組羊肉的pH45min、pH24h、粗蛋白質量分數、粗脂肪質量分數均略高于對照組,蒸煮損失率和滴水損失率均略低于對照組(P>0.05)。相比對照組,試驗組羊肉品質得到改善。

表3 全株玉米青貯對肉羊肉品質的影響
采食量是影響畜禽生長性能的重要指標,其可受畜禽喜好、飼料適口性、環境條件和飼喂方式等諸多因素影響[4]。全株玉米經青貯發酵后利于機體的消化吸收,適口性較好[5]。該試驗結果顯示,相比飼喂羊草的對照組,飼喂全株青貯玉米的試驗組肉羊平均日增質量顯著提高,而兩組肉羊的日均干物質采食量差異不顯著,這與庫勒米拉·克蘭拜等[6]的研究結果一致。曹亮等[7]研究發現,與普通黃貯玉米、常規青貯玉米相比,全株玉米青貯飼喂肉羊的平均日增質量均顯著升高,全株玉米青貯可顯著提高肉羊生長性能。但是,趙亞星等[3]研究發現,全株青貯玉米組的平均日干物質采食量顯著低于羊草粗飼料對照組,而平均日增質量卻與對照組差異不顯著。這可能與畜禽喜好有關,羊草作為一種優良青貯飼草,將其加工為顆粒粗飼料后,可能肉羊更喜采食,因此提高了肉羊的采食量。
料肉比可作為評價畜禽飼料報酬的一種重要指標。該試驗結果顯示,飼喂基礎日糧的肉羊料肉比顯著高于飼喂全株青貯玉米。產生此結果的原因可能是全株青貯玉米含有較低的中性洗滌纖維,適口性更好,且肉羊對其的消化率高于基礎日糧。王改芳等[8]研究發現,添加有機酸鹽和纖維素酶青貯劑的青貯全株玉米可有效提高湖羊的平均日增體質量,降低耗料增重比,與該研究結果一致。同時,該研究表明,發酵青貯添加劑是影響全株玉米青貯的主要因素,可明顯改善其品質,進而進一步提高肉羊生長性能,不同種類的添加劑具有不同的應用效果,在其應用時確定適宜的添加比例,可全面改善全株玉米青貯品質[9-10]。
羊肉品質與肌肉中營養物質的含量相關,pH 值、剪切力、GR值等指標均可一定程度地反映羊肉品質。眼肌面積作為肉羊產肉能力的主要參考依據,可一定程度上反映肉羊的產肉性能[11]。選擇不同的粗飼料也會影響羊肉品質。該試驗結果顯示,飼喂全株青貯玉米試驗組羊肉的pH45min、pH24h、粗蛋白質量分數、粗脂肪質量分數均高于飼喂基礎日糧的對照組,其眼肌面積較對照組羊肉顯著增大,表明全株玉米青貯可能有助于提升肉羊的產肉性能。
GR值、剪切力也可反映肉羊肌肉內脂肪含量,剪切力越小,說明肌纖維越細,肉質越嫩,口感越佳[12]。該試驗結果顯示,相比對照組,飼喂全株青貯玉米的試驗組羊肉的GR值、剪切力均顯著降低,而其余檢測羊肉指標未存在顯著差異,說明該飼料可能促進脂肪沉積,進而使得羊肉品質進一步得到改善。同時,臧勝芹等[13]研究全株玉米青貯日糧飼喂肉羊的育肥效果時,發現育肥羔羊連續飼喂70 d 的全株青貯玉米日糧,育肥羊屠宰率、眼肌面積、GR值大于對照組,但均無顯著差異,但其羊肉的大理石花紋評分顯著升高。
該試驗結果表明,肉羊日糧中以全株青貯玉米作為唯一粗飼料來源,有利于提升肉羊生長性能、改善羊肉品質,有助于獲得較高的養殖效益。在全株玉米制作青貯過程中,應熟練掌握其操作方法,保證全株青貯玉米的質量標準,并可配合使用青貯添加劑,提高全株青貯玉米的品質,進而充分發揮其營養價值,提升肉羊生長性能,使得全株玉米青貯助力畜牧業高質量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