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珊

在逼仄的螺旋階梯里,守塔人小杰弗里·福布斯小心翼翼地向上攀登。這是他工作的一部分,像他的祖父和父親一樣,每天101級階梯是通向工作崗位的必經之路,每兩個小時轉動絞盤427次則是他們的工作內容。他們要守護的是世界上僅存的手動煤油燈塔——埃爾伯礁燈塔。
埃爾伯礁燈塔坐落在巴哈馬阿巴科島東部希望鎮,因此也被稱為希望鎮燈塔。埃爾伯礁地處大西洋和加勒比海交匯之地,是跨大西洋貿易的十字路口。自美國紐約、波士頓、巴爾的摩赴西印度群島,以及從歐洲到墨西哥灣的往來船只,常常穿越阿巴科東側水域,時有迷途的船只誤入周邊的暗礁帶,《紐約時報》曾稱“這里的海岸令所有海員生畏,當地發生的沉船事故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多”。
阿巴科平均每月發生一起海難,為了保證航線安全,美國和歐洲的保險公司要求政府使用更有效的導航輔助設備。自19世紀中葉開始,英國皇家燈塔服務局開始著手在巴哈馬群島建造11座燈塔,希望鎮燈塔就是其中之一。該燈塔始建于1862年,1864年完工并投入使用,近160年間一直有人值守,警示著來往船只避開遍布淺水和珊瑚礁的埃爾伯礁。紅白相間的燈塔成為水手們眼中的希望,在白晝里,燈塔上的紅色條紋耀眼奪目;深夜中,以15秒為周期循環的燈光即便在20英里外也能清晰可見。
自1972年巴哈馬獨立后,英國皇家燈塔服務局將該地區所有燈塔的管理權移交給了巴哈馬港務部門。隨著技術的進步,政府開始采用新的設備替換人工煤油燈塔。11座燈塔中,除了2座在20世紀30年代退役,其他的燈塔從1973年至2012年間都逐步轉為自動化。希望鎮燈塔本也該退役,但由5位女士組成的巴哈馬燈塔保護協會向巴政府承諾接管燈塔的維修維護,成功保存下這座古老的燈塔,后來該協會也被命名為埃爾伯礁燈塔協會。
燈塔被保存下來后,日常的管理維修便成為一項艱巨的任務,也成為福布斯一家三代人的使命。“有些人認為這是一份輕松的工作,但事實上并不是,只要他來這個崗位上干一晚就會知道。”福布斯在接受采訪時說。福布斯在燈塔附近長大,從小就跟著父親往來于各個燈塔之間,后來在父親退休后接過了守塔的接力棒。算一算,福布斯已經在燈塔工作18年,他依舊十分熱愛這份工作,“能干多久我就干多久”。
2019年8月底,正當福布斯外出度假時,21世紀以來最強颶風多里安登陸阿巴科。颶風所到之處房屋倒塌、人畜無蹤,島上交通中斷、電力供應中斷,無助的民眾被黑暗吞噬。

風暴環繞肆虐此地長達30個小時后,希望鎮燈塔及周邊建筑受到嚴重破壞。許多房屋的屋頂被掀開,碼頭被完全摧毀,紀念品商店和庫房被淹。守塔人福布斯此時不在島上,助理守塔人也離開避難,過去近160年未熄滅過的燈塔瞬間陷入黑暗,不再閃耀。
埃爾伯礁燈塔協會的成員決定重燃燈塔,重燃希望。通往燈塔的道路已被摧毀,成員們在樹木、船只和房屋的廢墟中開辟道路。雖然存儲煤油的設施也遭損毀,但塔頂古老又精密的設備保存了下來。由于交通受阻,福布斯無法返回,設備又得不到檢修,成員們不敢冒險點燃煤油燈。于是,人工燈塔第一次用上了發電機和燈泡。在熄滅11天后,燈塔再次被點亮,希望的信標燃起,照亮了阿巴科,鼓舞了整個巴哈馬。
福布斯返回埃爾伯礁后立刻加入重建工作。“當我回到希望鎮,眼中的情景實在讓我難以忍受,無法相信。我眼眶濕潤了。現在回想起來仍覺得很艱難,許多人在這場災難中喪生,許多家庭被拆散。”福布斯回憶道。多里安颶風發生一年后,阿巴科島上仍有許多家庭沒有恢復供電,希望鎮燈塔繼續為黑暗中的人們點亮希望。
2022年10月,希望鎮燈塔因維修暫停對外開放,不過這里仍然是阿巴科的網紅打卡點,這座燈塔還被印在巴哈馬10元面值的紙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