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兆壽
視聽時代轟然而至,微信、短視頻拜年已成風尚。然而,也正是這幾年,中國傳統文化逐漸出現回歸熱潮。書法熱正是其中之一,過年時寫春聯、貼福字成為中國人的必備風俗。這說明,即使在觸屏時代,我們也需要原創的文字、圖畫,需要感受和觸摸紙張,屏幕只不過是一個媒介而已。
法國哲學家德里達說,在今天我們所能認識的文字中,漢字是唯一還具備音形義的文字,有完整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電腦輸入時代,手寫漢字的機會少了,它已逐漸成為一種藝術,被少數人書寫,在特定的時間展現。春節其實就是這樣的時間,它給予我們虔敬書寫漢字的機會,提供我們認識中國漢字中蘊藏的形象與精神的渠道,賦予我們“地地道道中國人”的自豪感,當然,也能傳遞給我們那久違的年味。
春節來了,若我們能花一點時間,帶著孩子重新去寫寫春聯、練練書法、看看經典,我們就能在自己的家庭中重續傳統文化的香火。這里藏著天下觀、家國情懷,藏著道義和深情,有我們尋找的年味,更有我們尋找的文化精神。
(摘編自《光明日報》2023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