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

近期,多家中小銀行正在密集披露IPO最新進展。寧波通商銀行、天津銀行、徽商銀行、漢口銀行以及江蘇農村商業銀行(以下簡稱“江南農商行”)的IPO輔導均有了新進展。
1月13日,中信建投發布公告稱,江南農商行IPO輔導完成第十六階段工作,并向江蘇證監局報送相應的輔導工作備案報告。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江蘇省內資產規模最大的農商行,排隊已有5年,江南農商行卻始終未能成功上市。究其原因,或與其股權結構較為分散以及股權頻被頻繁拍賣有關。
1月13日,作為江南農商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輔導機構,中信建投發布公告稱,2022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江南農商行IPO輔導完成第十六階段工作,并向江蘇證監局報送相應的輔導工作備案報告。
據悉,該階段中信建投的輔導人員對江南農商行的輔導工作主要包括對該公司進行持續盡職調查,并在加強該公司內控管理、規范財務會計體系、歷史沿革合法合規性等方面的問題提出了整改意見和建議,有助于引導該公司進一步規范運作,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江南農商行走向上市的第5年。早在2018年4月24日,江南農商行便召開了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本公司申請首次公開發行境內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票并上市的提案》。
2018年7月31日,該行向江蘇證監局遞交輔導備案登記材料,啟動上市,輔導機構為中信建投。從此江南農商行開啟上市之路。
2022 年 7 月 1 日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輔導券商中信建投終于完成了江南農商行第十五階段的輔導工作,并向江蘇證監局書面報告。
報告提到,江南農商行職工持股不滿足財金 97 號文的要求,部分職工持股超過50 萬股。中信建投證券指導江南農商行制定規范職工持股方案,將持股超過50 萬股的職工股轉讓給合格的法人機構。目前,中信建投證券與持股超50 萬股的職工以及有意向的投資者進行了多次協商,根據雙方利益訴求出具了多種減持方案,現階段正按減持方案穩步推進減持事宜。中信建投證券承諾充分考慮江南農商行股東整體利益,妥善解決該事項。
另外,為確保股份權屬清晰,江南農商行作為股東人數超過 200 人的未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確權股份占比約98%,基本符合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管指引第4號的要求。
江南農商行官網顯示,該行成立于2009年12月31日,系常州轄內原五家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合并發起設立的地級市股份制農村商業銀行。
截至2023年1月5日,江南農商行貸款總量突破3000億元,達3145.44億元,存款總量達4020.71億元,資產規模達5242.21億元。經營能力方面,去年上半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64.43億元,同比增長12.86%;凈利潤22.35 億元,同比增長10.11%。
作為江蘇省內資產規模最大的農商行,《金融理財》發現,江南農商行近些年來資產總額增速有所放緩。2016年-2021年,該行的資產總額分別為:2745.62億元、3443.49億元、 3797.96億元、4080.32億元、4374.41億元、4627.10億元。不難看出,2017年-2019年期間,江南農商行資產總額增幅有所下降,2019年僅增長了282.36億元。
目前,江南農商行的資產質量已突破5000億大關,但如今過去將近5年,江南農商行卻始終未能成功上市。
上市進展緩慢或與其股權構結構比較分散以及股權頻遭拍賣有關。

從股權結構來看,截至2021年年底,江南農商行股本總額為97.26億股,股東總數為7136戶。法人股占總股本的75.97%,自然人股占總股本的24.03%。其中第一大股東為常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9.99%,其余股東持股比例較低,股權相對分散。
此外,有媒體統計,江南農商行的股權在阿里司法拍賣網上拍賣頻繁,2015年至今共有超1900條拍賣/變賣信息。
其中,2019年5月,江南農商行約533萬股股權被掛上阿里司法拍賣平臺,千余人圍觀卻無人報名;隨后該行1300萬股平均分成130個標的現身司法拍賣平臺,兩個月后,僅8筆以底價成交。
2021年至今共有77條拍賣/變賣信息,目前有11筆起拍價合計190.036萬元的該行55萬股股權經歷兩次流拍后進入變賣階段。就在去年年初,該行又有18筆股權被司法拍賣,每筆20萬股,評估價為76萬元,起拍價60.8萬元,較評估價降價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