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本能之外的需求,在繁忙和喧囂中,奢侈也近乎本能地存在著。在社會不斷演進的過程中,人們已經疏于思考奢侈的產生及其存在,被欲望牽引走向任何可能到達的地方。
亞當· 斯密是怎樣認識的?
亞當 ·斯密用慣用的語調寫道:和地球上其他動物不同,人類給形狀、顏色、稀缺程度等一些對于滿足人類需要并無“突出貢獻”的性質賦予了一定的價值。 人們努力在石子中搜尋鉆石和紅寶石。生理上的需求可以得到滿足,而欲望,似乎是永無止境的。
似乎,是永無止境的!
亞當·斯密可能意識到:在時間的長河中,僅僅用欲望解釋歷史的發展,顯然失當。但是斯密的偉大之處在于:總是用通常人們能夠理解的方式進行研究,漫不經心地適時轉移話題,然后又非常清晰而嚴謹地回到他的商業研究中來:商業的發展,不是因為對上帝的熱愛或對統治者的敬畏,也不是因為仁慈,而是源于以利己為目的的合作。

“給我我想要的,你也將會得到你想要的——對自身利益的關注,根據雙方約定的價值標準進行以獲利為目的的利益交換”。在界限分明的商業規則中,斯密猶如一個精于計算的商人,但是斯密下面的研究卻滿懷悲憫甚至有那么一種嫉俗的味道:
盡管英國高舉自由大旗,可幾百年來許多規則和特權都已根深帶固。 許多行業都在試圖建立新的壟斷和規約。“同行業的人很少聚在一起,即使為了娛樂或者豐富業余生活也很少聚會。但他們一旦聚在一起,不是討論欺騙公眾的陰謀,就是商量提高價格的詭計。”
亞當·斯密,長盛不衰的亞當·斯密!就是如此把我們帶到這個充滿趣味和迷思的現實社會,無論是批判、指責、抗爭或順其自然,都如此存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