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榜《宛署雜記》記載:『宛人呼二月二為龍抬頭。鄉民用灰自門外委婉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
明人于奕正、劉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場記載:『二月二曰龍抬頭,煎元旦祭余餅,熏床炕,曰熏蟲兒,謂引龍,蟲不出也。』

農歷二月初二,我國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諺語,表示春季來臨,萬物復蘇,新的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亦稱“春龍節”。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
在我國一些地區,二月二要用灶煙在地面上畫一條龍,俗稱“引錢龍”。龍作為百蟲之神,龍的到來使百蟲躲避。江蘇南通民間用面粉制作壽桃,蒸熟后插在竹簽上,晚上再插在田間,認為這是供百蟲之神和祭祀祖先的食品,祈求祖先驅趕蟲災,也希望百蟲之神不要危害莊稼。
二月二,我國民間有剃頭、祭祀、敬文昌神、吃面條、炸油糕、爆玉米花、吃豬頭、吃春餅、吃燜子、吃蝎豆等習俗。人們相信“龍威大發”,所以這一天的飲食多以龍為名。吃春餅名稱“吃龍鱗”,吃面條名曰“扶龍須”,吃米飯是“吃龍子”,吃餛飩為“吃龍眼”,而吃餃子則叫“吃龍耳”。這些習俗寄托了人們祈禱幸福平安、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美好愿望。

餛飩

水餃
當知素日惹神饞,此物蟠桃不及鮮。屢屢絲絲緣可系,年年歲歲意相牽。

“龍須面”是我國北方傳統風味筵席面點品種之一,是從山東抻面演變出來的精品,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由于抻面的姿勢,如氣壯山河一般,抻出的面細如發絲,猶如交織在一起的龍須,故名龍須面。
“龍須面”用料簡單,工藝難度大,其關鍵有三環:一是和面。面軟適度,搋揉光滑、柔韌。二是溜條、抻條。抓面兩頭,均勻用力,上下抖動。交叉換位,反復交叉,把面溜“熟”、溜順。長條上案,兩手按條,左手向里、右手向外,搓條上勁,提起兩頭,一抖一抻,再上案板,對折兩根、撒上醭面,條不粘連,以此方式,對折打扣拉坤成絲。三是油炸。注意油溫不要高、操作要“三輕”,將抻好的面絲輕放油鍋,用筷子輕撥面絲,炸至硬挺,呈淺乳黃色,輕撈出鍋,制成的龍須面,面絲均勻,不并條,不斷條,細長香滑。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區,人們有在春龍節這天吃油炸糕的習俗,稱之“食龍膽”。“糕”與“高”諧音,是吉祥的象征,富貴的希望。油炸糕色澤金黃,做法是把黍子碾成黃米,再把黃米磨成面,即成黃米面,由黃米面做成的黃米糕具有“黃、軟、筋、香”四大特點,香甜爽口、清香細。吃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素糕”指蒸熟后不包餡,也不用油炸的糕。這種糕通常大塊蒸熟,吃時切片,或炸、或烤、或蒸、或煮。繁峙、代縣等地的燴豆腐泡素糕,被當地人認為是家常飯中的上品。
做法
|材料|
面粉150 克,沸開水180 克
|輔料|
紅糖、白糖、油面粉少許
|步驟|
1 面粉里先加入1 匙糖拌勻,沖入沸開水,邊沖邊攪拌,揉成面團;
2 在手上抹適量油,將面團揉至光滑;
3 將面團分成若干同等大小的劑子;
4 取一個劑子捏薄,包入紅糖或白糖,在糖上撒少許面粉,包圓,輕輕拍扁;
5 鍋中倒入足量的油,燒熱,轉成小火,下面坯,炸至兩面金黃;
6 撈出瀝油,用廚房紙上吸去多余油份。
|Tips |

春餅,別名春盤、五辛盤,是由面粉烙制的薄餅,是中國民間立春飲食風俗之一。立春吃春餅的習俗可追溯到晉代,興于唐朝。這種民間的食品不僅得到百姓喜愛,還被乾隆皇帝所贊譽,并成為滿漢全席中的一道。不同于立春吃春餅意為“咬春”,二月二吃春餅意為“食龍鱗”,圓圓的春餅就像一片龍鱗一樣形象和逼真。
春餅可以作為配菜,可以作為主食,亦可以拿來做炒餅。制作春餅方法是將面粉加水,用滾開水潑到面糊上,拌和,再用剩余的面粉和勻。把面粉揉成團,用保鮮膜封好。醒半小時后再揉一遍,封好,反復幾次,直到面團光潔細膩。將面餅抹上油,和另個面餅對齊壓成一個面餅,再蓋上保鮮膜醒半小時,取出搟薄,攤在鍋上,變色取下。
吃春餅有喜迎春季,祈盼豐收、吉祥如意、消災去難之意。

爆玉米花在我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朝,范成大的《石湖集》中記載道:“炒糯谷以卜,谷名勃婁,北人號糯米花。”清代學者趙翼在《檐曝雜記》記收有一首《爆孛婁詩》:“東入吳門十萬家,家家爆谷卜年華。就鍋排下黃金粟,轉手翻成白玉花。紅粉美人占喜事,白頭老叟問生涯。曉來妝飾諸兒子,數片梅花插鬢斜。”而關于二月二吃爆玉米花的習俗,民間曾流傳著這樣一個神話故事:
武則天當上皇帝,惹惱了玉皇大帝,傳諭四海龍王,三年內不得向人間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龍王看到人間餓殍遍地的慘景,心生不忍,便違抗玉帝的旨意,為人間降了一次雨。天帝見此大怒,于是降罪龍王,打下凡間,并下旨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百姓為了拯救龍王,到處找開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二,人們正在翻曬玉米種子時,想到這玉米不就像金豆,炒一炒就開了花,那如此一來不就是金豆開花嗎?隨后他們在自家的院子里設案焚香,擺上開花的金豆。玉帝見到人間的田地已經開了金豆花,于是傳旨,讓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云布雨。從此,民間有了在二月初二這一天爆玉米花吃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