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昕
(湖南工商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長沙 410031)
在室內生態植物的裝飾中,生態并非只是物質層面,同時也體現在對人們的生理和心理影響方面,既有實用價值,也有裝飾作用[1]。室內生態綠化的設計,既可以給居住環境帶來生機和活力,又可以在潛移默化中使人與自然的關系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2]。基于此,在當前碳中和背景下,本文將開展對室內生態型綠植陳設設計的相關研究。
在進行室內生態型綠植陳設布局設計時,要求既要美化室內的空間,又不能影響到內部的活動空間。同時,綠植的擺放重心應當確保平穩,讓人能夠產生安全感[3]。合理的綠植裝飾,應當是遵循藝術規律的,是一種藝術美感,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4]。
室內生態型綠植陳設的線式布局,是按照空間的功能,將同一或多個植物按直線排列,或彎曲或筆直,或高或矮,或長或短,具有一定的空間方向,并具有組織、引導和分割的作用[5]。比如,在大的公用空間,可用線布置指導不同的功能轉換:不同的功能空間也可以通過線條的方式進行分割等;線條布局的最大優勢在于,它可以限制空間的大小,而不會影響到視野,同時也保證了空間的穿透性。
在室內綠化景觀設計中,平面布置是以植物為中心,以塊狀排列,在使用該方法時,更注重植物的數量和整體效果,突出平面的二維規模。通常,平面布置的植物可以作為背景來襯托[6],室內生態型綠植陳設的體式布局是利用室內空間的某一界面結合綠植進行設計,也可以借助其他載體形式形成立體的綠植布局形式。圖1 為板槽式的體式布局形式。

圖1 室內生態型綠植陳設板槽式體式布局形式
圖1 中,A 表示集雨面板;B 表示滴灌管道;C 表示“U”型袋;D 表示植物;E 表示30*30 角鐵;F 表示智能控制箱;G 表示集水槽。在選擇體式布局形式時,應當結合室內空間的功能要求,選擇合適尺寸的綠化植物,以此使得室內整體更具空間尺度感。不同比例可以改變綠植陳設的效果,同時也能夠使空間形象發生改變。在相同的室內空間中,綠植的三維尺度比例不同,則獲得的效果也不同,高大的綠植會使得室內空間顯得比實際更小;反之低矮的綠植會使得室內空間顯得比實際更大。
可用于室內生態型綠植陳設的植物種類包括:觀花植物、觀葉植物和觀果植物三種。觀花植物對光照條件的要求比較高,晝夜溫差也比較大,在良好的生長環境中才能為植株提供足夠的營養,以供花芽生長,所以這一類的植物在室內的裝飾布置上會有較大的局限性。大多數的花卉都是喜歡日光的,如果長時間在室內環境里,會影響到植物的生長[7]。由于大多數的花卉都是在開放的時候才會被欣賞,而植物花期后必須在室外進行培育或廢棄,因而其使用范圍和使用時間均受到限制。室內觀賞花卉因其花期的限制,最好選用花色優良的品種,在沒有開花的時候,能使觀賞價值更高的葉片得到補償。
觀葉植物與其他類型植物相比更具耐陰性,基于這一特點,觀葉植物更適用于在室內光照以散射形式分布的環境中,因而,在室內園林綠化中,以觀葉植物為主,萬年青、常春藤等是最常見的觀葉植物。觀果和觀花樹的生長需求是類似的,它們都需要足夠的光照和濕度,否則會對果實的大小和色澤造成很大的影響。作為一種觀賞類水果,必須具有獨特的外表或鮮艷的顏色。
為促進碳中和目標實現,在對植物種類選擇時,除了需要考慮到植物自身生長條件,還需要考慮到植物的固碳能力。表1 中記錄了常見的幾種室內生態型綠植種類及其在不同環境當中的固碳能力。

表1 常見室內生態型綠植種類固碳能力記錄表
從表1 中記錄的數據可以看出,部分植物在光照充足的條件下具有良好的固碳能力,但在半陰區或蔭蔽區的固碳能力較弱。因此,根據室內光照條件的不同,需要結合植物的固碳能力進行合理選擇,從而最大程度發揮植物的固碳能力,促進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考慮到商業內部的大面積,可以利用吊頂、中庭欄桿等建筑形式,懸掛一定體積和重量的懸掛植物,從而改善建筑線條生硬的感受。排列式的室內綠植設計可選用孤植、列植和群植三種方式。孤植是室內綠化中應用最廣泛和最靈活的一種,其采取的方法是單株擺放。在選擇植株時,通常是姿態,具有特殊的葉片或顏色鮮艷的觀賞性。適宜在室內近距離觀看,從而能充分發揮單個花卉的獨特個性。列植是指兩個或多個品種之間的間隔布置。在商業室內的內部大廳或入口處使用最多,常采用幾種造型獨特的觀賞葉片或花朵葉片,搭配高質量設計的容器。列植可以起到良好的標識和導向作用。群植是指植物的數目越多,呈現出更強的立體感。群栽可以利用不同高度的植物,形成邊緣低、中心高的群落,也可以采用方便組合和移動的小巧花木植物,實現自由組合。除此之外,還可采用壁掛式的配置方式,一般采用的壁掛式是選在墻上或柱周邊預留空間,放置盆栽植物,如圖2 所示。

圖2 壁掛式綠植配置形式示意圖
在采用圖2 所示的配置方式時,應當考慮到植物的姿態以及色彩,確保壁掛式綠植配置陳設與室內整體空間的和諧統一。除此之外,栽植式可應用于帶采光天棚以及中庭空間較大的室內空間中。植物聚散相應、疏密有致,在布置時要注意植物的形態和顏色的協調。同時,也可以用植物和石頭等組合來模擬自然的風景。
室內綠植的生長與光照、溫度、濕度等因素有很大關系,因此,在進行室內綠化時,應首先考慮到這些因素。植物是有機體的,和人一樣,都有自己的優勢,強健的植株能很好地適應高光和弱光。植物能對光線、熱量、水分等元素做出響應,這些因子相互影響,只要有一種變化,就會使植物產生不同的反應。例如,氣溫的改變還會對植物的光合作用產生一定的影響。在對室內生態型綠植陳設進行日常管理時,對于植物的栽培可選擇一種新型材料——壘土,圖3 為壘土模塊示意圖。

圖3 壘土模塊示意圖
圖3 中(a)為單個壘土模塊,(b)為多個壘土模塊組成的綠植栽培結構。壘土能夠為植物提供最佳的生存環境。當前在立體綠化、園景綠化當中都得到了大量使用,并且初具規模。這種模塊可以作為家庭陽臺、城市修補,節省并改善室內綠化空間。在對綠植陳設進行日常管理時,要維護好必須有一套合理的管理措施,具體而言可總結為以下幾點:
第一,綠植必須定期更換或輪換,周期需要根據室內光的照度和植物自身的耐陰性決定。在光照度較差的室內環境,應當將周期設置為每周或半個月;而對于光照度較高的室內環境,應當將周期設置為半年或一年。
第二,在光照較高的室內環境中,更換時間較長時需要定期轉動植物。因為室內光源方向是固定不變的,因此定期轉動植物可以避免植物偏冠或背光以免葉子發黃,避免植物的觀賞價值降低。
第三,室內綠植還需要定期噴霧,尤其是在濕度較低的室內環境中,通過人工噴霧可以有效提高植物的生理活性,并促進植物葉面觀賞價值的提升。
室內空間可利用面積較大,做好對建筑室內的生態型綠植陳設設計,對于我國達到碳中和目標而言具有更加積極的作用。當前可用于室內綠植設計的植物種類繁多,通過上述論述,提出了一種全新的室內生態型綠植陳設設計思路,在實際應用中還應當對所選植物的習性進行充分了解,并科學地安排綠化植物,使其碳吸收的能力最大化。同時,也要從審美和象征意義兩方面來考慮,在室內進行良好的綠化,既可以使植物的碳吸收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同時也能夠大大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當前我國若想實現碳中和目標,還需要社會各界,各個行業的共同努力,僅從室內陳設設計角度出發仍然只是其中一個較小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