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松

2023年1月24日,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中)就申請加入北約舉行新聞發布會。
2023年2月2日,美國國會兩黨一些參議員致信總統拜登表示,在土耳其批準瑞典和芬蘭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之前,美國國會不能支持向土耳其出售F-16戰斗機。這是美國國會首次明確、直接地將向土耳其出售F-16戰斗機與瑞典和芬蘭申請加入北約一事聯系起來。2022年5月,瑞典和芬蘭同時申請加入北約,但這需獲得包括土耳其在內的北約成員國的一致同意。然而,土耳其不僅一直未批準兩國加入北約的申請,近期與瑞典之間的矛盾還愈演愈烈。例如,2023年1月21日,極右翼政客在土耳其駐瑞典大使館附近焚燒《古蘭經》;同時,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還出現了侮辱土總統埃爾多安并支持被土認為是恐怖組織的庫爾德工人黨(庫工黨)的政治集會。作為回應,土耳其取消了瑞典議長和國防大臣的訪土之行,一些土耳其抗議者還在瑞典駐土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的領事館門前舉行集會并焚燒瑞典國旗,埃爾多安甚至強勢喊話“不能再指望我們支持其加入北約”。土瑞之間令人目不暇接的這些沖突,有著多重因素的深刻影響。
早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的爆發便已使瑞典和芬蘭這兩個北歐中立國產生了警惕與憂慮交織的復雜心情。2022年2月烏克蘭危機的升級在很大程度上坐實了兩國對其地緣安全環境走勢的判斷,為兩國的“入約”之路提了速。瑞芬兩國都是老牌歐洲強國,未能像其他北歐國家那樣成為北約成員國,是特殊的歷史際遇所致,兩國在歷史上與俄羅斯有著復雜的關系和頻繁的武裝沖突。1991年,在華沙條約組織解散和蘇聯解體之后,美蘇兩大陣營間的軍事政治博弈結束,瑞芬兩國面對后冷戰時代的新形勢不斷觀察、權衡與抉擇,最終在烏克蘭危機升級的背景下,轉而期望加入北約,以獲得某種集體安全保障。
北約的擴容需要其現有30個成員國一致同意,這是一項硬性指標,瑞芬兩國能否“入約”,取決于是否能獲得所有北約成員國的認可與批準。提交申請后,其他成員國很快便開了綠燈,只有土耳其和匈牙利未予批準。據外媒報道,2022年11月,匈牙利總理歐爾班曾表示該國支持瑞芬兩國成為北約成員國。因此,土耳其所擁有的“一票否決權”便成為兩國“入約”之路“最后一公里”上的唯一障礙。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中的伊斯蘭大國,近年來與北約之間矛盾不斷,它顯然是把瑞芬兩國強烈的“入約”訴求當作了實現其核心利益的重要契機。經過多輪談判,土瑞芬三國在2022年6月正式簽署備忘錄,規定瑞芬兩國不支持被土認為是恐怖組織的庫工黨、敘利亞庫爾德武裝“人民保護部隊”和“居倫運動”,并同意解除向土耳其出口國防設備的限制,以此換取土耳其對兩國“入約”的支持。按照議程,新一輪三方會談應于2023年2月舉行,但此次土耳其與瑞典關系出現的挫折使該會談機制被無限期推遲,瑞芬兩國“入約”進程陷入停滯。
瑞典政府對于加入北約意愿強烈且充滿緊迫感,然而該國的民主政體使其社會內部的多元訴求和表達往往與政府有著很大不同。在瑞典“入約”的關鍵時刻,這些多元表達對土瑞關系造成巨大沖擊。
此次土瑞關系急轉直下的導火索之一便是極右翼政客在土耳其駐瑞典大使館附近公開焚燒《古蘭經》。2023年1月21日,擁有瑞典與丹麥雙重國籍的丹麥極右翼政黨“強硬路線”(Stram Kurs)領導人拉斯穆斯·帕魯丹利用參加獲瑞典政府批準、在土駐瑞典大使館附近舉行的集會之機,公開焚燒《古蘭經》,引發了包括土耳其在內的伊斯蘭世界各國的廣泛譴責。帕魯丹的行為旨在通過離間土瑞關系與煽動瑞典內部的反伊斯蘭情緒來給瑞典政府施壓,從而使瑞典政府的“入約”之路擱淺,并進一步點燃移民政治的話題。這并非是帕魯丹的首次“焚經”行為,2022年4月他在瑞典城市北雪平實施的“焚經”行為曾引發持續數日的騷亂和一些伊斯蘭國家的抗議。
土瑞關系惡化的另一個導火索便是同一時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的支持庫工黨的集會。在這場同樣獲得瑞典政府批準的集會中,抗議者高舉巨幅紅色條幅“我們都是庫工黨”,并公開聲稱“我們將繼續反對瑞典申請加入北約”。有社交媒體視頻顯示,一些庫工黨支持者在集會中還做出了侮辱埃爾多安的舉動。這無疑觸碰到了土耳其政治“紅線”。在土看來,瑞典政府批準極右翼和庫工黨支持者的反土集會本身就是不友好行為,“焚經”和侮辱埃爾多安更是一種巨大的挑釁。雖然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和外交大臣比爾斯倫特分別對這些事件進行了及時譴責,并極力避免其波及瑞典與土耳其的“入約”談判成果,但終究難以如愿。
土瑞關系的惡化及瑞典“入約”的暫時受阻,使芬蘭處于尷尬境地。瑞典與芬蘭在加入北約問題上動機相似、步調一致,這有利于兩國協調步伐并提升與北約成員國談判的效率。正因如此,土耳其、瑞典和芬蘭形成了三方會談機制。
但由于土瑞關系遭遇連環挫折,三方會談機制被土無限期推遲,這也對芬蘭產生了事實上的連坐效應,但芬蘭不愿自己的“入約”之路被他國所阻。1月24日,芬蘭外長哈維斯托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宣稱,芬蘭的首選仍是與瑞典一起加入北約,但若瑞典加入北約的進程長期停滯,芬蘭必須準備好重新評估形勢。這一說辭引發了國際社會對芬蘭在“入約”問題上要采取“單飛”方式的揣測。不難看出,瑞典與芬蘭已因土瑞關系的惡化而產生了一定嫌隙,而瑞典也可能會獨自承受來自土耳其方面更多的壓力。
不過,雖然當前土耳其對瑞典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但這并不意味著瑞典的“入約”大門就此被關閉。事實上,自瑞典申請加入北約至今,該國已與土耳其進行了數次交鋒。其間,土耳其對瑞典的要求不斷細化,例如希望從瑞典引渡具體某個人,這引發瑞典不滿。1月8日,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在與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會談時,公開表示無法接受土耳其提出的這些要求,因為這違反了瑞典法律和國際公約。經歷這些事件后,土耳其也會重新評估土瑞關系,認識到對瑞典“要價”太高有可能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土瑞雙方都應拿出政治智慧,平衡好彼此的核心訴求并實現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