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勛?彭智豐
2023年1月中旬,俄軍在烏克蘭東部發動新的攻勢,攻入頓涅茨克地區的索列達爾市。這一行動讓神秘的俄羅斯私營軍事公司“瓦格納集團”浮出水面。1月13日,俄國防部發布公告稱俄軍“多支部隊”擊潰了烏守軍并控制了索列達爾,同時承認“瓦格納”集團的戰士完成了對城區的進攻。1月16日,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對媒體發表講話時贊揚了俄軍及“瓦格納”集團在戰場上的表現,稱他們為“英雄”。1月26日,美國財政部將“瓦格納”集團劃為“跨國犯罪組織”,稱其在烏克蘭、中非共和國和馬里“持續參與嚴重犯罪活動”,宣布對與該組織相關的個人和實體實施制裁。
近年來,伴隨著全球范圍內軍事安全供應的私有化趨勢,俄私營軍事公司不斷涌現。這些公司的大多數成員系曾供職于俄軍事系統的退伍軍人,還有一部分成員為“后蘇聯空間”國家及塞爾維亞的親俄人士。有分析指出,這些公司與俄國防部、俄軍總參謀部、對外情報局、聯邦安全局等政府機構有著微妙關系。
“瓦格納”集團是俄私營軍事公司的典型代表,前身為2005年成立于俄西南部城市奧廖爾的私人安保公司“反恐—奧廖爾”。該組織曾與在伊拉克開展業務的俄企簽訂安保合同,后發展為以保護商船免受海盜襲擊為主要業務的“莫蘭安全集團”。2013年,該集團兩名高管在俄境外注冊成立安保公司“斯拉夫軍團”,當時其以5000美元的月薪吸引了200多名獨聯體國家的退伍特種兵加入。同年10月,在執行保護敘利亞代爾祖爾油田合同期間,“斯拉夫軍團”參與了針對敘反對派武裝的作戰任務,相關行為被俄當局認定觸犯了法律,其主要負責人被起訴。此后,該組織便銷聲匿跡。
2014年2月,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親俄勢力和烏政府軍發生沖突,沖突中就有“斯拉夫軍團”成員、俄軍總參謀部軍事情報總局(“格魯烏”)特種作戰支隊退伍老兵德米特里·烏特金中校的身影。同年5月,俄餐飲業寡頭葉甫根尼·普里戈津出資支持烏特金在原“斯拉夫軍團”基礎上成立軍事服務公司“瓦格納”集團。因其經營的餐飲企業經常為俄總統普京提供宴會服務,普里戈津也被坊間稱為“普京御廚”。
多年來,普里戈津一直否認自己與“瓦格納”集團有關,直到2022年9月才公開承認是該集團創始人。據報道,“瓦格納”集團成立之初曾以每月24萬盧布(約合4000美元)的月薪和優厚的作戰績效獎金在全球招募22~50歲的退伍士兵。加入該組織的外籍人士還可享受入籍俄羅斯的快速審批待遇?!巴吒窦{”集團一度吸引了大批俄羅斯及中亞國家退伍軍人加入。西方媒體普遍宣稱,此前“瓦格納”集團主要招募俄軍退役人員,現在俄監獄囚犯似乎成為該組織人員的重要來源。佩斯科夫表示,只有根據法律和總統簽署的法令,囚犯才能得到赦免。
據媒體報道,“瓦格納”集團近年來活躍在數十個國家,包括中非共和國、利比亞、馬里、敘利亞、委內瑞拉等,與各國在軍政領域展開合作?!巴吒窦{”集團于2014年首次出現在烏克蘭,參與了克里米亞“并入”俄羅斯的行動。同年,該組織在烏克蘭盧甘斯克地區支持親俄武裝,與烏政府軍作戰。2022年3至4月,“瓦格納”集團突然出現在烏克蘭戰場,被外界視為俄方最精銳的武裝力量之一。因其在戰場上所使用的非常規手段,“瓦格納”集團備受爭議。
自2014年以來,“瓦格納”集團職能范圍不斷擴大。從相關研究和報道看,目前該組織的主要職能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在對象國或地區直接執行軍事行動,向對象國或地區提供關鍵的火力支援、防空支援和聯合兵種行動?!巴吒窦{”集團配備有迫擊炮、榴彈炮、坦克、步兵戰車和裝甲運兵車等裝備,堪比小型部隊,同時具備開展特殊行動的能力。
第二,組織信息戰。“瓦格納”集團和相關媒體機構向關鍵受眾傳播親俄訊息,推動俄意識形態傳播。
第三,與國家和非國家伙伴開展軍事合作,提供士兵培訓、軍備援助、軍事咨詢、情報支持等服務。
第四,謀求對象國或地區采掘業,尤其是貴金屬開采業務的特許權。2016年后,隨著阿薩德政權相繼奪回對敘利亞中部和東部地區的控制權,“瓦格納集團”得以通過軍事行動獲取經濟利益。該組織同俄軍、敘政府軍一起收復代爾祖爾,并與美方展開“幼發拉底河競賽”,確保敘政府對該國能源基礎設施的控制。“瓦格納集團”也由此從敘石油、天然氣和礦產開采中獲利。統計顯示,2021年俄在與敘利亞進行石油交易的國家中占有壟斷地位。

俄羅斯圣彼得堡的“瓦格納”集團辦公樓。
盡管在俄地緣戰略實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以“瓦格納”集團為代表的私營軍事公司至今未在俄國內獲得合法地位。
2018年,俄內閣明確表示拒絕考慮“瓦格納”集團等組織的合法化,原因是“雇傭軍”行為違反俄憲法,且私人軍隊可能會破壞國家穩定。普京同年9月簽署法令,將所有“與俄羅斯聯邦外國情報部門合作但非其雇員的人”的信息列為機密。他隨后公開表示:“如果‘瓦格納’違反了什么,總檢察長應該對其進行評估。但如果他們不違反俄法律,就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開展業務?!?/p>
模糊的法律地位造就了“瓦格納”集團與俄政府的“尷尬”關系。2023年1月13日,普里戈津發文指責俄國防部,聲稱國防部忽視“瓦格納”的功勞。不過,佩斯科夫隨后駁斥了關于所謂“俄國防部領導層與‘瓦格納’不和”的傳言。
需要指出的是,與傳統雇傭兵不同,私營軍事公司“瓦格納”集團成員既為金錢而戰,又堅信自己是在為俄國家利益服務。俄政府對“瓦格納”集團的利用和倚仗也越來越公開化。以“瓦格納”集團為代表的私營軍事公司正成為俄加強全球影響力、實現外交政策目標、謀求地緣利益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