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順正:遠望智庫特約研究員、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會員
2023年1月25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宣布,德國決定向烏克蘭提供兩個坦克營的“豹2”主戰坦克(約80輛),而作為第一步,將先從德軍庫存中拿出14輛“豹2A6”坦克。德國還決定,允許其他國家向烏克蘭轉讓“豹2”坦克。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德國曾一度喪失了裝甲戰斗力和坦克等武器裝備的研制基礎。1956年,德國重拾國產坦克研發,并于1963年完成戰后第一代國產坦克“豹1”的列裝。“豹1”安裝有當時西方實力最強的L7型105mm線膛炮,性能一時無兩。但隨即,蘇聯推出了裝備有115mm坦克炮的“T-62”坦克,以從火力上壓制“豹1”。德國迅速做出反應,開始研制“豹2”,并于1970年12月由克勞斯·瑪菲公司在慕尼黑生產出首輛樣車。
“豹2”選用了120毫米滑膛炮,由復合裝甲和間隔裝甲提供防護,傳動裝置采用德國倫克公司的HSWL-354型自動變速箱,有四個前進擋和兩個倒擋,其發動機、變速轉向以及懸掛裝置組成的動力組實現了一體化。“豹2”的最大公路速度為每小時65公里,單位功率為每噸18.4千瓦,當時遙遙領先。“豹2”坦克于1977年正式裝備部隊,德國國防部訂購了1800輛,隨后又數次追加訂單,并幾經改進出口多國。據統計,“豹2”系列坦克共生產了3000輛以上,被視為德國裝備工業的驕傲。
目前“豹2”在役型號主要有A4、A5、A6和A7型。其中,“豹2A5”坦克是“豹2”家族中的一道“分水嶺”,提高了裝甲防護性能,炮塔前安裝了“肖特”附加裝甲,自此之后“豹2”從“方頭方腦”變成了“尖頭尖腦”。“豹2A5”還采用了光纖陀螺與GPS相結合的導航設備,內部顯示器上的地圖可以確認坦克自身位置。火控方面,“豹2A5”換裝了車長潛望鏡,具備“獵-殲”能力,還改進了激光測距儀的數據處理器,將炮控方式改為電動式。
此次德國決定提供給烏克蘭的“豹2A6”坦克,在現有“豹2A5”上換裝了55倍口徑120mm滑膛炮,還對火控系統進行了部分改進。與之前的44倍口徑L44型滑膛炮相比,“豹2A6”的炮管加長了1.3m,發射與該炮同期研制的DM53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炮口動能得到提高。即便是發射之前的DM33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L55型滑膛炮在射擊初速、穿甲能力等方面都遠超L44型滑膛炮。
據悉,改進后的“豹2A6”坦克重59.9噸,最大公路速度降至每小時68公里,最遠行程也有所減少。從“豹2A5”改進而來的“豹2A6”至今仍是德國裝甲機械化部隊的核心力量,后來又有部分坦克根據在科索沃、阿富汗等地的實戰效果,提升了針對反坦克地雷的防護能力,形成“豹2A6M”坦克。
“豹2A7V”則是“豹2”系列坦克中的最先進型號,其中的字母“V”是德文verbessert的首字母,取“改進”之意。據報道,“豹2A7V”總體布局不變,進一步加強了火力、機動和防護,升級了120mmL55A1主炮,可發射DM73、KE2020Neo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和DM11可編程高爆彈,其中DM73相比DM53/DM63的性能提高8%,而DM11可編程榴彈不但可以攻擊輕型筑壘陣地以及輕型和重型車輛,還具備空爆能力。
“豹2A7V”在車體和炮塔上都安裝了模塊化附加裝甲,其中炮塔全向安裝附加裝甲,主要用于防御破甲戰斗部,車底也附加裝甲以防御簡易爆炸裝置(IED)。而且炮塔配備了以色列的“戰利品”主動防御系統(APS),可以無死角攔截所有使用破甲戰斗部的武器。另外,“豹2A7V”配置有PERI RTWL“亨索爾特”車長周視儀,集成了第三代熱像儀、激光測距儀、新型光纖陀螺、360度的態勢感知系統以及激光告警系統。動力系統上,豹2A7V配備了帶有超級電容的新輔助動力裝置(APU),功率為20千瓦。動力包的冷卻單元以及傳動系統也進行了升級,其最大公路速度為每小時60公里,最大巡航行程400公里,機動性更加優良,安裝通氣管時最大潛渡水深可達4米。
德國是在美國、烏克蘭以及幾乎所有歐盟國家的重重壓力下,很不情愿地做出提供“豹2”主戰坦克決定的,突破了自己在二戰后定下的政策禁忌。提供先進主戰坦克是美西方升級武裝烏克蘭行動的重要一步,旨在進一步提升烏軍應對俄軍攻勢并具備長期作戰能力,勢將使烏克蘭危機形勢更加復雜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