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曉峰
黨的二十大是在邁上新征程、進軍新目標的關鍵時刻,科學謀劃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并將此確定為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有著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一系列本質要求。這些本質要求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進程中,具有綱領性意義。全面完成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必須全面體現和深入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敝袊浆F代化的本質要求,是黨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長期探索中理論思考和實踐開拓的結晶,是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本質反映,內在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規律性認識之中。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民族復興不是要回到“漢唐盛世”,而是要追趕世界潮流,實現現代化。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效仿西方的現代化努力,都以失敗告終。中國共產黨踐行科學社會主義的理想和原則,在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啟了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黨帶領人民獨立自主開創出來的,與西方的現代化相比較,中國式現代化是建立在中華文明基礎上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與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現代化相比較,中國式現代化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相比較,中國式現代化是最大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凝結著黨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性實踐的寶貴經驗。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這是理解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的根本之點。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同樣也是中國式現代化最本質的特征,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性質、目標、方向、道路、原則、內涵等,起著決定性作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開創者,將中國式現代化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重大實踐,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不斷將中國式現代化推向新的階段和新的高度。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者,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為中國式現代化創造根本社會條件,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為中國式現代化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領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充滿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領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不斷豐富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掌舵者,始終堅持中國式現代化的正確方向,始終堅持人民在中國式現代化中的主體地位,在不同歷史時期提出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任務、重點,不斷深化對中國式現代化的規律性認識。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別的什么主義,中國式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而不是別的什么現代化,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性質。黨的理想信念、性質宗旨決定了黨領導的中國式現代化必然是社會主義現代化。近代以來的中國歷史和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決定了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性質。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中最重要的要求,是從黨領導的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和實踐中得出的最為重要的規律性認識。
現代化是世界近代以來的歷史潮流,不同國家和民族在追求現代化的進程中,形成了現代化的共同特征。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每個國家和民族都可以獨自探索出反映現代化一般規律、符合本國國情和發展需要的現代化模式和標準。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是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的實踐基礎;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的深層內涵。深入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要以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為根據,將二者統一起來,把握二者之間的聯系和轉化。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決定了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國14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艱巨性和復雜性前所未有。必須發揮中國共產黨領導這一最大優勢,加強黨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全面領導,確保黨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依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保證全體人民共享現代化成果。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同樣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在打贏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之后,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成為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任務。在新時代新征程中,要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完善促進共同富裕的基礎性制度,堅決防止兩極分化。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包含實現高質量發展、豐富人民精神世界。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質貧困不是社會主義,精神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科技自立自強能力顯著提升,構建新發展格局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取得重大進展。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要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基本實現美麗中國目標。
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決定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我國不走一些國家通過戰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推動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黨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提供的中國智慧,是世界各國人民前途所在,成為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前進方向的鮮明旗幟。
中國式現代化創造的是人類文明新形態,是對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一個集中概括,是從文明成果形態對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的一個凝練表述。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是對西方現代化老路的摒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這些前無古人的創舉,破解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諸多難題,摒棄了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兩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從而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作出了中國貢獻。
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反映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邏輯,凝結著新時代成功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成果,構成了中國式現代化的規律體系。
全面加強黨對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黨的領導是中國式現代化最重要的政治要求。新時代全面加強黨的領導,系統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兩個確立”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中央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明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科學完整的戰略部署。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中處于統領地位。
中國式現代化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領域深化拓展。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全面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全面推進,加強人民當家作主制度保障。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精神面貌更加奮發昂揚。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中國式現代化的主要領域展現其本質要求。
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新時代中國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深化拓展平等、開放、合作的全球伙伴關系,致力于擴大同各國利益的匯合點,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堅定支持和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加快發展,全面開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國際合作,黨和人民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堅持胸懷天下中彰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
中國式現代化不斷豐富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人類文明經歷了不同形態,人類文明新形態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文明實現形態。中國式現代化創造的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相互促進,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同步前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文明,創造的是高于和超越資本主義現代化文明形態的人類文明新形態。通過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文明實踐成果中體現其本質要求。
黨的二十大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在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五條重大原則。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同時也是實踐要求,體現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原則。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發揮中國式現代化的最大優勢。中國共產黨是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黨的領導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皟蓚€確立”是黨在新時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決定性因素。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緊要的是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黨的領導落實到黨和國家事業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確保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正確方向,確保擁有團結奮斗的強大政治凝聚力、發展自信心。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保證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性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黨的二十大報告是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必將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發揮十分重要的指導和保證作用。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準則。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黨領導人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謀的是人民利益。中國式現代化,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囑,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黨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中,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
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增強中國式現代化的動力和活力。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全面深化改革,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邁上新征程,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的不少深層次矛盾躲不開、繞不過,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堅持發揚斗爭精神,攻克中國式現代化的困難挑戰。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必須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是黨和人民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黨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通過斗爭取得的。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知難而進、迎難而上,主動防范化解風險,就能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不斷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