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春晴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與之前出版的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一脈相承、緊密相連、有機統一,是全面系統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權威著作,蘊含著豐富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是指導全黨“奮進新的偉大征程、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思想之鑰和行動之源。作為組織部門,我們必須深學細悟《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深刻體悟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抓好執政骨干隊伍和人才隊伍建設”的重大使命任務,堅定落實“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實踐標準,更大力度推進“江海砥柱鍛造工程”,加快鍛造一支能挑重擔、能扛重責的干部隊伍,為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南通建設現代化新篇章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和組織保證。
一以貫之大抓思想引領,全面激發干部“挑重擔、扛重責”的政治自覺。唯有思想統一,方能步調一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百年來,我們黨始終重視黨的政治建設,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增強政治意識、堅定政治方向、站穩政治立場,堅決貫徹執行黨的政治路線,推動全黨始終保持統一的思想、堅定的意志、協調的行動、強大的戰斗力。走好新時代趕考之路,必須始終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堅持用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引領行動,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經常對標對表,及時校準偏差,把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作為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規矩,堅定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步調一致向前進。當前,“勇挑大梁”是黨中央賦予包括江蘇在內的經濟大省的重大政治責任,“挑重擔、扛重責”既是南通落實黨中央要求和江蘇省委部署的政治擔當,也是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使命追求,理應成為各級干部的思想共識、共同意志。要結合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引領南通各級干部深學細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做到入腦入心、實干篤行,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挑重擔、扛重責”的政治自覺和使命擔當,忠誠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南通時的殷殷囑托,推動黨中央最新決策部署在江海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持之以恒大抓教育培訓,切實增強干部“挑重擔、扛重責”的過硬本領。面對艱巨的使命任務,黨員干部不僅要有勇挑重擔的自覺,更要有能扛重責的本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干部教育培訓,使廣大干部的政治素養、理論水平、專業能力、實踐本領跟上時代發展步伐。我們要堅持把政績觀教育擺在突出位置,納入干部教育培訓計劃,作為全市各級黨校主體班次、理論學習中心組的必學內容,作為“三會一課”的重要內容,引導各級干部通過嚴格的黨性淬煉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深入實施新時代現代化建設能力提升工程,抓緊抓實新時代基層干部主題培訓行動計劃,分層分類開展“短精特”主題培訓,系統提升廣大干部的“八項本領”“七種能力”,用“鐵肩膀”扛起事業發展的“重擔子”。大力推進領導干部專業能力提升工程,以換屆后新任職領導干部為重點,圍繞“一樞紐五城市”建設需要,突出經濟金融、招商引資、生態環境、城市治理等內容,探索小班化、拉練式培訓模式,推動領導干部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在勤學苦干、多思善悟中成為行家里手,切實以專業化能力的有效提升,引領和保障現代化建設取得新進展。

堅持不懈大抓年輕干部,積極拓寬干部“挑重擔、扛重責”的源頭活水。奮進新征程,既需要現有的執政骨干勇挑重擔沖在前,更需要一大批年輕干部扛起重責頂上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建設一支忠實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符合新時期好干部標準、忠誠干凈擔當、數量充足、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年輕干部隊伍。要堅持以長遠眼光、戰略思維培養選拔年輕干部,遵循年輕干部成長規律,建立常態長效機制,打好選育管用“組合拳”,推動一大批堪當重任的棟梁之才脫穎而出。嚴格落實優秀年輕干部“568”培養計劃,強化監測預警機制,剛性執行統籌選配、專項預審、定期通報、考核督查等制度,倒逼每年度選配目標落地落實,確保5年內相應年齡段年輕干部新增600名,總量達到800名。建立健全上下聯動、長期關注的接續培養機制,大力推行“掛職安排、實職管理”鍛煉新模式,選派看得準、有潛力、有發展前途的年輕干部到基層一線參與分管一至兩項具體工作,真刀真槍地接受實戰鍛煉。深入實施優秀青年人才“515”優才計劃,啟動新錄用公務員“青苗培優”計劃,探索開展緊缺專業年輕干部集中選拔,持續擴大優秀年輕干部“蓄水池”。
鍥而不舍大抓鼓勵激勵,充分釋放干部“挑重擔、扛重責”的強勁動力。“挑重擔、扛重責”是一種精氣神,可鼓不可泄,組織上的嚴管和厚愛是干部勇挑重擔、敢扛重責的堅強后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充分調動廣大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要堅持重實干、重實績、重擔當的用人導向,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意做事、能不能干事作為選拔干部的重要標準,考準考實干部挑重擔的政治表現、扛重責的實際作為,切實把敢抓敢管、敢挑重擔、敢啃“硬骨頭”的干部選出來用起來,堅決調整不適宜擔任現職的干部,真正做到誰干事就支持誰、誰干成事就重用誰。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的要求,健全干部擔當作為的激勵和保護機制,用活用好容錯糾錯機制,及時為那些敢闖敢試而遭遇挫折失誤的干部鼓勁加油,為受到不實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賦予擔當作為者更多“挑重擔”的勇氣、“扛重責”的底氣。積極開展“組織在身邊·干部有作為”主題活動,建立常態化關心關愛基層干部機制,認真解決急難愁盼問題,讓廣大干部安心安身安業,推動“挑重擔、扛重責”在江海大地蔚然成風,為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注入不竭動力。